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这一生有一个非去不可的地方,那就是安仁古镇。
安仁古镇不仅有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街区、古建筑群,更是在民国时期出了一大批军政要员带领川军出川抗敌,让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充满神秘,令人敬畏。
有人说,去安仁古镇早已不是简单的旅游拍照,而是基于中华文明更深层次的探索与追求。


海明威在《丧钟为谁而鸣》里说:“所有人其实就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不要以为丧钟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那些动荡的岁月里
在民国那些动荡的岁月里,安仁古镇出了三个军长、九个旅长、十八个团长,然而,这并不是让人记住它的地方。真正让人对它印象深刻是,作为民国时期没有被敌军侵略的大后方,这些国军将领,没有丢失作为中国人的精神与责任。

他们看着国家被日寇侵略,既不苟且偷生,也不置身度外,而是以一种视死如归的英勇,带领川军出川,与全国人民共同抗敌。安仁古镇的这些将领,让人看见了中华文明之于每个中国人生生不息的家国使命,让安仁古镇“仁者安仁”的核心价值观,源远流长。
刘湘,四川大邑安仁镇人,国民党军阀、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四川省政府主席。1935年2月,刘湘出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他便电呈蒋介石,请缨抗日,并同时通电全国,呼吁全国一致抗日。

(川军抗日将领刘湘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937年10月,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兼任集团军总司令,带病率领川军奔赴抗日前线。1938年1月20日,刘湘在汉口病逝,临终前,他没有留给家人什么话,而是关心着抗敌,并留下遗言:“敌军一日不退出国境,川军一日誓不还乡,以争取抗战最后之胜利”。这句话,犹如一枚定海神针,成为当时大多数出川将士的信条,激励着川军抗日杀敌。
据统计,抗战期间四川出兵总计约340万人,平均每17个四川人中就有一人上前线,抗日军队中平均每5人就有一名川军。抗战八年,川军将士足迹遍及13个省,参加了28个大小会战,最终以牺牲65万余人的惨重代价,践行了川军誓死保家卫国的责任使命。川军,蜀道上一支原本可以远离战场的军队,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以身体之躯,与敌人浴血奋战。他们保家卫国,让四川、让安仁古镇这块地方,犹如川西平原上一颗闪亮的明珠,照耀着后来人的路。那些曾经从安仁古镇走出的将领,从四川走出的军民,也许我们已经记不得他们的名字,但是我们知道,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每个中国人民的体面与骄傲。
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有人说,安仁古镇是半部西川史,安仁古镇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精、气、神。
不论你是带孩子出游,还是和父母朋友出行,那都是一生中,最值得你去探索的地方。

特别是在国富民强的今天,当旅游成为一种常态,而大多数古镇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样毫无新意时,安仁古镇像是从历史里走出的古典美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以历史的角度,启迪着你,带给你知性、优雅、清新、美丽。

作为“川西建筑文化精品“,安仁古镇由刘氏庄园、建川博物馆聚落、安仁老街三大板块构成。总共有保存完好中西合璧的老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含展示馆)32座、文保单位16处,现存文物的价值和规模、拥有博物馆的数量,在全国小镇中尚属唯一。
最不能错过的地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站在安仁古镇,看从前的刘氏公馆,现在游人如织,它的繁华与没落,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真实写照。它像极了一个活生生地,会讲故事的人,无声地告诉着后来人: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国强则民强。每个人都是国家的一份子,一荣俱荣,谁都不是局外人,谁也不能少了谁。就像海明威所说的那句话:“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是为你而鸣。“

人的一生中,要去的地方有很多,而安仁古镇应该就是你最不能错过的古镇。它屹立在川西平原,等着千千万万个你,去书写一个属于你的传奇故事。那些年,中国的历史沧桑,这些年中国的繁荣和发展,都在那里,等着你去慢慢详谈。
此文由网友投稿,作者:樊江艳

关 注 文 旅 大 邑,大 邑 人 的 平 台
帐号主体:大邑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文旅大邑(Wechat ID: dywtg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