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文章丨毛泽东第一次进京的苦甜生活

毛泽东标准像

  一九一八年八月十九日,毛泽东率领湖南省二十多名准备赴法留学的学生到达北京。

  到北京后,毛泽东住在湘乡会馆里。为节省住宿经费,不久,毛泽东又搬到豆腐池九号恩师杨昌济家中暂住。毛泽东和看门的老人家住在一间小屋里。

  大家分散居住,又离城较远,交通不便,研究留法勤工俭学的事不好集中,于是,由萧子升出面,以北大学生的名义在北京大学附近租了三间很小的房子。这就是地安门内三眼井胡同吉安所东夹道七号。

  吉安所清朝时叫做梓宫,是停放皇帝棺材的地方。这地点偏僻,房子窄小,但房租便宜。

  毛泽东在回忆那段时间生活时写道:“我住在一个叫三眼井的地方,同另外七个人住在同一间小屋里。我们大家都睡到炕上的时候,挤得几乎透不气来。每逢我要翻身,得先同两旁的人打招呼。”

  不过,那时,毛泽东收获了他一生的初恋——和杨昌济掌上明珠杨开慧的爱情。两人时常漫步在北海桥头,欣赏万树梨花,谈论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未来。

  毛泽东记述道:“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很可怜,可是在另一方面,故都的美对我是一种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补偿……在公园里,在故宫的庭院里,我都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北海上还结着坚冰的时候,我看到了洁白的梅花盛开。我看到了杨柳倒垂在北海上,枝头上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北海冬树挂珠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激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