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抗战中的河南力量,190万子弟兵的血与火

2025年05月22日19:44:08 历史 1690

你知道14年抗战中,全国伤亡“最惨烈”的省份,是哪里吗?不是东北,也不是南京——而是河南,1453万军民伤亡,比“南京大屠杀”中的伤亡,还多了将近50倍,平均每10个河南人,就有4人,倒在了血泊之中!1938年,黄河决堤的巨响,撕裂了河南的夜空。为了阻挡日军西进,国民党,炸开了“花园口大堤”,32万百姓,瞬间葬身洪水,117万人,流离失所。而这一切,只是河南抗战史的开端。那你知道河南省,在“14年抗战中”做出过多大的贡献吗?1931年,日军炮轰我“沈阳北大营”,长达14年的抗战,拉开了序幕。河南,作为中原腹地,既是前线,又是后方,抗战期间,河南111个县,除了“新蔡沈丘两县”,其余109个县,全部沦陷,全省近半数土地,被战火撕裂。但河南人,没有退缩——从1931到1945年,河南共向“正面战场”输送了190万壮丁,数量位居全国第二,仅在川军之后!正面战场上每8个兵中,就有1个是河南人!他们中许多人,连枪都没有摸过,穿着草鞋,就上了前线。南阳战士“李长胜”在出征前,给怀孕的妻子,留下一张字条:'要是生男孩,就叫卫国;要是生女孩,就叫“念安”,后来,他牺牲在“淞沪战场”,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长什么样。

14年抗战中的河南力量,190万子弟兵的血与火 - 天天要闻


你知道,抗战第一枪,是谁打响的吗?是河南人!1937年7月7日,卢沟桥“守军团长”吉星文河南扶沟人,营长“金振中”,河南固始人,他们带着战士们,用血肉之躯,死守桥头,顶住日军的炮火,打响了“全民族抗战”的第一枪!说起他的本家叔父,你一定听说过,他就是河南籍抗日将领“吉鸿昌将军”,1933,他带着‘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是抗战初期,我国军队第一次收复失地。就义前,他用树枝在雪地上写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位河南汉子的遗书里,还夹着半块,发霉的烙馍——那是他留给老母亲的,最后一口家乡粮。台儿庄战役中,河南籍士兵,组成的'大刀队',夜袭敌营,砍杀日军2147人;

14年抗战中的河南力量,190万子弟兵的血与火 - 天天要闻


新四军‘战神’,彭雪枫,南阳镇平人,新四军最年轻的师长,也是抗战中牺牲的,新四军最高级别将领之一,他带着新四军,第四师,横扫豫、皖、苏,收复失地千里!1944年,他率部在夏邑县,与日伪军激战,身中流弹牺牲,年仅37岁。牺牲前,他对战友说:‘革命未成,我死不瞑目!’,我常常在想,如果他没有牺牲,绝对是元帅级人物!


14年抗战中的河南力量,190万子弟兵的血与火 - 天天要闻

河南籍开国上将:许世友,信阳新县人,抗战时,他带着八路军386旅,在山东省胶东,对抗日军,这位少林出身的“铁血将军”,拿单刀劈鬼子的事迹,至今还被老乡们津津乐道。他说:‘打仗要狠,对敌人,绝不能手软!’河南籍将领中,这样的硬汉,比比皆是。信阳新县,当时还不到10万人,却走出了43位开国将军...!你们听说过‘皮定均旅’吗?皮司令,不是河南人,却把命,都给了中原。1944年,他带着1700人,孤军深入豫西,夜袭登封机场,被解救的两万多名民工,哭着喊‘八路军是神兵下凡啊!’最绝的是“中原突围”,他让7000子弟兵,集体‘消失’,原来,是皮司令让全军,用“树枝”扎成假人,迷惑国军,自己率部,昼夜疾驰2000里,创下了‘成建制突围’的战争奇迹。他牺牲后,把一半骨灰,都留在了登封,因为他说:‘中原,是我的第二故乡’!

