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2025年04月05日07:22:03 历史 1552

“在主席心中,银桥同志永远是蒹葭河畔那个机灵的小战士。”2009年,李银桥去世,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在老人的葬礼上,这句悼词让现场的宾客们都为之动容。

人们还惊讶地发现,这场葬礼上来了两位特别的客人。他们是谁?李银桥与毛主席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紧急来电

时间回溯到1976年,天津某机关处的一通电话,打破了李银桥老人平静的生活。

“老李,快来北京!”电话那头短短6个字,让64岁的退伍军人李银桥忍不住地颤抖。

他知道电话那边说的这句话意味着什么,尽管心中满是不安与悲痛,他还是决定要立刻启程前往北京,一分钟也不能耽误。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可就在前往北京的路上,往昔的回忆如潮水般,向他涌来。

1927年,李银桥出生于河北安平的一个普通家庭 。因家境贫寒,他儿岁时被父母送到武当山道观。

在那里,他度过了7年时光,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也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性格。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然而,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社会动荡不安。

1938年,年仅11岁的李银桥毅然投身八路军,加入了保家卫国的行列。因表现优异、品德良好,他被调入中央警卫团学习。

后来,中央警卫团团长叶子龙看中了李银桥,想调他去毛主席身边工作。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但李银桥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在他的认知里,军人就应该奔赴前线,在枪林弹雨中保家卫国,而不是在后方做警卫工作,这不符合他对军人的期待。

可是军令如山,尽管心有不甘,他还是接受了调遣。1948年的春天,在西柏坡,李银桥第一次见到了毛主席。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毛主席看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战士,和蔼地说:“你帮我半年忙,我送你上战场。”

李银桥心想,半年时间不长,便答应了下来。在与毛主席相处的日子里,李银桥逐渐被毛主席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毛主席不仅有着卓越的领导才能,对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关怀备至。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细致生活

半年时间转瞬即逝,当毛主席再次谈起当初的约定时,李银桥却犹豫了。

经过这段时间的日夜相处,他早已习惯了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也对毛主席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他对毛主席说:“主席,我不想走了,我想一直留在您身边,继续为您服务。”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从那以后,李银桥便坚定地留在了毛主席身边,这一留就是15年。

在这15年里,李银桥与毛主席之间发生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比如说1952年的除夕夜,大家都沉浸在新年的氛围中。毛主席把李银桥叫到身边,关心地问道:“你和小韩同志进展如何?”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原来,李银桥与小韩同志(韩桂馨)当时已经有了结婚的打算,但正为邀请谁当证婚人而发愁。

毛主席得知后,笑着建议让汪东兴当证婚人。在李银桥的婚礼上,毛主席特意穿上一身浅灰色的中山装,足见他对这场婚礼的重视。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毛主席还在红纸上写下“革命伴侣”四个毛体大字,并赠送了新人夫妻一支派克钢笔,以此表达对这对新人的祝福。

李银桥在生活中对毛主席的照顾细致入微。毛主席工作起来常常废寝忘食,生活作息不规律。

李银桥总是默默地关注着毛主席的生活起居,提醒他按时吃饭、休息。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有一次,毛主席连续工作了很长时间,李银桥担心他的身体,便轻声劝道:“主席,您已经工作很久了,该休息一下,吃点东西了。”

毛主席抬起头,看着李银桥,微笑着说:“好,好,听你的,先吃饭。”

在李银桥的悉心照料下,毛主席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工作中。

鱼水之情

1962年,分别的时刻还是来临了。由于工作安排,李银桥要离开毛主席,前往外地任职。

在永定门火车站,毛主席亲自来为李银桥送行。他紧紧握住李银桥的手,再三叮嘱道:“有时间要常回来,咱们说说话。”

随后,毛主席送给李银桥一本《楚辞集注》作为临别礼物。李银桥登上火车后,翻开书,发现里面夹着一张照片。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那是1949年开国大典时的照片,照片中李银桥正在为主席整理衣角,这一幕被记者抓拍了下来。

照片背后,毛主席亲笔写着“赠银桥”。看着这张照片和毛主席的题词,李银桥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毛主席对他多年陪伴的认可和深厚情谊的体现

离开毛主席后,李银桥始终没有忘记毛主席的教诲。他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保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虽然毛主席的教诲,李银桥夫妇一直都放在心中。可毛主席在分别时说有时间常回北京和他说说话,这一句,李银桥怎么也不敢践行。

因为他们都知道毛主席的工作很忙,有时候忙起来可能连吃饭都抛在了脑后。

直到1964年,早已离开的李银桥夫妇决定,怎么着也要去北京,再看一次毛主席。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当毛主席得知,他们的家乡遭遇了水灾之后,又从个人账户上支援给了李银桥夫妇1000元,帮助他们解决家里的困难!

1976年,还在天津工作的李银桥夫妇原本是过着平静的生活,但突然有一天接到了来自北京的急电。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电话那头只说了6个字:老李,快来北京!

电话那头的语气十分急促,李银桥不敢往下问,他已经知道这6个字背后意味着北京发生了什么。

他决定一刻也不能耽误,立即启程前往北京。可他在穿军装的时候,扣纽扣这个熟练的动作他怎么也不能完成。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老人在启程的前一夜,把自己缩在了被子里整整一宿,家人说他一整晚都没有睡觉,甚至还听见了老人孤独的哭泣声!

