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全媒+|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某朗桑姆

2025年03月29日20:12:06 历史 1796

91岁的某朗桑姆家住西藏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街道办事处岗村,她十分健谈,喜欢唱歌,是村里的“开心果”。可是在旧西藏,她却开心不起来。

某朗桑姆的父亲是当地农奴主的马倌。由于白天马吃饱了,喂夜草时马不吃草,脖子上的铃铛就不会响,农奴主便认定是马倌没喂马,经常毒打她的父亲。年少的某朗桑姆会哭泣着安慰爸爸,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在资源匮乏的旧西藏,白天,农奴主的田地优先灌溉,然后才能轮到像某朗桑姆一样租种田地的农奴。老人回忆道,“我们只能在晚上去浇,水太少,庄稼都干死了。”秋收后,农奴主用低价收购粮食,剩下的青稞远远不够某朗桑姆全家的口粮用度,还得向农奴主借。

1959年,西藏开启民主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某朗桑姆获得了新生。“在旧西藏,连糌粑都很难吃饱。”某朗桑姆奶奶话锋一转,“可现在,各种蔬菜都有,内地运来的食物应有尽有。”老人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新华全媒+|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闻

某朗桑姆(右)和女儿及街坊在家中院子里聊天(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新华全媒+|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闻

某朗桑姆的身份证(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新华全媒+|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闻

某朗桑姆(右二)和女儿及街坊在家中院子里聊天(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新华全媒+|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闻

某朗桑姆的肖像(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新华全媒+|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闻

某朗桑姆(中)跟女儿及街坊开玩笑(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新华全媒+|苦难和新生——西藏翻身农奴影像档案:某朗桑姆 - 天天要闻

某朗桑姆(右二)和女儿及街坊在家中院子里聊天(3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和众汇富交了1980,让我摆脱了“永远差一步”的魔咒 - 天天要闻

和众汇富交了1980,让我摆脱了“永远差一步”的魔咒

炒股这些年,最难受的不是亏钱,而是那种“永远差一步”的感觉。市场一波大行情,总是看别人吃肉,自己刚进就开始回调。追涨不敢多拿,低吸又不敢坚持,等反应过来机会都没了。群里天天有人发盈利截图,搞得自己也焦虑,越想补救越急躁,恶性循环。 有一阵行情特别反复,我频繁操作亏损,心态都快崩了。一个老股民看我状态...
写点生活|一张老照片的回忆 - 天天要闻

写点生活|一张老照片的回忆

潮新闻客户端 胡志浓 整理老家的相册,又看到了那张四十多年前的老照片。那时的我大概三四岁,胖嘟嘟的,头顶扎着一个小小的蝴蝶结,依偎在一个比我高出大半个头的小男孩身边。我一脸懵懂地拨弄着手指....
原本中国不要的地方,现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积是湖南8倍 - 天天要闻

原本中国不要的地方,现在居然挖出石油,面积是湖南8倍

新疆中国非常美丽的一块土地,差点在李鸿章的私心下丢失掉。这里地域辽阔,面积16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也是湖南面积的8倍。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历史事件都和这里有关系。自西汉时期开始,中华版图就扩张到了西域。
江南士绅最大误判:错把满清当成第二个蒙元 - 天天要闻

江南士绅最大误判:错把满清当成第二个蒙元

元以宽仁失天下——朱元璋当朱元璋的大军横扫北方,让中华民族的起源地中原地区再次回到汉人政权的怀抱时,在帝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却不断有让人匪夷所思的情况发生:大量士大夫,坚称自己是“大元遗民”,更有甚者竟为蒙元政权的灭亡而主动殉葬。
当了27天皇帝,竞下诏书1127次,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 - 天天要闻

当了27天皇帝,竞下诏书1127次,他究竟干了些什么事

刘贺那些不为人知的私密事儿第一章:王爷的野路子生活公元前92年,刘贺出生在昌邑国,那可是含着金汤匙出生,老爸是昌邑哀王刘髆 ,爷爷还是汉武帝刘彻,身份尊贵得很。可这刘贺打小就调皮捣蛋,没个正形。他5岁继承了昌邑王爵位,就开始放飞自我,在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