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2025年06月08日21:42:10 历史 1169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红旗渠,这条被誉为“人工天河”的水利工程,坐落在河南省林州市太行山脉中。它不仅是一项改变自然、造福民生的壮举,更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廉政奇迹。历时近十年,耗资近7000万元,动员七万群众,红旗渠的建设过程未发生一起贪腐或渎职事件。它的成功,既是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汗水结晶,也是制度与信念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林县(今林州市)地处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的太行山区,地质以石灰岩为主,地下水难以存留,地表常年干旱。自明朝正统元年(1436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林县记载的自然灾害超过100次,其中大旱导致绝收的年份就有30多次。1959年,一场特大干旱让当地河道断流、水井干涸,村民取水需翻越几十里山路,甚至连泥浆水都成了稀缺资源。这种缺水困境,成了林县人民世代难解的生存难题。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1960年,新上任的县委书记杨贵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从山西境内的漳河引水到林县。这一想法在当时引发激烈争议。有人质疑漳河水源属于山西,凭什么让林县使用;也有人认为工程规模太大,县里财政根本无力支撑。但杨贵坚信,解决水的问题是林县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在1960年2月的县委扩大会议上,他力排众议,拍板决定修建红旗渠。这条全长1500多公里的引水渠,就此拉开了建设序幕。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正式开工,至1969年全线通水,历时近十年,总投资6865.64万元,折合如今约60亿元人民币。工程涉及削平1250座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挖砌土石方达2225万立方米。施工条件异常艰苦,工人们在悬崖峭壁上作业,夏季烈日炙烤,冬季寒风刺骨。据统计,81位建设者在施工中献出了生命,其中年龄最小的仅17岁。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工程启动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物资极度匮乏。林县人民没有坐等援助,而是靠自力更生解决问题。他们发明了“明窑堆石烧灰法”,用土办法烧制石灰,生产土炸药。这种方法需要在山脚堆砌石窑,用柴火烧制,过程危险且费力。经过反复摸索,他们成功烧出合格石灰,为工程节省了大量资金。此外,施工工具多由群众自带,甚至连粮食也靠自备,展现了惊人的韧性与创造力。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红旗渠的成功离不开跨省合作。漳河水源位于山西平顺县,林县需与之协商引水事宜。杨贵亲自带队前往平顺县沟通,当地领导慷慨答应,并组织群众协助施工。两省民工在省界并肩劳动,肩扛石块,挥锹挖土,形成了感人的协作场面。党员干部带头干最危险的活,比如除险队员腰系绳索,在百米高的崖壁上敲击危石,确保施工安全。这样的团结与奉献,成了工程推进的坚实后盾。

红旗渠工程投资巨大,历时长久,却未出现任何贪腐或渎职现象,这在中国基建史上堪称奇迹。其背后的原因,既有严密的制度设计,也有深入人心的信念支撑。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工程指挥部制定了《八项纪律》,推行“五同”制度,即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杨贵以身作则,常年住在潮湿的石洞里,吃粗粮糠饼,从不搞特殊化。工程每笔开支都精确到分,账目每月公开,粮食发放按工伤等级定量,流程透明可查。施工中,群众自带工具和口粮,每人每天仅领几毛钱补助,物资管理严格到近乎苛刻。这种制度设计,让贪腐无从下手。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红旗渠的建设者们展现了惊人的奉献精神。东岗公社70多名壮劳力组成突击队,在悬崖上凌空打钎放炮,开凿渠基,他们在崖壁上写下“为了后代不受苦,我们先受苦”的誓言。渠首大坝截流时,任村公社的青年跳进冰冷的河水,肩并肩筑成人墙阻挡激流,双手冻得发紫仍不退缩。这种为民谋福的信念,让个人私利在工程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也从根本上杜绝了腐败的滋生。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1969年红旗渠全线通水,漳河水穿越太行山流进林县,灌溉面积达54万亩。从此,林县告别了“十年九旱”的苦日子,庄稼有了水源,百姓喝上了干净水,生活逐渐改善。红旗渠不仅改变了当地的自然面貌,也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的里程碑。

