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利字当头时,方知是爱国还是卖国

2025年03月17日14:10:08 历史 6293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周显】

特朗普向巴拿马政府施压,宣称美国必须重新掌控巴拿马运河,必要时不惜动用军队。此后不久,两名美国律师向巴拿马最高法院提诉,要求撤销“长江和记实业”的经营合约,并指该合约违宪。同时,巴拿马审计署也向港口公司展开详尽审查,以确保其遵守特许协议,并要求提交全面的收支报告。

拉锯了两个月后,“长江和记实业”终于跪下,把巴拿马运河拱手相让给“贝莱德集团”。

“贝莱德集团”是世界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并且在香港扎基甚深,持有5.08%的“长江和记实业”,8.9%的“汇丰控股”。

事实上,“贝莱德集团”行政总裁芬克在收购洽谈期间,曾到白宫向特朗普报告。很明显,这场交易非是单纯的商业行为,而是推行全球霸权的手段。特朗普把此仗的胜利视为向国内人民表示打败了中国的“战功”。

周显:利字当头时,方知是爱国还是卖国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和贝莱德首席执行官劳伦斯·芬克在白宫。 (资料图)

中国商船货运量占了巴拿马运河的21%,美国占73%。在这之前,特朗普已签署了行政命令草案,计划向中国船只收取特别停靠费用,并敦促盟友效法,否则将遭到报复。如今得到了这批港口,特朗普不用政治施压,只凭商业手段,通过加价打击中国贸易的竞争力,甚至以此为样板,通过政治施压,在全球获得更多的关键港口,让中国货物“无泊可卸”。

国家之失,却是“长江和记实业”之得。撇除上述资产的债务,此次长江和记可得回142.12亿美元现金,券商及国际评级机构均认为交易属重大利好,其股价单日急升21.86%。

事实上,李嘉诚家族虽是香港首富,“长江和记实业”的股票编号是“1”,因而有“长江一号”之称,足见其超然地位。但是近年来,公司的股价长期远远低于资产值,市值不足2000亿元,市值榜排不到前二十,而且越跌越低。这次交易不啻是一针强心剂,罕有地刺激了其委靡多年的股价。

3月13日,《大公报》刊登了一篇由王俊熙撰写,题为《莫天真,勿胡涂》的评论文章,质疑这宗交易是“包装成商业行为的强权政治”,并引用网友的留言:“这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全体中国人。”

周显:利字当头时,方知是爱国还是卖国 - 天天要闻

同日,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在官方网站上转载此文。受此影响,翌日“长江和记实业”下跌了6.38%。

两日后的3月15日,《大公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的评论文章,指出“在大是大非面前……伟大的企业家从来不是冷血投机的逐利者,而是热诚傲骨的爱国者!”

文章以柯麟、柯正平、霍英东、曹光彪、包玉刚等爱国商人,以及比亚迪、宁德时代、科大讯飞、大疆等成功民企作为例子,得出“唯有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勇敢斗争,才能保家卫国,才能赢得尊严、守住清誉。”

文章虽无指名道姓,然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谁都知道其主旨。同日,港澳办也再次于其官方网站刊出此文,反映出官方对此宗交易的不满。

3月17日,《大公报》再发文“饮水思源有担当 背靠祖国谋发展”,以东深供水工程为例,说明“香港如今发展欣欣向荣,正是因为与国家利益保持了高度一致。对接国家战略不是一句空话,贡献国家更不能只是一句口号”。

政府如此愤怒,接连三评,除了事件本身,还有就是涉及如此大宗交易,“长江和记实业”居然没有事先和政府商讨,也不问问中资背景公司如“招商港口”、“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等有没有兴趣购买,不打照会,而是打一个措手不及,这完全是蔑视国家,没有一点儿尊重。

从另一方面看,“长江和记实业”以快打慢,未必没有小心思:成了既成事实方才公布,与“贝莱德集团”的买卖合约,多半还有“必买必卖”条款,中国政府纵然激烈反对,也无可奈何了。

在特朗普的坚持之下,巴拿马港口的迟早会被弄走,如此下来,资产的价值必然快速流失,从商业角度看,识时务者为俊杰,实时卖出必然可获得优惠的条款。

周显:利字当头时,方知是爱国还是卖国 - 天天要闻

长江和记实业旗下子公司运营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bbc

然而,谁都知道,死战而失,与不战而降,前者是英勇,后者是卖国,两者结果相同,评价却是天渊之别。当汉奸可得到荣华富贵,爱国往往需要付出代价,正是疾风见劲草,板荡见忠臣,利字当头,方知该人爱国还是卖国。

