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八路军主力旅长,上任不久就出了问题,建国后仍被评为上将

2025年05月28日08:42:03 历史 1276

1937年八路军建立时,编制内只有6个正规旅,首任旅长自然都是军内响当当的人物。358旅和359旅隶属于120师,该师主要源自红军时期的二方面军,也就是贺老总领导的队伍。

他是八路军主力旅长,上任不久就出了问题,建国后仍被评为上将 - 天天要闻

一般来说,红军改编八路军,出于山头因素,各部基本上还是沿用之前的领导机构和高级干部。比如115师的师长、副师长和旅长们,都是来自老中央红军及红25军。但120师非常独特:358旅名义上的首任旅长卢冬生因故没到岗,改由中央红军的张宗逊就职;而359旅刚一建立,组织上便安排老中央红军干部陈伯钧当旅长。

他是八路军主力旅长,上任不久就出了问题,建国后仍被评为上将 - 天天要闻

换句话说,120师两个旅最早的军事主官,实际上都来自老中央红军。卢冬生在那段时间被批评有“军阀习气”,送进抗大学习了,后来又去苏联进修,他是一天旅长都没当成;而359旅旅长陈伯钧,情况更特别:他上任后不久,还没怎么打仗便被送进党校学习,旅长换人。两人似乎殊途同归。这究竟是怎么了?

真要没什么事的话,前线统兵将领肯定不会被送去党校。陈伯钧当359旅旅长时间不长,却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教员最终决定换掉这位嫡系爱将。

他是八路军主力旅长,上任不久就出了问题,建国后仍被评为上将 - 天天要闻

陈伯钧的早期履历十分辉煌。他参加过教员领导的秋收起义,当时的职务是排长,红四军井冈山建立后,陈伯钧升任连长。陈伯钧是教员非常信赖的干将,在中央红军里职务最高时,当过红十五军军长,职级相当厉害了。

由于1932年教员受到过错误路线冲击,一度失去指挥权,他带出的将领也受较大影响。但陈伯钧认定教员的正确思想,立场非常坚定,宁可被撤职也要拥护首长,这彻底确立了他在教员心中的位置。陈伯钧在长征后期担任过红六军团长,也正因为这段经历,使他带有一些二方面军的“成分”,抗战初期才被任命为首任359旅旅长。

他是八路军主力旅长,上任不久就出了问题,建国后仍被评为上将 - 天天要闻

其实相比起副旅长王震,陈伯钧对该部的控制力不太强。王震作为老牌的红六军团政委,跟萧克是多年搭档。陈伯钧在长征两个方面军混编时,属于左路军干部,后来被裹挟着跟四方面军大部队一起南下。期间个性强硬的陈伯钧,跟张某人对着干,遭到撤职打压。1936年红二、红四方面军会师,他才被调到了二方面军的红六军团任职,在这支队伍里的根基很浅。

所以对他来说,359旅没那么好带。偏偏抗战爆发之后,陈伯钧又出了几次状况,引起中央首长的不满。有一次到延安开会时,陈伯钧不知怎么想的,竟然把印有“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的名片,递给了大首长。这是很犯忌讳的,当年广大红军官兵,改编八路军时普遍有抵触情绪。我们为了照顾抗日大局才加入国军建制,陈伯钧却大大咧咧,似乎对自己的国军职衔很满意,还给教员递去名片,当时就引起首长的不悦。

他是八路军主力旅长,上任不久就出了问题,建国后仍被评为上将 - 天天要闻

这件事当时在总部人尽皆知。而在1937年10月,陈伯钧的急脾气犯了,又干出一件真正影响恶劣的事情。北方天气转冷,陈伯钧安排旅部后勤部门筹措军服,并让一名会计到八路军总部领军费。会计见院子里正好有辆汽车,为确保款项安全,便提出搭总部的顺风车过去,结果车上的司机说什么都不肯。

他是八路军主力旅长,上任不久就出了问题,建国后仍被评为上将 - 天天要闻

一番争吵后,惹出了旅长陈伯钧,他问明白缘由后,上去直接给了驾驶员一记耳光,说对方“缺乏革命同志互帮互助的精神”。其实司机拒载见仁见智,毕竟这是军委直属摩托学校的车,司机本人也不隶属于359旅,有自己的工作任务,只不过把车停在旅部的院子里而已。

