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2024年05月21日15:55:06 历史 1375

原创 周晓


中国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立,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之一。研究表明,蝗灾通常在旱灾之后发生,蝗虫吞食禾苗庄稼,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巨大打击。早在春秋时期,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 有“初税亩,冬,蝝生”的记载,这里的“蝝”即当时对蝗虫幼虫的称呼。《礼记·月令》也有“虫蝗为灾”的记录。宋代以后,蝝改称为“蝻”,合称“蝗蝻”一直沿用至今。据统计,在中国历史至近代以前大规模蝗灾达到八百余次。

在长期与蝗虫灾害的斗争中,智慧的中国人总结出了诸多除蝗法。明人徐光启认为相对于水旱灾害,蝗虫的治理是可以靠人力预防和消除的。在他的《除蝗疏》中记录了历代除蝗方法,归纳起来可分为:治“神”,如“祭拜蝗神”、“以德服蝗”等;治人和治虫三类。

治人者如北宋淳熙年间,要求官民及时上报蝗虫情报,并扑绝虫卵,违者受杖责处分;实行就近就地以蝗易粟,鼓励民众捕捉蝗虫等。治虫,则通过研究蝗虫生长的周期性规律,总结出众多针对蝗虫虫卵、蝗蝻、成虫等不同生长阶段扑灭蝗虫的办法。在蝗灾过后,还要检查冬月有蝗虫产卵处。

山西新绛县壁画捕蝗图(明代壁画描绘唐代人民捕蝗的情景)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到了清代,统治者对蝗灾治理重视程度仍未减弱,防蝗治蝗成为地方官员的重要工作,一旦发现苗头,便要积极筹划,将蝗灾扼杀于萌芽。

由于清廷的重视,中央及地方官员也积极提出防治蝗患的办法。

乾隆四年(1739年),河南巡抚雅尔图提议,将该省灾赈仓库内原备折耗的余谷作为“预搜蝻子之费”,用以鼓励民众抓捕蝗蝻换取谷物。这种不耗正项,以小利防大害的思路很自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

河南巡抚雅尔图为动支余谷预防蝗患事奏折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乾隆十八年(1753年)时,都察院都御史梅谷成所奏的《敬陈消弭飞蝗之法》针对人迹罕至之处蝗虫飞起无法及时发现的情况,提出了解决建议。认为应由督抚在沿海州县派出专人,于春夏之交在滨海芦苇湿地等处不时巡查,一旦发现蝗蝻生发,及时出动兵役进行扑灭,同时要呈报上司“拨夫协办”。

清代关于治蝗的故事中,最为人所知的当属嘉庆帝的《见蝗叹》。嘉庆九年(1804年)六月的一天,皇帝斋戒进宫披览奏折,忽见御案上停着一只飞虫,便叫太监捕了来看,发现居然是一只飞蝗。嘉庆帝立即发动太监搜捕,在宫里捕到蝗虫十几只。深宫禁廷,远离郊野,这蝗虫是如何冲破重重宫门直至御前的呢?嘉庆帝认为飞蝗是传递 “上苍垂儆俾联早为饬办,用以保护田功至意”的信使。忧思重重的嘉庆帝御笔挥就《见蝗叹》一篇, 并将《见蝗叹》的墨刻发给各省督抚阅看,发出“……粉饰之习一开,则督抚等惟事敷陈吉语,而属员意存迎合,日久相蒙,必致一切国计民生之事概不以实上陈,……封疆大吏若事事务求粉饰,其流弊必至于欺罔”的上谕,就当时部分官员虚浮粉饰的作风提出了警醒。

直隶总督颜检为接奉喻旨并御制见蝗叹诗篇一章事奏折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皇帝言辞之恳切,对民生之重视令人动容,而此份上谕也成为反应嘉庆时期整顿风气、治理官场的重要举动。

嘉庆帝对官员虚浮粉饰的作风提出警醒的上谕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清代对于治蝗不力的官员,也是严加议处。雍正六年(1728年)谕令:“嗣后各省地方如有蝗蝻为害之处,必根究其起于何地,其不将蝻子及时扑灭之地方官,着革职拿问。若蝗虫所到之地而地方官玩忽从事不能尽力扑灭者,亦着革职拿问,并将该督抚严加议处。”可见,对于那些防治蝗虫不力的官员随时面临被革职拿问的惩罚。

国家博物馆藏捕蝗图册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被问责的不仅是发生蝗灾地方的官员,飞蝗发源地的地方官也要被追责并处分。乾隆四年(1739年),皇帝谕称“从来捕蝗之事原可以人力胜者,倘地方大员董率不力及州县文武官弁奉行懈驰,经朕访闻必严加议处不少宽贷”,随后又多次下旨重申了追根溯源严行查参地方官员的态度。

各类方法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看较为可行。然蝗灾之人力可抑制者多在早期,一旦变成飞蝗,其发展往往迅猛异常不易收拾,因此漫长的中国历史中,蝗灾始终是高悬于农耕文明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