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祐二年(1276年)三月,蒙古大军攻占了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俘虏了5岁的南宋皇帝恭帝以及谢太后,南宋王朝事实上已经灭亡。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等南宋大臣不甘心就此亡国,在福州拥立宋度宗的庶长子赵昰为皇帝(史称宋端宗)成立南宋小朝廷。同年十一月元军自浙江入福建,为避元军强盛的兵锋,张世杰、陆秀夫带着宋端宗率领舟师十万余人由福州航海自泉州港“欲作都泉州”,欲以泉州为根据地继续抗元,力图恢复宋朝。
而世受南宋皇恩的泉州市舶司蒲寿庚(祖籍西域阿拉伯人)此时早已暗通元朝,对南逃的宋端宗、张世杰、陆秀夫等一行人“闭门不纳”。张世杰无奈只得护送宋端宗继续南逃,临行前强行将蒲寿庚家族停在港口的数百条商船及船上的货物全部征收,“掠其舟并没其赀”。蒲寿庚由此大怒,竟然将在泉州的南宋皇族宗室子弟全部屠杀,多达三千余人。此外,在泉州的士大夫以及南避的淮兵也遭到了屠杀,更是不可计数,然后将泉州献于元庭,并且积极派兵协助元军南下追杀南逃的宋端宗、宋末帝二帝。
泉州的许氏家族不满蒲寿庚叛国投元,起义兵抗击蒲寿庚以掩护宋端宗等人南逃,而被蒲寿庚灭族。泉州清源少林寺反抗蒲寿庚降元,亦遭到蒲寿庚和元将奇握温思的联合镇压,他们率元军万人冲进少林寺大肆屠杀僧侣,千余僧众被屠杀,只有数十人得以逃出。
通过对南宋义军的残酷无耻的屠杀,蒲寿庚成为元庭的忠实走狗,得到了元朝的赏识和重用。至元十五年(1278年),蒲寿庚被元朝任命福建行省中书左丞,终元代一朝,蒲寿庚家族始终掌控海上的贸易,独霸市舶。南宋灭亡后,蒲寿庚家族继续扮演着泉州土皇帝的角色,蒲寿庚家族势力及财富比以往更加强盛。
到了元末,天下各地起义军突起又开始大乱。蒲寿庚家族以为元朝将要灭亡,又故伎重演,勾结当时的提举泉州市舶使色目人那兀纳(蒲寿庚的孙婿)举兵叛乱。但这次蒲寿庚家族再也没有宋末那么幸运了,蒲氏家族的叛乱最终被元朝大将陈宗海强力镇压。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陈宗海率领水陆两路元军攻入泉州,并对以蒲氏家族为首的色目人展开大规模的屠杀,蒲氏家族几乎被灭族,蒲寿庚、蒲师文等人则被掘坟戮尸。“是役也,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极尽侮辱之能事。
而且,蒲氏家族的噩运并没有随着元朝的灭亡而告终,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对世受国恩却卖主求荣反复无常的蒲氏家族深恶痛绝,下旨特令将泉州的蒲寿庚这一脉的蒲氏举族全部打入贱籍,男的发配充军,女的为娼妓,世代为奴不得入仕。
“洪武七年,高皇帝大赦天下,圣旨: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监其祸也。”。经过明太祖朱元璋这番打压,蒲姓受到打压,迁往各地的蒲姓纷纷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