这一巴掌,代价太大了。要知道358旅首任旅长卢冬生之所以不能到岗,跟总部严抓“官僚主义”直接相关。陈伯钧这下倒好,直接送上门来了。很快他就接到通知,被叫到总部接受批评。教员决定给陈伯钧改掉缺点,也是为了扭转120师里的一些风气,便让陈伯钧回抗大接受思想教育,副旅长王震代理他的职务。第二年年初,王震同志正式继任359旅旅长。

他是八路军主力旅长,上任不久就出了问题,建国后仍被评为上将 - 天天要闻

教员一向任人唯贤。他再器重的将领,也不允许搞特殊,有缺点必须改掉,这点很令人感慨。陈伯钧能打仗,但也是位个性将军,很多时候率性而为,这次终于吃了亏。此后他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心态逐渐变得平和沉稳,在1943年复出担任358旅副旅长,辅佐张宗逊。虽然比抗战初期降了半级,但对于一名志在战场的将领而言,已经是万幸了。

他是八路军主力旅长,上任不久就出了问题,建国后仍被评为上将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中,陈伯钧长期在四野体系工作,虽然带兵战绩跟邓华、韩先楚、李天佑等人相比,似乎不那么耀眼,但也出任过12兵团的副司令员、45军军长等要职,军事生涯明显回暖了。建国后,陈伯钧获得了上将军衔。

本栏目由军事历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军情、军史、战史、国际关系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全貌,带来精彩细节。作品覆盖图文、视频、音频领域,欢迎关注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也欢迎您点赞、评论支持,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罢免吴思瑶案功亏一篑,凸显国民党无能 - 天天要闻

罢免吴思瑶案功亏一篑,凸显国民党无能

台北市民进党“立委”吴思瑶罢免案,原领衔人张克晋退出。更换领衔人的“鲑鱼回邮”计划,因700份无效连署遭中选会驳回。罢免民进党吴思瑶与吴沛忆案,被称为“地动删瑶”行动。双吴属绿营“最弱环节”,罢免成功可重挫民进党士气,但国民党却将一手好牌打
周家桥“铁军讲堂”开讲!居民:历史一下子鲜活起来了! - 天天要闻

周家桥“铁军讲堂”开讲!居民:历史一下子鲜活起来了!

近日,上海解放纪念日之际,由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与周家桥街道关工委联合打造的“铁军讲堂”第二讲,以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正式开讲。当天下午两点,周家桥三十七民众夜校旧址纪念馆内挤满了前来听讲的群众。上海新四军研究会浙东浙南分会宣讲团团长谢鲁淮从抗战相关历史讲起,为大家讲述了一段段抗战...
端午Citywalk | 从东吴到大明,从吴敬梓到陈独秀:1800年,一条河与一座城 - 天天要闻

端午Citywalk | 从东吴到大明,从吴敬梓到陈独秀:1800年,一条河与一座城

进香河题图来源:Bigger南京微信公号今天穿行在南京的街道,穿过新街口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洪武北路一路向北,当两侧高大的水杉逐渐取代了高楼大厦,进香河路就到了。叫“进香河路”,是因为有进香河——不过,现在这条河已经改为地下流淌的暗河了,但丝毫没有掩盖这条有着将近1800年历史的河流在南京城市史上的地位:一...
皇帝的龙椅上,两个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 天天要闻

皇帝的龙椅上,两个男人一起接受百官朝拜

作者:残门锈锁公元316年,西晋灭亡。都姓司马,所以在公元317年,东晋随之出现。建立东晋的人,叫做司马睿。那么司马睿和司马懿,啥关系?司马睿的爹是司马觐,司马觐的爹是司马伷,司马伷的叔叔是司马昭,而司马昭是西晋的开国皇帝。
清代王杰为什么被乾隆皇帝由殿试的探花提升为状元呢? - 天天要闻

清代王杰为什么被乾隆皇帝由殿试的探花提升为状元呢?

作者:赵心放清代陕西人王杰有两个第一的头衔:清朝开国陕西的第一名状元和清一代陕西的第一名臣。他的名臣头衔确实是本人实至名归,而他的状元头衔呢?是乾隆皇帝从第三名探花提上来的。直白地说,是捡的漏,甚或是意外惊喜。本文专门聊聊王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