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父亲活着的时候,从来没有对不起过我,现在他死了,我也不会对不起他。”
1968年四月,86岁的程潜病逝,他的遗孀此时只有四十九岁,子女们曾经劝过她,让她改嫁,
她知道自己的孩子是好心,但是她却拒绝了,望着丈夫的照片,她的思绪又回到了他们刚结婚的时候。
他们是怎么认识的,又是什么时候相爱的?
体验
一九三八年三月,李宗仁率部指挥台儿庄战役,程潜则率部在外与日军作战。
四月十五日,台儿庄大捷,这是抗日战争后最伟大的一场胜仗,对抗日军民的士气起到了巨大的激励作用,也使“亡国论”的说法不攻自破。
程潜也是在这个时候认识了他的第四位夫人郭翼青。
程潜此前已结过三次婚,原配黄理珍结婚后共生二女;第二个妻子的名字未知,他们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第三个老婆叫周劫华,给程潜生了三子一女。
但程潜的三任妻子,不是因为生病,就是因为夫妻关系不好,所以并没有跟程潜在一起。
直到1938年夏初,程潜第四任妻子郭翼青被陈从志介绍给了他。
那年郭翼青还不到二十岁,比程潜还要年轻三十七岁,虽然程潜长得风度翩翩潇洒,看起来年轻了十几岁,但两人毕竟是同龄人。
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会在一起。
郭翼青九岁那年,他的母亲因病而死,他的父亲再婚后,又生了五个兄弟姐妹。
郭翼青自幼由外祖父带大,由于生活条件所迫,他上完小学后就不上学了,在外祖母那里帮忙缝补绣花。
祖母是个笃信佛教的人,从小就跟在奶奶身边,吃素拜佛,性格也很温和。
郭翼青还很年轻,在家里没有什么话语权,就算父亲想让他嫁给一个比他大37岁的,能当他的父亲的人,他的性子,让她无法拒绝,因为她的性格,让她没有做过任何的挣扎。
好在,郭翼青在见到程潜之后,对他的印象还是很好的,哪怕是盲目的结婚,他也会觉得好受一些。
后来,程潜娶了郭翼青,他们结婚后,两人相亲相爱。
郭翼青是一个很好的妻子,平时很关心自己的丈夫,每当自己有困难的时候,都会想办法帮自己的丈夫解决问题。
不过,程潜并不认为他的想法幼稚,而是愿意接受他的建议。
两人很少斗嘴,哪怕程潜被气得七窍生烟,郭翼青也是和颜悦色,陪着笑脸劝他,程潜的火气,很快就被浇灭了。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程潜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战争中,不久郭翼青就怀孕了。
程潜带着他的夫人去甘肃天水,诞下大女儿程熙,从此郭翼青的青春就此终结,浑浑噩噩中当了母亲。
第二年,湖南老家程潜的三太太周夫人听说郭翼青要嫁给他,怒气冲冲地跑到西安,死活不让他们住在一起。
程潜无可奈何,只好把郭翼青安置到郊外去。只可惜,程潜此举非但未令三房死心,反而更加痛恨郭翼青。
当她知道郭翼青怀孕,程潜还在重庆参加会议的时候,她就再也掩饰不住自己的恶意,直接收买了程潜的私人医生,让他帮忙行凶。
也许是医生发慈悲,没有给他足够的剂量,也许是上天保佑郭翼青的仁慈,
在喝下了那瓶毒药后,他就活了下来。
然而,周夫人的一桩心愿终于得偿:郭翼青怀了四个多月的身孕,流产了。
婚后
程潜是军人出身,他经历过战场上的血腥,也经历过那些看不见的政客的杀戮。这些事,他从来没有跟郭翼青说过,因为他怕她担心。
郭翼青年纪尚小,又是个贪玩的孩子,出嫁之前,爹娘对她管得极严,一年到头也难得出去玩上一回。现在出嫁了,倒是有了乐子。
程潜虽然老了,但她没有父母那么多的约束,平时都是和朋友们一起逛街,看戏。
程潜有空的时候,也会带着她出去玩,只是,他很忙,一年都很少回家。
