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的曹丕,隐藏着少有人看见的另一面

226年6月29日40岁的曹魏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去世,曹魏政权的接力棒传给了下一代,这位仅仅执政7年的开国皇帝,在匆忙中谢幕。

小时候不明事理,加上各种影视剧的渲染,当读到曹植的七步诗时,不由得同情曹植,莫名地对曹丕有一丝丝的怀恨,认为他只是个精于算计的小人,长大了才渐渐明白一些隐秘。

曹丕的当权是必然,无论是曹植还是神通曹冲,都不过是他的当权路上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人生的每一段经历,都不会没有意义。

在兵荒马乱的岁月里,曹丕六岁时,便学会了射箭。八岁时,学会了骑马。从十岁开始,就随父亲征战南北,在征战南北的岁月里,经历过无数的生死,更是有独身一人逃脱围兵的经历。

一刀一刀地打下了自己的军功,虽然在将领如云的曹魏政权中没有出类拔萃,但是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凤毛麟角。更是官拜五官中郎将,在这段戎马的岁月中,感悟生死,开阔心胸,是从未涉世的曹冲不能比的,也是舞文弄墨的曹植无法想象的。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曹操看好的两个人相继离世后,位置的接续落在了曹丕和曹植身上。曹操长期在立嗣上狐疑不决,导致两人各自结为党羽,相互争斗,曹植更是一度在权臣的拥护下有多次机会能当上太子。最终前半生的经历决定了两人的命运,曹植因为一向行为任性,醉酒擅闯司马门,最终远离了权利中心。

而曹丕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养成了严格自律的习惯,最终走向了权利的中心。219年,魏讽密谋造反,曹丕率众平定变乱,诛杀魏讽,一举让自己的前路没了阻挡。

谁谓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220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继承帝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在位7年内,制定实施九品中正制,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集中黄权,整肃官风,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为内部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并最终完成了北方地区的统一。

对外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并恢复在西域的建置。这一系列的操作上,都是基于他小时候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的基础上的。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当政期间削夺藩王权利,使藩王没有治权和兵权。就在这段时间,上演了七步成诗的戏言,而戏中的两个主角曹丕跟曹植,已经不在了一个高度上。煮豆燃豆萁,其中述说的兄弟情义,虽然没有诗文佐证,但是当时的曹丕已经站在了高于兄弟情的角度思考问题。眼界已经面向了更广阔的天地间,胸径已经能够容纳四海。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着篇籍。

经历过很多帝王将相,唯独把生死看开的就是曹丕。或许从军生涯中面对生死的机会多,那时候就看透了生死。有人说“如果人知道自己一定会死的,就容易三观正确。”,曹丕显然知道,所以注重自己的德行,即便死前吩咐后事,也明言简化,不树不坟。

226年6月29日,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谥号文皇帝,庙号世祖,安葬于首阳陵

曹丕擅长于五言诗,对诗、赋、文学都有一定贡献,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死后留下了《魏文帝集》二卷。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在历史上都曾经轰轰烈烈!记得点个关注,跟老白畅谈每一的历史大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