此后,李银桥对毛主席的思念与日俱增。每到毛主席的生日和忌日,他都会和夫人韩桂馨一起前往北京,到毛主席纪念堂看望毛主席。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2009年9月22日,李银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他的葬礼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众多亲朋好友、战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前来送别。

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葬礼现场,有两位特别的客人——毛新宇和李敏。

毛新宇是毛主席的孙子,李敏是毛主席的女儿。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他们的到来,让现场气氛更加凝重。也许是深受家长的影响,他们早已将毛主席曾经的警卫员李银桥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如今,家人离开人世,他们怎能不来亲自相送?

在葬礼举行期间,李敏还将一支陈旧的派克钢笔,留给了李银桥老人。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他知道这支派克钢笔曾经的故事——毛主席曾拿着它写过无数的工作日志,也曾带着它去过重庆谈判

原本这支钢笔,毛主席是打算送给李银桥的,但李敏又临时拿走了。

这一回,李敏将这支见证了这一家人情谊的旧派克钢笔放在了它真正的主人身边!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毛主席与李银桥之间的情谊,展现了真挚深厚的革命情感。李银桥用15年的时光,忠诚的守护在毛主席身边。

而毛主席能够反馈给他的,是领袖与士兵亲密无间的鱼水之情。

这血浓于水的战友之爱,刚好也能够完美的体现毛主席为国为民、重情重义的一面!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1、李银桥 - 百度百科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2、毛泽东对卫士李银桥婚事的关心——澎湃新闻 2019-11-21 15:09

他保护毛主席风雨同舟十五载,死后的葬礼上,来了2位特殊客人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阎立品:坎坷的艺术历程 - 天天要闻

阎立品:坎坷的艺术历程

引子#本文摘自《界首史话》第二辑(1988年12月),作者阎立品,原标题《坎坷的艺术历程》图文无关,仅作示意正文闯“小上海”一九四二年我离开许昌,由王殿云叔和八叔(刘金铭,他是我师叔刘金生的弟弟),护送我们几口经扶沟县向界首县去。
1975年,五岁儿童一句话,发现了藏匿29年的女特务 - 天天要闻

1975年,五岁儿童一句话,发现了藏匿29年的女特务

1978年寒冬的浙江黄岩县宁溪公社,炊烟在青瓦白墙间袅袅升起,谁也没想到这个平静的清晨,会因一个5岁男孩手里的水果糖掀起惊涛骇浪。红星大队的李朝红正晾晒着腌菜,忽然看见邻居家的小宁宁蹦跳着从对面院子跑出来,嘴里还含着颗晶莹的糖块——在那个物
转发寻人!如果有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请联系他们—— - 天天要闻

转发寻人!如果有这些抗日烈士的照片,请联系他们——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位于延庆区,展示了44位牺牲在平北的烈士生平。在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平北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展厅里,展览的最后一个部分,展示了44位牺牲在平北的烈士的生平。其中,有一部分烈士有照片,其余大部分则只有剪影,或是一幅根据那个年代的战士形象绘...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进取,想如法炮制,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 天天要闻

董路:人盯人把自己盯懵了!崔康熙不思进取,想如法炮制,被徐正源一招破了

中超第4轮,山东泰山主场0-3不敌成都蓉城,是一场完败。论牌面,两队都很强,但是,崔康熙的“人盯人”战术非常被动,徐正源的战术安排针对性很强,这场大胜绝非偶然。名嘴董路在直播时评论这场比赛认为,崔康熙的责任非常大,他不思进取,想如法炮制,被徐正源一招破了。董路表示,“鲁能啊,如果你看了我的作品,我就跟你...
英雄不朽: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是两种精神在较量 - 天天要闻

英雄不朽:在战场上看得很清楚,是两种精神在较量

来源:钧正平工作室一1942年5月25日,将军率突围队伍抵达山西辽县十字岭附近。这支在3万日军合围中艰难辗转的队伍,成功完成了掩护与断后任务。面对日军飞机的盘旋轰炸,将军登上一处高坡,用疲惫而嘶哑的声音指挥队伍疏散。傍晚时分,大队人马已冲出包围圈,将军也准备走下十字岭。突然,尖锐的啸叫声再次划破天际,他一边...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剧与无奈 - 天天要闻

800里加急:山匪的悲剧与无奈

在遥远的古代,山中有一股匪帮,他们身手不凡,行踪诡秘,仿佛在这片大山之中是无所不能的王者。这个匪帮的首领,名叫大当家,带领着他的兄弟们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劫掠,甚至在与官府的对抗中屡屡逃脱。
“环保自然葬”在台湾渐成风气 - 天天要闻

“环保自然葬”在台湾渐成风气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台北市“落羽之丘”树葬园区一角。台北市民政局供图越来越多岛内民众身后选择海葬。新北市民政局供图清明时节,台湾民众纷纷归乡扫墓祭祖。与过往不同的是,很多家庭清明祭扫不再到墓园,而是到环境清幽的树葬、花葬园区,或者是到白浪逐岸的海边,心香一瓣,追思逝者。土葬、靡费、迷信曾经是台湾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