婚后的一年,日本对中国展开全面进攻,程潜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司令,与李宗仁一起抗击日本,打赢了台儿庄战役。
三月之后,兰封之役,程潜沉着冷静,带领官兵奋勇杀敌,击败了日军土肥原,夺回了兰封,成功地为第5战区的军队提供了安全保障。
战争十分激烈,程潜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打仗,只有在打仗空隙的时候,才会回来看郭翼青,每次都给他带些她最喜欢的南果,还有精美的上海小吃。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他绝口不提战场上的残酷,就像普通的情侣一样,聊着家常。
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说,而程潜会倾听,她会给他讲一些家庭琐事,讲一些生育的艰辛。他牵起她的小手,侧耳倾听,享受这一刻远离战火的安宁,不知不觉就睡着了。
郭翼青并不恼怒,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哪怕是在后方,她也知道战争的残酷,更能体会到他的疲惫。
程潜不在时,郭翼青不但要一个人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而且还经常要受生孩子之苦。
结婚后,郭翼青先后怀过十六次孕,但只生了六个女孩,其余的不是夭折就是流产。
以当时的医学水平,这样的事情很少发生,但郭翼青仍感到很愧疚。
她一直认为,是因为自己的体质太弱,才会让自己的孩子先天不足,十个孩子都夭折了。
每当想到这里,她就会泪流满面,心疼不已,所以,她对自己的六个女儿,也是格外的关心。
程潜跟她一样疼爱自己的两个女儿,视若珍宝,平时在家里也会给女儿说故事。
程潜从小聪明好学,十六岁中进士,又爱看书,还喜欢讲故事讲给自己的儿女听。
这两个小孩还太小,不懂得那些典故,他只好不厌其烦地一一向他们讲解。
程潜在家里的时间不多了,郭翼青对他的感情很深,
每次他回来,他都会给他倒一杯热茶,让他放松一下,
当他受伤的时候,郭翼青的眼泪就会流下来。
看到妻子的变化,程潜很高兴,也很理解一个人在家的妻子,
每当他从战场上回来,不管多累,都会和妻子说上几句话,问一问她最近的情况。
程潜再次回到家中,郭翼青计划亲自下厨给他煮一顿热腾腾的大餐。
“都说湖南人爱吃辣,可为什么你们从来没见过?”
郭翼青在厨房里忙活着,对着厨房里的伙计说道,
“不是我们不喜欢辣,而是将军为了照顾你的口味,特意嘱咐了我们,
让我们在做菜的时候少加辣椒,以前将军喜欢吃辣,所以每次都要吃辣。”
郭翼青心中一暖,没想到丈夫这么细心,为了自己,竟然放弃了辣椒。
一九四九年八月,程潜从国民党中弃暗投明,和陈明仁一起起义,迎接人民解放军进入长沙。
一九五二年,程潜当选为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颁布后,改为省长),
程潜以“敬恭桑梓,造福人民,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之中。
郭翼青一直陪着他,两人结婚三十三年,一直在一起。
郭翼青在晚年的时候,曾经说过,他并不后悔生下这些孩子,对自己的丈夫,他始终很尊敬他。
二女程渝后来居美国芝加哥,担任一位大学教师。
2008年,他回到家乡祭拜祖先时,提到了他的爸爸,
她坦诚地说,她虽然是一九四四年生的,但她从书上知道父亲在解放前的经历,因为父亲此前从来没有说过,她所知道的,都是建国以后的事情。
在她的印象中,自己的父亲是个军人,沉默寡言,而自己的母亲,则是一个温柔的女人,他们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感情很好。
那程潜当时为何会从国民党将领转变到我党麾下呢?