最重要的是,特朗普开口要巴拿马运河,“长江和记实业”居然“卖一送百”,把分布在全球23个城市的43个港口,共199个泊位也一并出售。换言之,“贝莱德集团”不费吹灰之力,控制了全球10.4%的集装箱吞吐量,跻身全球三大港口运营商。

“长江和记实业”把三十多年辛苦经营得来的无价之宝,一下子送给了美国。对后者来说,好比是天上掉下了一个大馅饼,做梦也想不到居然有这好事。至于美国得到这些港口,对中国构成的潜在破坏力,可管不得了。


话说上世纪七十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港英政府“招安”本地精英,政策上和财政上大力扶植,李嘉诚正是首位力捧对象。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坚持在1997年收回香港,英国在撤出之前,指定在香港的代理人,主轴人物正是李嘉诚。

1863年,“黄埔船坞”成立。1877年,“和记企业”成立。1975年,两公司面临清盘,股权落入了债权人“汇丰银行”的手中,并在1977年把两公司合并,是为“和记黄埔”。1979年,“汇丰银行”以低廉价格把“和记黄埔”出售给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并提供了优惠贷款,算是半卖半送。

自此,“和记黄埔”成了李嘉诚进军全球的踏脚石,经过了40年的努力,成为了业务遍布全球的大型跨国企业,业务范围包括货柜码头经营商、零售连锁集团、地产发展与基建业,以至电讯及电台广播。从2012年起,李嘉诚成为《福布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前50名,此后从未间断,比比尔·盖茨还多出了一年,时间跨度是此榜之冠,正是有赖于“和记黄埔”这间跨国巨无霸。

1994年前,港英政府在撤退之前,批准李嘉诚兴建史无前例的巨厦,就是现在的旗舰总部“长江集团中心”,总楼面面积125万平方呎,现市值超过一千亿元。李嘉诚亦投桃报李,在香港地产业赚到的资金,大举投资英国,现在英国的业务包括电讯专营的three uk,两个集装箱港口,零售、水电等基建,总值数百亿英镑,比香港的投资还要多。至于李嘉诚本人是否拥有英籍,则不可知。

此外,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李嘉诚就已投资内地的房地产市场,随着内地经济发展,房地产随大市升值,赚到盘满砵满。2017年,他精明地把内地的房地产高位出售,可惜却没有把资金重新投放到建设内地的新经济/高科技,引来了社会的极大不满。罗天昊的一篇批评文章《别让李嘉诚跑了》发聋振聩,在国内被广传了。事后诸葛看来,李不把钱留下来投资内地新经济,而是投在没落中的英国,是他的损失。

周显:利字当头时,方知是爱国还是卖国 - 天天要闻

李嘉诚(左)与长子李泽钜资料图

话说李嘉诚已达96岁高龄。2018年,他把“长江和记实业”的主席让位给其长子李泽钜,自己则出任资深顾问。我们无法知晓此次出售资产给贝莱德集团的决定是出自李嘉诚本人,抑或是李泽钜。以李嘉诚的老练,纵然真要把资产卖给美国人,以达到最高利益,想来也应有比较圆滑的手段。例如2015年,“长江和记实业”以重组为借口,把原来的“长江实业”控制“和记黄埔”的垂直架构,分拆为“长江和记实业”和“长实集团”两间独立公司,乘机把公司注册地点从香港改为开曼群岛。

现时“长江和记实业”和“长实集团”的市值加起来不到3000亿元,远低于资产值,以李家的经济实力,不难把它们私有化。如此,则可完成逃跑出香港/中国内地的大计,彻头彻尾的成为一家外国公司。

香港有的富豪只讲赚钱,不谈爱国,也从来不踏足内地,姑不足论。也有一种是说一套做一套,想要把好处占尽。现在网上还能搜索到2013年3月26日李嘉诚在业绩报告记者招待会中,大谈“爱国”:“要讲真话、做实事,要真实的贡献”。然而观其行,却截然相反。

李家父子深受国恩,却如此相报,未免令人失望。

周显:利字当头时,方知是爱国还是卖国 - 天天要闻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 天天要闻

二战胜利80周年 走进纳粹德国投降的历史现场

1945年5月8日24时,法西斯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开始生效时,由于时差原因,地处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国还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于柏林以东的苏联等国,已经是5月9日。因此欧洲各国将5....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 天天要闻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成功的商人,最后都散尽家财,无一得到善终

中国历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尽家财且未得善终的情况,以下列举三位比较典型的: 吕不韦: 生平事迹:战国末年卫国商人,他以“奇货可居”闻名,通过扶持秦异人(后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国丞相,权倾一时。在执政期间,他组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