济源“武山人”于思礼,组建了“抗日自卫团”,专打鬼子据点。1943年,他被叛徒出卖,就义前,他面对枪口,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壮烈牺牲。家乡为他改名为‘思礼镇’,就好像英雄,从未走远。新郑人“赵崇德”,八路军769团的一名营长。1937年,夜袭“阳明堡”机场,他带着敢死队,炸毁24架日军战机。行动前,他给母亲写信:‘若儿战死,请将棉袄,留给村东头的孤儿。’冲锋时,他身中七弹,最后拉响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那年他才23岁。这些名字,今天的年轻人,可能没有听过。但你知道吗?他们不是历史书上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1941年的中条山战役,河南籍士兵,占国军的半数以上。日军用“火焰喷射器”烧山,整座山被烧了三天三夜。一个连的洛阳兵,被围,最后7人拉响手榴弹,和日军同归于尽,遗体焦黑到,分不清谁是谁。但《县志》里记着他们的名字:王铁柱、陈二狗、赵满仓…这些土得掉渣的名字,却撑起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周口太康,有一个‘水上抗日根据地’。从1938年到1945年,5200多名战士,在这里牺牲,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

最痛心的1944年的“豫中会战”,汤恩伯部的40万国军,一触即溃,37天,丢了38座城。反而是他们看不上的“杂牌军”,打出了河南人的铮铮铁骨,1944年5月,日军从三面包围了洛阳,15军64师的,师长:“武庭麟”,带着15万被称为土匪的“豫西子弟兵”,死守孤城,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城破时,守将武庭麟,带着残部3000余人,与日军巷战三天三夜,最后,跳下城墙的士兵高喊着:‘河南人,宁死不当亡国奴!’战后,战士们的尸体,堆满了城墙!城破前夜,800名“河南大学学生”组成的‘铁血队’,死守西工区。他们用课本当掩体,用钢笔当刺刀,硬生生拖住日军12小时。洛阳保卫战,连日军战报都承认:这是侵华以来,最惨烈的“城市攻防战”。许昌沦陷时,守将吕公良,带着残部,在文庙街与日军肉搏。没有“反坦克武器”,士兵们只能抱着炸药包,往“日军坦克”的“履lǚ带”里跳。河南的百姓,也都没怂!驻马店,“民间自发”的‘竹沟保卫战’,打了47天!确山县农民,用土炮轰掉了日军坦克,老太太们,拆了门板,给战士们当担架…。

1945年3月,日军7万精锐,扑向南阳的西峡口,我国军队,10万人死守阵地,用血肉之躯,筑起最坚固的防线,农民“王金章”用“钉耙”活捉“日本少佐”;豆腐店战斗中,17岁学生兵“李长胜”拉响炸药包,冲进了坦克群。这场持续5个月的“南阳会战”,共歼敌1.5万,直到日本投降前4天才结束——这,才是真正的‘抗战最后一战’!

有人问我‘这些血淋淋的旧历史,老讲它干嘛?’因为总有些人,不明情况的,对河南发动“地域黑”,还造谣说,河南人‘偷井盖’?你们知道吗?抗战时期,河南省捐粮数量,全国第一,整个抗战期间,河南,造出了全国1/3的,土枪土炮,全国每三杆枪,就有一杆贴着‘河南造’的标签。保定战役中,用的60%的地雷,都产自豫西的山沟中。

但最让我揪心的,是普通百姓的牺牲。1938年,为阻止日军西进,国民政府炸开了,花园口黄河大堤。洪水瞬间吞没了32万人,117万人,流离失所。豫东平原,20个县,变成“黄泛区”,直到今天,有些地方还叫‘黄泛区农场’,而1942年,河南大饥荒,300多万人被饿死,电影《1942》,只拍出了十分之一的惨烈。灾民啃树皮、吃观音土,母亲卖儿换粮,但即便这样,河南,三年间上交粮食,超700万石,连蒋介石的“参谋”都惊呼:‘河南人骨头里榨出的粮,养活了半个中国战场!’许昌农民“李大有”在饿死前,把全家最后半碗麸皮,塞给了路过的八路军伤员。三天后,他15岁的儿子,参了军,战死在1944年的,洛阳保卫战中。如今,他的墓碑就在“许昌烈士陵园中”,上面只有五个字:‘李石头,十八岁’。”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讲这些老故事?因为今天的河南,GDP全国第五,全球前二十强,但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份繁荣,是无数先烈,用命换来的。这,就是河南人在抗战中的答案——山河破碎时,我们敢用血肉,筑长城;盛世繁华日,我们更要守住,用1453万条命,换来的新中国!如果你的家乡,也有人参加过这场战争,请把他们的故事,打在评论区。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河南,不是你们“地域黑”的靶bǎ子,而是中国,最硬的脊梁!

山河不忘,英雄永在

14年抗战中的河南力量

河南14年抗战史:190万人的血与泪,今天还有人记得吗?#河南抗战 #勿忘国耻 #英雄河南 #历史记忆 #宇翔故事里的家乡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