照顾
平津战役在一九四九年年初以傅作义的投降告终。
看到傅作义被如此对待,程潜心中的最后一丝担忧也消失了。
毕竟,就算是傅作义这种在华北浴血奋战的人,都能够活下来,
以程潜的身份,在起义之后,肯定会得到和傅作义一样的待遇。
然而,世事难料,正当程潜要起兵起义的时候,白崇禧也已败退到湖南,司令部就在程潜的办公室对面。
在白崇禧的严密监控之下,程潜和中共的联络顿时被切断,他事先联络了国民党的各级将领,现在也是犹豫不决。
危机关头,方显真情,程潜明白,这是他最后一次机会,一定要抓住。
程潜不但自己发动了起义,还和陈明仁达成了协议。
陈明仁是第一军团的统帅,麾下有将近十三万人,他本身就是一员悍将,林彪唯一一次败在陈明仁的手中,就是在四平战役中。
一九四九年八月四日,程潜,陈明仁等湖南各级军政要员,共同发出一份通告,宣告起义,并接受人民解放军的改编。
在通电的第二天,即八月五日,湖南省全部解放。
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的英雄,但是却没有被战乱所毁灭,程潜也是其中的一员。
这还不算完,毛主席一接到湖南的命令,就把程潜和陈明仁叫到了北方,一起去京参加政协的准备。
程潜怎么也想不到,当他到达北京时,毛主席已经和百余名共产党员,周总理,朱德,林伯渠等人一起到火车站迎接他。
看到这一幕,程潜不禁热泪盈眶,向陈明仁叹了口气:“有这样的胸怀,蒋介石如何会是共产党的对手。”
新中国建立后,程潜曾任湖南省省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
程潜在北京任职时,毛主席也曾与他见过几次面,两人同为湖南人,互相交谈甚欢。
程潜最小的女儿程熙,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回忆起当年的事情,“毛主席跟我的父亲,就像是朋友一样,每次我父和我到亲中南海,毛主席都会微笑着迎上来。”
一九五二年秋季,天气晴朗,毛主席特地请程潜到中南海去泛舟,赏景。
毛主席站在中南海的岸边,看着波光粼粼的大海,亭台楼阁,美轮美奂,令人心旷神怡,他忍不住叹了口气,说道:“古人曾经形容过中南海,‘翡翠层楼浮树杪,芙蓉小殿出波心’,不知道你对这一幕有什么感想?”
程潜也很开心,连连点头道:“不愧是传说中的事物,真是让人叹为观止啊!”
他们俩一起上了小船,毛主席亲自掌舵,把船划了过去。
程潜觉得很荣幸,他告诉毛主席,“不敢,不敢,您是一国领袖,而且已经六十多岁了,怎么能让您给我划船呢?”
主席却不以为意,转头对程潜说:“颂公,你是国民党的元老,又是我的老上司,咱们是老乡,何必这么见外,你都古稀之年了,不能再让你掌舵了,我想,我们还是客随主吧。”
毛主席一边说着,一边摇着小船,小船在前面慢慢地走着,一边看着风景,一边有说有笑,好不快活。
程潜在建国后,就一直活跃在政治上,他亲自带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调查了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提出了很多意见,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评价。
毛主席和其他一些中央领导人,如程潜的政治立场、生活、工作等,都是事先讨论过、严肃地作出安排的。
毛泽东曾经对下属谈到程潜的工作、生活计划,他说:
“颂公在军政两界混了大半辈子,以前的部属多得很,该照顾的就要去照顾下,或许他自己也要给以前旧部一些钱,或者是其他的朋友,这些我们都要为他考虑。
现在,国家规定,每个月发给他五万斤,折合五千元,由他自己支配,不加节制。
如今颂年岁已高,难免怀乡思旧,他在长沙已有一处住宅,北京亦已为他安排一幢住宅,湖南亦有一席,北京亦有一席,长沙或北京皆可,但须得他出席重大会议,而不要去管具体事务,使他能安享清福。”
程潜十分感谢主席对他的关心和优待,真心实意地追随毛主席的社会主义事业。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程潜的身体也是越来越差,
到了最后,甚至都要靠郭翼青才能将他扶起来,“对不起,这些年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太短了,现在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我却是没办法和你在一起了。”
一九六八年,程潜意外跌倒入院,再加上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终于于四月去世。
那时候郭翼青还只有四十九岁,程潜离开后,郭翼青经常会坐在他们的房间里,看着他的照片,回忆他的过去。
过了一段时间,周围的人都劝她另寻良缘,郭翼青却是一口回绝:“他从来没有做过对不起我的事,他死了之后,我也不会做对不起他的。”
郭翼青带着对自己的丈夫的爱,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才对自己的孩子们说:“让我和你爸爸葬在一起吧,我要去见你爸爸,他已经等了很久了。”
郭翼青于一九九六年死于北京,他的骨灰安置于八宝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