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刻舟求剑?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863计划”整体是失败的

清代虽然出现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但是后期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拉开了距离,其他国家开启了工业革命时代,清政府仍然维持着夜郎自大的状态,结果中国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长期的战乱导致中国民不聊生,好在中国共产党终于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并不断探索,使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达,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成就,现在已经实现全民脱贫。

中国自建国后就用5年规划来设计中国的发展之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中国每隔一定时期还会推出一个科技发展计划,其中863计划对中国的科技发展起了显著的推动作用,但是一些喝过洋墨水的所谓科技精英却用偏狭的观点来评判863计划。

863计划是应时之举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曾经享誉世界,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近代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最近这100年的时间里,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本国的经济发展滞后、科学技术落后等原因,导致中国成了贫穷和落后的代表。

不过饱经磨难的中国人终于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所以越来越重视科技的作用,通过发展教育培养科技人才,通过引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完善人才队伍,终于使中国在航天等科技领域取得累累硕果,现在中国已经成了全球制造业中心。这其中,863计划的作用不可忽视。863计划是改革开放之后,在我国的一些科学家联名向中央提出一份发展科技的报告之后建立的科技规划。

该规划的出台,能使中国的科研确立主要方向、重点目标,使我国的科研工作能纲举目张,因此实施30年之后,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科研水平的差距显著缩小,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有500多项,涵盖了基因工程、深海航行等领域。

李凯认为应该注重科研创新和资金投入

然而有人却认为中国的863计划整体失败,美国工程院院士李凯就持这样的观点,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观点。

李凯认为,提高创新水平,能够使得高科技产业不受制于人,例如中国当年在芯片研发方面提高自力更生水平,不严重依赖外国,或许今天美国对中国的打压就毫无效力。

李凯还认为,中国应该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经济投入,注重科技的产业化,把知识变成金钱,增加科研人员的待遇,避免人才流失,提高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科研创新的水平,否则就可能出现科研造假,甚至破坏伦理进行科研的行为。

李凯现在是美籍华人,曾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耶鲁大学,在美获得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居留并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后来还成为美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的外籍工程院院士。

有不少毕业后生活和工作在外国的中国科学研究者,被作为领军人才引进以后,总喜欢对中国的科技政策、科技成果说三道四,以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当然,这些意见有可借鉴的成分,也有部分人有谋求名利的嫌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原创著作,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部分消息参考来源:国防时报、中宏网、国际旅游岛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