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汪东兴在井冈山碰到老熟人,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立即为他调岗
1965年5月,毛主席时隔38年重回井冈山,故地重游,毛主席心中自是感慨万千。
一天,汪东兴外出时,偶然碰见一老熟人,立即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毛主席简单询问情况后,当即下令:“立即为他调岗!”
汪东兴碰见的老熟人究竟是谁?毛主席又为何下令为其调岗呢?
被汪东兴碰到的老熟人名叫陈兴发。
陈兴发出生于江西省贵溪市古港镇裴源村一户贫苦家庭,因家里穷,陈兴发没有钱读书,便跟随父亲一道以种田打猎为生,长年的奔波练就了陈兴发过人的体魄和脚力,后来,陈兴发还曾拜师学习拳脚功夫。
1929年底,方志敏的队伍开进了陈兴发的故乡裴源,土地革命掀起了高潮,陈兴发便瞒着父母悄悄报了名,在师傅得知其要参军后,对此表示鼓励:“你要记住,红军是咱穷人的队伍,它是扫除天下不平,创建穷人的太平,干这样的事,值!”
然而,就在陈兴发跟随红军走后,反动势力还乡团卷土重来,疯狂地镇压革命,不久后,他的几位亲人先后被敌人杀害。
1933年初,红十军调中央苏区,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团的一部分,陈兴发在寻淮州、萧劲光、粟裕等首长的直接领导下,担任红7军团19师56团特务连连长,1933年6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后来,在一次激烈战斗中,陈兴发被敌军子弹打进左眼,穿过大脑,头负重伤,当时,粟裕以为陈兴发光荣牺牲了,十分难过,但庆幸的是,陈兴发扛了过去。
因伤势过重,陈兴发未能重回战场,而是在党中央的命令下,开始执行秘密任务,在那时大多数人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也正因为他工作出色,才成功保护了一批高级干部。
1936年,陈兴发的伤势痊愈后,又跟随陈毅在赣南粤边游击队与敌人英勇斗争,虽然之前受过伤,但在战场上,他依旧如过去一样勇猛无畏。
1937年10月,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自此之后,陈兴发便在陈毅身边当起了贴身警卫员。
陈兴发机智勇敢,陈毅便把情报传递的工作交给他来做,所以,平时很少有人能见到陈兴发,因为他常常出入敌人封锁线,一会儿伪装成商人,一会儿伪装成农民,行踪更是变化莫测,当时了解陈兴发踪迹的只有少数几位新四军的领导。
当然,护送情报的过程中有许多惊心动魄的事,每一次都被陈兴发的聪明机智给化解了。
1949年,上海解放后,陈兴发主动向上海市长陈毅提出想要回江西老家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对此,陈毅等领导曾多次劝说,但陈兴发态度坚决,最终在他的坚持下,陈毅松了口。
1950年,陈兴发担任贵溪县人民武装部副部长,1952年底,陈兴发在江西省军区干部团学习一年后,组织上征求他的意见,安排他到革命老区宁冈县工作。
1965年,毛主席重回井冈山时,陈兴发奉命担任外围警卫副总组长,当时跟随毛主席来到井冈山的汪东兴在见到陈兴发后,惊讶不已,立即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
当毛主席得知陈毅元帅的老警卫在这后,当即下令道:“立即为他调岗,代我慰问他,看他可有困难。”
很快,汪东兴找到了陈兴发,在向陈兴发问好的同时,他也转达了毛主席的指示,但陈兴发却婉言谢绝道:“很多同志性命都丢了,连尸体都找不到了,我能有现在已经很满意、很知足了,我没有任何困难。”
1966年,陈兴发光荣离休,享受行政11级待遇,1980年初,陈兴发因头部枪伤复发去世,享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