温州古城小巷子—打铁巷的故事

关于打铁巷的铁匠铺那可是很久远的事啦,也无从查证啦。但此巷估计是有几百年的历史。根据百年前的地图来看,与今天整改变化不大。此巷南北走向,全长约100多米;南出口是五马街,北口紧挨着晏公殿巷,弄堂狭窄,巷内南端水木石公所,宝大商行及居民均位于打铁巷北端。


打铁巷南巷子口


打铁巷口铜像


打铁巷北口宝大商行原址


打铁巷民居


打铁巷北口

上世纪三十年代,温州经济繁荣,商家云集五马街一带,大兴土木,建造对温州当时来说算是高楼的建筑。当地的泥水匠,木匠,石匠师傅们为了承包比较大的工程,从建筑热潮中分一杯羹,就联合起来共同出资,合伙成立水木石公所【即今天的建筑公司】。并以公所名义买下打铁巷住宅改建成公所办公场所。后几年,又为解决员工子女读书问题,公所就创立了“永嘉县私立水木石初级小学”,学校与公所同名,校舍上课场所与公所合用。此学校1953年曾改名打铁巷小学。

从人类发展史来看,铁器的大规模应该说是个里程碑,当年汉帝国就是靠着铁器的优势压倒匈奴人,即靠精良的铁制武器,一个汉兵可以打三到五个匈奴兵。因此凭借铁兵器的优势,将疆土扩大到很大的范围。而温州古时打铁水平没有达到龙泉制作宝剑的l水平,但打制民用铁器还是绰绰有余。

话说旧行当应属三个行业最苦:“打铁、撑船、磨豆腐”。温州城的打铁业在清末民初颇为发达。东门外、小南门一带,均有众多的打铁店,店堂内外常常是摆挂着五花八门的铁制样品。东门外打铁铺的以船用为主,有铁锚、斧头、链条;而小南门一带店铺,以农用为主,如犁耙、锄头、镰刀,柴刀之类的。城内以家用为主,属于比较精细的活,如菜刀、门环、火钳,家中常用物件。

据传当年晏公殿巷傍有一条小巷,很早以前,有家名闻浙南的打小铁的作坊,祖传独特工艺,所制刀具锋利而耐用,坊间名气很大,炒菜师傅想要把好刀,都会直接去找他。弄巷也因此得名为“打铁巷”。

温州早年对外主要还是靠水路,木材,山货,土特产外运,还有本地急需的物资进来。瓯江各个码头上曾是一派繁忙景象:竹篙的铁篙头与江底卵石的碰撞声、船主的吼叫声、各式各样的船只进进出出,急流扑岸的“哗哗”声,岸边铁匠铺子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连同各个店铺及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这说明温州当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手工业制作为主,而打铁这个行业虽然说辛苦,但还是比较吃香的行业,很多人为了学技术,需为店主当学徒免费干活三年。

打铁是高温作业,摆脱不了煤烟炭火的“熏陶”。红炉生火,近火而作,拉风箱,抡铁锤,汗流浃背。当铁件在火炉中变得彤红时,便由火钳快速夹至羊角礅上,紧接着师徒两人几番铁锤上下,一阵子叮当声响,那铁件就渐成模样儿。当铁件一旦成型,未待退红,师傅会将其插入冷水,“哧”的一声,一缕白烟飘起,淬火完成。淬火也是一项关键技术,根据不同材料或不同用途,淬火是放入水中还是油中,淬火时间长短都是很有讲究的。

打铺里师傅是主角,一手握小锤,一手拿铁钳,在锻打过程中,则要凭目测与感觉快速翻动铁料,徒弟是配角,双手举大锤顺着师傅小锤落点,而跟着锤打。但见那铁铺里,炉火飞溅,铁锤叮当,声音听上去很杂吵,实际上却是很和谐的节奏声。

无疑,打铁算是男人的苦力活,凡吃这碗饭的男人须得集力量、胆量及吃苦精神于一身。那大锤、小锤抡番起落之际,正是展示男人矫健与力度之时,锻打铺出来的年青人,如放在今天那就是健身房中教练身材,黑里透红,汗珠点点,特别吸引人的眼球。

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初期,政府引导旧城内小散家族式铁铺合并成合作社,最后将几个铁器合作社合并成地方国营温州铁器厂,转而制造大型机械设备。列如当年的温州锅炉厂,温州矿山机械厂等等。使温州市的机械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百年前地图中的打铁巷

如今在老城区,可以说难以见到一、两家铁铺,早年打铁铺那种锻打现场,钢花乱飞的场面均已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之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