红旗渠的意义并未止于通水。1970年至1974年,林县投入109万个工日、145万元资金,对总干渠进行分期加固。1990年代,林州市启动技改工程,1620名解放军官兵加入,军民协作清淤、硬化渠底,使年节水量提升至4000万立方米,灌区管理更加科学。这些努力,确保了红旗渠的长久效益。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红旗渠也曾遭遇危机。1982年汛期,强降雨导致渠墙坍塌818处,桥梁涵洞冲毁18个,林县紧急组织群众冒雨抢修,修复渠道。1992年,河北涉县村民因水资源纠纷炸毁盘阳段渠墙,造成3000多村民受灾、1000亩庄稼被淹。林县干部迅速救灾修复,最终在中央协调下成立漳河上游管理局,妥善解决三省水事纠纷。这些事件显示出红旗渠在危机中的生命力。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红旗渠不仅是一条引水渠,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它告诉我们,当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时,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当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时,能赢得最真挚的信任。6865.64万元的资金,七万人的汗水,十年的坚守,换来了林县的绿水青山,也留下了一个零贪腐的传奇。

在2025年的今天,回望红旗渠,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工程的伟大,更是人性中朴实而坚韧的光辉。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为民谋福的初心和清正廉洁的底线,始终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这段历史,值得我们反复咀嚼,也值得永远铭记。

反腐神话:投资七千万的红旗渠工程,十年七万人,零贪腐零渎职!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 天天要闻

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拉萨7月1日电 题:西藏拉萨百岁养路工人的入党心愿作者 李林“今天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一间整洁屋子里,104岁的大多吉用微微颤抖却坚定的声音道出了深藏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 天天要闻

他是全球45亿人的“精神祖先”,世界三大宗教都是因他而起

这世上有个人,没打过仗,没建过国,没写过书,却被全球45亿人尊为“精神祖先”。他不是神仙,也不是圣人,更不是哲学家,他的故事,全靠帐篷、骆驼、儿子和信念撑起来。他生在公元前2000年,死在沙漠边缘,连墓碑都不显眼,却让三大宗教——犹太教、基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 天天要闻

嘉靖还是爱惜羽毛的

《万历十五年》 (二十)7reading.online一、嘉靖这位皇帝的喜爱虚荣和不能接受批评世无其匹,只接近少数佞臣,听到的是各种虚假的情况。二、当嘉靖帝发现大事已被败坏,就把昔日的一个亲信正法斩首,以推卸责任而平息舆论。这种做法使得廷臣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 天天要闻

土耳其18岁少女遭性侵后怀孕,19岁未婚夫得知后暴怒将她枪杀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日前发生震惊社会的事件:18岁少女奥雅布达克遭性侵后怀孕,未婚夫发现后竟开枪将她射杀。当时她怀有5个半月身孕,遭射中胸部送医后不治,腹中胎儿也没能保住。此事成为土耳其国内今年第209起女性遭到杀害事件。奥雅在订婚前几周遭人性侵,未婚夫因她身体不适陪她去医院,意外得知她怀孕后要求解除婚约,随...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 天天要闻

【闲侃三国】第061回:孙夫人被骗回吴,曹阿瞒无奈退兵

回目: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时间:建安十七年至十八年春地点:涪城-葭萌关-成都-东吴-荆州-秣陵-许昌-寿春-濡须人物一、刘备。庞统,法正,魏延,刘封,赵云,孙夫人,侍婢,张飞,诸葛亮。二、刘璋。刘璝,泠苞,张任,邓贤,杨怀,高沛。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 天天要闻

高拱想不到,如日中天的他竟然会折在一个太监手里

徐阶的时代过去了,高拱的时代到来,只是他想不到,他靠一个太监(陈洪)的帮助,重新回到内阁,却因为得罪另一个太监,被再次赶回老家,若给中间加个期限,则只有区区三年。虽然时间有点短暂,但并不影响高拱撸起袖子加油干,于是历时三年闻名于世的“隆庆新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 天天要闻

“七一勋章”获得者吴天一:为高原医学“粉身碎骨”

(健康时报记者 邱越 王艾冰)为了方便学生随时找他,吴天一院士把家安在离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步行仅10分钟的地方。在这个百余平米的屋子里,处处都是各种书籍和资料,“高原医学”的痕迹随处可见。在吴天一书房兼卧室的最显眼处,摆放着那枚代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