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死后,他唯一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如何?有留下后代吗?

2020年12月24日14:10:50 历史 1769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和珅毕生最大的缺憾就是,纵然富可敌国,纵然权倾天下,纵然妻妾成群,却只有丰绅殷德这一个儿子。

那么,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后,他的独子丰绅殷德结局如何呢?

和珅死后,他唯一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如何?有留下后代吗? - 天天要闻

(丰绅殷德剧照,扮演者:沙溢)

首先,丰绅殷德并没有因和珅案遭到株连,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是沾了老婆的光。丰绅殷德的正妻是固伦和孝公主,也就是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小女儿。当年丰绅殷德出生时,和珅乃是乾隆第一宠臣,或许是爱屋及乌,乾隆皇帝非常喜欢和珅的这个儿子,还亲自赐名为丰绅殷德。

或许你会有这样的疑问:和珅的儿子为什么不姓和?为什么要叫丰绅殷德?

其实,和珅也不姓和,他出身于满洲八大姓之一的钮祜禄氏,全名为钮祜禄·和珅。同理,丰绅殷德的全名是钮祜禄·丰绅殷德。这爷俩是同一姓氏,没问题的。

和珅死后,他唯一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如何?有留下后代吗? - 天天要闻

(和珅剧照)

至于乾隆皇帝为什么给和珅儿子赐名为丰绅殷德,其实这是一个满语音译名,翻译成汉语的意思就是“福禄兴旺”,表达了乾隆皇帝对这个孩子的祝福。

乾隆皇帝喜欢丰绅殷德,是发自内心的,所以在赐名的同时,还赐了婚,对象便是清朝最尊贵的十公主。

这个十公主到底有多受宠呢?按照清朝祖制,只有皇后生的女儿才能被封为“固伦公主”,品级相当于亲王,而妃嫔所生的女儿最多只能封为“和硕公主”,品级相当于郡王。十公主的生母惇妃汪氏只是个品阶不高的普通妃子,但乾隆皇帝还是打破祖制封她为“固伦公主”,而那一年,十公主只有13岁。

和珅死后,他唯一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如何?有留下后代吗? - 天天要闻

(固伦和孝公主剧照)

晚年的乾隆皇帝甚至说过这样的话:“汝者为皇子,朕必应汝储也。”意思就是说,如果十公主是男孩,乾隆皇帝就会立她为储君,继承皇位。

乾隆皇帝把如此视若珍宝的固伦和孝公主许配给了丰绅殷德,除了有不忍爱女远嫁的因素,也体现了他对丰绅殷德的看重和信任。所以,嘉庆皇帝杀和珅,却没有株连丰绅殷德,既是为妹妹考虑,也是遵从父命。

固伦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虽然是皇帝赐婚,但并不是政治联姻,他们年龄相同,又自幼相识,可谓是青梅竹马,男才女貌,所以二者婚后感情很好。但是,这一切的美好,都随着和珅的倒台而宣告终结。

和珅死后,他唯一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如何?有留下后代吗? - 天天要闻

(固伦和孝公主结婚剧照)

丰绅殷德虽然免于一死,但亲眼目睹着大舅哥抄了自己的家,赐死了自己的父亲,他难免心怀怨恨,与固伦和孝公主的感情也随之出现裂痕。

最悲凉的是,和珅倒台之后,曾经单纯善良的丰绅殷德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树倒猢狲散,什么叫做墙倒众人推。后来到了什么程度呢,就连自己家里的奴才,都敢面圣状告这位驸马爷。

嘉庆八年(1803年)八月,公主府长史奎福上御状举报丰绅殷德四大罪:其一,在家演习武艺,密谋杀嘉庆皇帝为父报仇;其二,在饭食里下毒,企图谋害公主;其三,在国服大丧期间与小妾生女;其四,违规放高利贷,与民争利。

和珅死后,他唯一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如何?有留下后代吗? - 天天要闻

(固伦和孝公主与丰绅殷德剧照)

后来经查实,其他三条都是子虚乌有的诬告,但有一条却是真的,那就是丰绅殷德确实在乾隆皇帝驾崩后国丧未满期间,与小妾生了一个女儿,这在看重伦理道德的古代,也算得上是重罪了,所以嘉庆皇帝很生气,把丰绅殷德所有官职爵位一撸到底,将其圈禁在家反省。之所以没有重判,那还是固伦和孝公主苦苦求情后的结果。

这件事绝非野史胡说,直至今日,奎福状告丰绅殷德的案子卷宗,仍完好保存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和珅死后,他唯一的儿子丰绅殷德结局如何?有留下后代吗? - 天天要闻

(丰绅殷德剧照,扮演者:张默)

丰绅殷德的悲惨日子这只是刚刚开始,还远没有结束。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嘉庆皇帝又将绅殷德发配到了千里之外的蒙古境内的乌里雅苏台当差,从此远离家乡,夫妻分离。仅仅三年之后,丰绅殷德就抑郁而终了。

从25岁家道中落,到36岁魂归黄泉,和珅死后,丰绅殷德虽然又活了整整11年,但这在这11年里,他没有一天是快乐的,最终还落了个夫妻反目、断子绝孙的悲惨结局。

附:固伦和孝公主曾有过一个儿子,但后来夭折了,丰绅殷德临终时,只留下两个女儿,还都是小妾生的,未能延续和家香火。

(本文完~)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太平天国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作为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农民战争,其破坏性与复杂性毋庸置疑。然而,在沉重的代价背后,它对中国近代社会转型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不断 日本吐噶喇列岛部分岛民离岛避难

自6月21日以来,位于日本西南部的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及其附近海域地震活动频繁,截至7月3日已累计监测到上千次有感地震。吐噶喇列岛恶石岛的部分岛民4日上午乘船前往岛外避难。 据日本广播协会4....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 天天要闻

G7爆单何小鹏摊牌,智驾我就是中国第一

“我对小鹏的智驾很有信心,一定是中国一,行业最强!”7月3日,何小鹏在G7发布会上语惊四座,直接摊牌了。但更重要的一点在于,何小鹏又定了一个“规矩”——2000TOPS算力,以后就是20万车的标配。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后友商如果没有2000TOPS,就别再腆着脸吹智驾了。所以G7发布会主题被命名为“跨时代”,而且几乎全程对标...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