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被特赦后,女儿建议他写在战犯管理所的“非人待遇”,他拒绝

对于前军统大员沈醉来说,1981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

因为年近古稀的他终于要与失散多年的妻女在香港见面了。

沈醉

奔波一生 老来团聚

沈醉的上司是大家所熟知的国民党军统局局长,大特务头子——戴笠。戴笠秉性多疑,对于其他人很难信任,但沈醉是个例外,戴笠非常看好沈醉。

这也使20多岁的沈醉就担任了军统总务处少将处长的职位。在军统局以年纪小,资格老而著称。

解放战争时期沈醉与云南省主席卢汉联合起义投诚。投诚后的沈醉给我军带来了很多重要的情报,使解放全国的进程大大加快。

这也是沈醉作为军统高官反而被毛主席特赦的原因,他也是唯一一个被特赦的军统高官。

1981年1月份是沈醉一生当中最为特殊的一个月份,因为67岁的他终于能与分离了几十年的妻女在香港见面了。

毛主席

但是这次见面又充满危机,危机则是来自台湾的国民党。对于这次相见沈醉很早之前就与中央领导报备过了,领导们也相信沈醉会处理好这次相见。

在出发前,原国军大将杜聿明拉着沈醉的手说:“要保住晚节.........。”

杜聿明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曾率领国民党第五军在昆仑关重创日军第五师团。后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被我军俘获。他的女婿就是鼎鼎大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

按常理说一个军统,一个作战部队,两个人是很少有交集的,也可以说是不认识的。那么杜聿明为什么还拉着沈醉的手说出这样的话呢。

原来两个人一起在功德林里接受改造,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杜聿明

幸识友 共改造 功德圆满

功德林是改造和关押战犯的一所特殊监狱。关押的都是将军级以上的部队官员和地方省长一级的文职官员。两个人就是在这里结缘的。

大多数人刚进功德林,都是惶惶不可终日,以为是要集中审问,集体处决。

杜聿明被俘虏后,害怕受到侮辱,就尝试过自杀,但是没有成功。

他认为自己是头号战犯,别人进了监狱或许还有活路,但是他却只有死路一条,与其被辱,不如自我了断。

功德林

但是在很早以前,周总理就对这些国民党高级战犯给出过详细的指示:”一个不杀,分批释放,来去自由,言论自由”。

战犯们在功德林里的生活也是相当丰富,他们的伙食费要比其他监狱的多出一两倍,每周还可以看一次电影。

除了每天要上政治思想课外,还成立了补鞋,洗衣,缝纫等十来个小组。杜聿明和沈醉就参加了缝纫小组,并分别担任了组长和副组长。俩人经常凑在一起,谈历史,讲古今,论学习,说未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59年12月4号,杜聿明被列入第一批特赦名单,准备出狱,此时离他进入功德林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杜聿明

可当沈醉发现自己不在第一批特赦名单内时就显得很失落。

杜聿明安慰道:”你不能放弃自己。现在有了第一批,那将来肯定有第二批,第三批。你这一次没有被特赦,那就好好努力争取,况且你还不像我,我都住了十年了,你才住几年”。

时间来到1960年,也就是杜聿明被特赦后的一年。沈醉作为唯一的军统高官被毛主席特赦。

随后沈醉就在人民政府的协助下,很快就与还在大陆的小女儿相聚了。

沈醉

就在团聚的过程中发生了还发生了一个小故事。沈醉只见过小女儿三四岁时的模样,然后就离开了家。时间过了这么久早就不清楚女儿现在长什么样子。

杜聿明给沈醉出了个主意,让他做了一套衣服给小女儿寄过去,这样去车站接人就容易多了。

就在沈醉和小女儿享受相逢喜悦的同时,父女二人又同时想起了,远在台湾的亲人。

后来经过多方的努力,沈醉得以携小女儿赴港探亲。

沈醉等人

大是大非 ,“醉”能拎清

对于沈醉来说这次赴港是探亲,但是在台湾的国民党眼里来看,这是一次挑刺的好机会。因为当时的香港还没有回归。所以国民党的特务可以在香港嚣张横行,他们也早已盯上即将来港的沈醉。

杜聿明在得知自己的好友沈醉要赴港探亲时不由得担心起来,在沈醉临行前拉着他的手特别嘱咐道:祖国不能统一,海峡两岸的骨肉不能团聚,他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要在他们这一代人手中完成。

说完便哽咽了起来。

杜聿明说这番话时的哽咽,是对自己好友此行的担忧,更是对海峡两岸骨肉分离不能团聚而感到痛心。

杜聿明

1981年沈醉到达香港后,沈醉的二女儿从美国来探望他,他的二女儿叫沈小熊,是一个美国籍的商人。

父女在交谈的过程中,沈小熊提起段克文,一个专门写文章恶意攻击共产党来博人眼球换取丰厚金钱的小人。

沈小熊还建议自己的父亲写一些攻击共产党的言论,例如他自己在狱中遭受了怎样非人的待遇等等,但是被沈醉严词拒绝了。随后几天更是有特务找上门来请他过去。

沈醉在到达香港后,他的许多亲友和学生来电都劝他留下来享清福,有的愿意提供住房,有的说要保证所有生活费用,但是都被沈醉婉言谢绝了。

沈醉

由于种种原因沈醉不顾以前朋友的劝阻在短暂留港27天后毅然返回北京。当时给沈醉父女的出国护照是一年的期限,很多人对沈醉的行为颇感意外。

在多年后的一次采访中,沈醉被问及此事时,他解释了原因说:

“因为当时我想起了我母亲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一个人可以不做官,但要做一个人。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这样的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一定要有自己的意见或者看法。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希望祖国早日统一。

我已经见到了我的亲友,已经完成了探亲,就没有继续留下来的必要了。”

1996年3月18日,沈醉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