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首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书》:南北朝时期,山阴公主骄奢淫逸,对做弟弟刘宋皇帝刘子业说:“我和陛下,虽然男女有别,但我们都是先帝的子女。陛下六宫佳丽数以万计,而我只有驸马一个人。这太不公平了,一个哪能行咯! ”于是皇帝帝就为公主安排了面首三十人。由此看来,面首其实就是男宠,只是古人叫法委婉一些而已。
武则天寡居多年后,被讨好自己的千金公主送来了个男人叫薛怀义。尽管薛怀义是穿梭于洛阳市井的卖野药的小货郎,但因为长的身材魁梧体格健壮仪表堂堂,被年长色衰的武则天看上了。
但皇宫禁地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出入的,一向信佛的武则天就把薛怀义包装成一个吃斋念佛的和尚,隔三差五传唤来以诵经名义来幽会。
虽说帝王无情,心满意足的女皇当真地宠了薛怀义一把。685年,武则天让薛怀义监督修建白马寺。寺成后,让薛怀义做白马寺主持。688年,武则天又命薛怀义督工修建高三百余尺的明堂,随后又修规模次于明堂的天堂。完工后,薛怀义被拜为左威卫大将军,封梁国公。689年和693年借讨伐突厥为名,有功没功假以军功,然后大肆赏赐封分。
薛怀义找到一部《大云经》,然后广为宣传,称太后就是弥勒下生,必定取代唐朝的统治,以此为武则天当皇帝造势。薛怀义据此官拜正三品的左威卫大将军。
此后,薛怀义厌倦入宫陪侍武则天,每天也不在寺里念经,跑到街上去,骑着高头大马,在洛阳城里横冲直撞,谁要是躲得不够及时,马上就被他们打得头破血流。特别是看到道士,一定要把人家抓过来,剃光头发,陪他一起当和尚。
薛怀义对官员也挺不客气的。当时有一个御史看不过他的所作所为,依法弹劾他,被薛怀义堵在路上,打了个半死。
695年正月十五日,薛怀义指挥手下在明堂的地上挖了一个五丈深的大坑,坑里面预先埋上佛像,装上机关。将佛像从坑底徐徐拉起,一直拉到彩绸搭建的宫殿之中。从旁边看起来,活像是地底踊出佛像。
又用牛血画了二百尺高的一个大佛像张挂在天津桥上,然后对武则天说是割破膝盖用自己的血画成的,以此来讨武则天的欢心。但武则天只是淡淡一笑,没有理会。
当疑心重重的薛怀义得知是武则天对自己熟视无睹,因为有了新宠御医沈南缪后醋意大发。于当日(十七日)起更以后,赶到天堂放火,火势迅速蔓延到明堂,更兼风势猛烈,愈烧愈旺。“火照城中如昼,等天明时,巍峨壮丽的天堂、明堂和绝无仅有的夹大佛全被烧光。”
为了修建明堂、天堂和大佛像,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明堂、天堂建成后,武则天不仅在这里举行国家大典,举行盛大的佛教活动。可惜,这两座人间“天堂”建成仅七年,就在一个晚上化为灰烬。武则天非常痛心。但碍于面子,武则天对天堂、明堂火灾的纵火犯薛怀义不仅没加处罚还命他负责重建。
看着武则天没有责罚自己,薛怀义更加肆无忌惮,和武则天说话也不大恭敬。生气了的武则天就让武攸宁带了一百多人,夹持薛怀义到和自己幽会的瑶光殿前的树下,用棒将薛怀义打死,然后把尸体送到白马寺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