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内忧外患,改革派与保守派产生了激烈的斗争,双方都为国家的前途而焦虑,不过他们的政见完全不一样。
慈禧太后的思想也很矛盾,她想放开手,让光绪皇帝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让国家快速强大起来。然而,当光绪的改革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变化时,慈禧太后却退缩了,她不习惯太大的改变。
这天,慈禧太后召见光绪皇帝,想问问她,到底是如何想的,她对光绪的改革感到很忧虑。
光绪见到慈禧太后,跪拜道:“请皇太后安!”
慈禧坐在椅子上,神情严肃地说:“起来吧!这次叫你来,是想提醒你,你的改革不要太过分了!”
“皇太后,我大清再不改革,离亡国不远矣!”光绪说。
“是要改革,我不让你改革吗?搞洋务运动我是大力支持的,废除科举制度我也支持。只要是有利于我大清的改革,我会不同意吗?”
“可是如果不从文化上下大力气改变,国家不能从根本上脱离科技落后、国家衰弱的局面。”光绪说。
“无论怎么改,不能背叛我们的祖宗!国家就是我们的家业。你要搞什么君主立宪制,那会葬送我们祖宗的基业!”慈禧太后说。
“大清就是我们的家业,是我们祖宗打下来的江山,你搞君主立宪,就是要把我们的家业拱手让给别人!”慈禧继续说道。
“你搞君主立宪,国家会强大,这个我赞同。但是国家强大了,却不是爱新觉罗家的了!那和被洋人抢走有什么两样!搞君主立宪,你以为就分权那么简单吗?权力一旦一点点失去,国家就不再受控制了。”慈禧道。
“可是甲午战败,太令我痛心了,国家不强盛,我寝食不安啊!”光绪道。
“国家是要强盛,这也是我的希望,但无论如何不能限制皇上的权力,否则,我们爱新觉罗家族死无葬身之地。”慈禧太后怒道。
光绪不再辩解,他知道无法说服皇太后,便诺诺称是,告辞慈禧太后。
光绪皇帝实际上对慈禧的“告诫”没有听进去,继续大刀阔斧进行各项改革。
慈禧太后终于忍无可忍,派兵将光绪囚禁于瀛台 ,切断其与外界联系。限制光绪的权力,使其成为“傀儡皇帝”,直至1908年去世。
光绪被囚禁后,满清的各项改革还是停留在洋务运动层面,国家风雨飘摇。
终于,政治手腕高明的慈禧在心力交瘁中迎来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反思自己,作为一个女人,是不是格局太小了?
她痛定思痛,留下遗言:今后宦官不能干政!也不允许女人干政!
她觉得自己的弱点,就是离不开宦官,也离不开权力,但她希望清廷下不为例,从而能够顺利走上富强之路。
清朝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或许是慈禧性格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