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2025年05月05日09:44:16 历史 1627

自从秦始皇统一天下以来,历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绝大多数是皇帝,即使是像曹操这种权势滔天的一代奸雄,离开汉献帝刘协的权威似乎也缺乏底气。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位高权重的皇帝似乎成了古代社会一切灾难的“背锅侠”。甚至会有皇帝因为非常倒霉的赶上洪涝灾害频发的年代,遭到底层百姓和官员的咒骂。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就算是那些千古名君,也免不了惹到一些想刺王杀驾的狠角色,比如电视剧《汉武大帝》就刻画了一位刺杀刘彻未遂的“大侠郭解”。

按理说在没有任何食品安全保障的古代毒杀皇帝完全是小菜一碟,可是溥仪却说这事根本没可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一、皇帝被毒杀的案例

稍微了解一些“奸臣史”的朋友,似乎都会认为毒杀皇帝并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比如,终结西汉王朝王莽、让西晋陷入“八王之乱”的贾南风,以及彻底灭亡唐朝朱温都曾做过这样的事情。

甚至连溥仪的“前任”光绪皇帝载湉,也被现代法医检测证明是死于砒霜中毒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清朝官方史料一直宣称光绪死于久病不治,直到2008年“清史编纂委员会”才最终认可北京市警方作出的法医鉴定报告。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对于早在1967年逝世的末代皇帝溥仪来说,片面的信息获取渠道显然让他对皇帝被毒杀的可能性产生了误判。综合历史上皇帝被毒杀的案例来看,他们大多具备以下三个特质。

第一,大权旁落。按理说创建军机处宗人府等集权机构的清朝,完全配得上“封建帝制天花板”的称号,但是光绪帝确实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傀儡皇帝。这位清朝倒数第二位皇帝终其一生只有100多天执政经历,大权旁落的光绪死于中毒完全是宿命使然。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第二,能力低下。作为“何不食肉糜”典故的创造者,晋惠帝司马哀绝对是古代皇帝能力低下的代表。这位在“八王之乱”中侥幸免于一死,但是却在重新登上皇位后不久被神秘毒杀的“呆子皇帝”,根本没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第三,人心尽失。受到一些清宫剧的错误影响,很多网友误以为光绪帝是一位生不逢时的明君,但其实光绪帝最终的下场一点都不冤。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特别让人气愤的是,光绪最信任的康有为谭嗣同维新派代表,不仅公然主张聘请当时已经退休的甲午战争策划者伊藤博文负责“变法”,他们甚至觉得清朝应该彻底抛弃新疆、西藏等“化为之地”。

二、“可怜”的皇帝

很多历史剧都喜欢把皇帝描写成整天沉迷声色犬马的浪荡公子,甚至有人觉得古代皇帝的饮食比现代社会强好多倍。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不过从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来看,似乎皇帝也需要忍受高强度的“内卷”压力。

这位从三岁开始生活在紫禁城里的末代皇帝,童年最深刻的记忆就是忍饥挨饿。自从溥仪因为贪吃一袋板栗导致“积食”以后,隆裕太后(溥仪的伯母)就严禁任何宫女、太监“投喂”小皇帝。

让人觉得非常有趣的是,溥仪竟然会饥不择食的抢走王府进贡的祭祀用食品。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客观来说,溥仪在紫禁城的生活完全称不上“可怜”二字,他的悲惨童年很大一部分源自清王朝腐朽落后的制度。就拿一天吃几顿饭这个最基本的营养学问题来讲,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日三餐并不是最健康的生活方式,“少吃多餐”这种随时可以补充营养和体能的饮食方式才能满足人体健康与发育的需求。

然而,清朝统治者不仅要追求几百道菜品的皇家排场,还要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保持关外生活艰苦奋斗的传统。在一个每天只吃两顿饭,并且每顿饭只能吃两三道菜、每道菜都不能吃光的制度下,溥仪忍饥挨饿并不奇怪。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吃不饱这个问题解决不了,难道清朝的御膳房连让溥仪吃一口热乎饭都做不到吗?

三、极其严格的监管制度

众所周知,古代并没有电磁炉、燃气灶等炊具,高端大气的紫禁城御膳房也只是比普通人家多几口柴火灶而已。

御厨想在每天两顿饭的当口现成制作几百道御膳根本不可能,所以溥仪所说的“吃不上一顿热饭”指的主要是那些不知道保温了多久的“预制菜”。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生活在现代商品房里的我们,上菜的时间、距离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生活在紫禁城里的溥仪显然没有这么方便的生活条件。如果溥仪和隆裕太后在养心殿用膳,而负责御膳的恰好是位于东华门内的“外御膳房”,这趟将近1公里的“送餐”之路显然会让饭菜变凉。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皇室用餐还需要极其严格的“试菜”环节。

一般情况下,在御膳出锅的时候专职人员会进行第一轮“试菜”,等到送餐到皇帝面前以后亲信服侍人员还会当面再试一次。为了防止有人用慢性毒药刺杀皇帝,“试菜员”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等待期。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虽然溥仪对这种“活受罪”的制度非常反感,但是这种皇帝必须遵守的祖制却不是他能改变的事情。话说回来如果真有人可以绕过层层监管完美毒杀皇帝,这种手眼通天的实权派人物恐怕也早已成为无冕之王。那些不幸沦为傀儡的皇帝,即使没有死于食物中毒,也会有100种死法等着他。

结语

古代王朝对于皇帝安全的保护非常严格,真正掌握实权并且能力合格还比较得人心的皇帝,几乎没有被别人下毒谋害的可能。

在古代,为什么不通过下毒来杀掉皇帝?溥仪:压根没吃过一顿热饭 - 天天要闻

甚至像溥仪这种退位时年仅6岁的末代皇帝,在没有威胁到实权派人物的情况下,也会被保护得十分周全。

那么,你怎么看溥仪的童年经历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参考资料:

1.《溥仪回忆童年痛苦不堪,被太监喂鱼馒头,还要忍受宫女折磨》

2.《真相大白,现代科技揭开光绪皇帝真正死因,不是自杀不是命案!》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