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2025年02月19日18:33:09 历史 1608

写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写稿,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希望各位观众老爷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广告解锁,观看5秒后便可以免费阅读全文啦,感谢各位观众老爷的理解与支持哦~~~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文|丰川祥子

编辑|t


引言

淮海战场,国军节节败退,陈官庄成了最后的绞肉机。黄百韬没了,邱清泉完了,杜聿明被俘,一片狼藉中,只有李弥一个人逃了出去。他是怎么做到的?钻麻袋、夜行百里、切断通讯,各种传言满天飞。

别的将军纷纷战死、被俘,唯独他活着去了台湾。这到底是高超的战术,还是甩锅跑路?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逃跑将军”李弥的故事。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别人死守陈官庄,他悄悄溜了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得如火如荼,解放军在徐州以东的新安镇、碾庄地区展开猛烈攻势,黄百韬的第七兵团被团团围住,形势危急。

国民党剿总”急得团团转,急忙派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前去解围,企图打开一条生路。然而,这两支部队的命运却大不相同——邱清泉拼死作战,最终战死,而李弥则悄悄地做了一个决定:趁乱跑路。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杜聿明在徐州“剿总”司令部里一拍桌子,下令:“李弥,你的13兵团负责掩护撤退!”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国民党那一大摊子几十万人要撤离,谁殿后,谁就是活靶子。而李弥一听这话,脸色都变了。掩护撤退?这不是让我当炮灰吗?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于是,11月28日夜里,李弥悄悄召集手下军官开了个小会,他的意思很简单:“别跟他们搅在一起,我们自己走。”接着,他果断切断了兵团的通讯联络,拒绝与“剿总”联系,带着部队甩开主力,独自向北突围。

这一手操作,让国民党其他兵团彻底懵了。按照杜聿明的计划,各兵团应该一起突围,怎么13兵团不见了?其实,这时候李弥已经带着部队悄悄地向山东薛家湖方向跑去了。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他采取的是“夜行百里”的策略,白天隐蔽,晚上急行军,拼命甩开解放军的围追堵截。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当时已经形成包围圈,而李弥这一支人马,不但不按照“剿总”计划行动,反而往北边跑,等到徐州其他部队发现不对劲时,李弥早就跑远了。

他是怎么突破层层封锁的

当时,解放军对徐州方向的封锁极其严密,尤其是陈官庄地区,围得水泄不通。黄百韬、邱清泉都没能突围成功,杜聿明最终被俘,而李弥却凭借极端的求生意志,玩出了“溜之大吉”的大戏。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他对自己的部队进行了极端的“轻装上阵”处理,连重武器都丢了,只带着轻便装备,这样行军速度大大提升。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其次,他选择了避开主战场的路线,专门挑选偏僻小道,甚至带着部队涉水而过,宁愿冻得浑身发抖,也要避免与解放军直接交火。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当时有一个传闻,李弥为了躲避解放军检查,甚至钻进了一个装满粮食的麻袋,由部下假装挑夫,混过了解放军的封锁线。

这一细节至今难以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采取了一切手段,哪怕是装成普通老百姓,也要逃出生天。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国民党高级将领几乎被歼灭,只有李弥一人成功脱逃。他的逃亡路线是:徐州—济南青岛,一路往北,最终在青岛登上了一艘军舰。

青岛港的最后一跳

当李弥抵达青岛时,港口已经是人山人海。大量国民党溃兵、家属、商人都挤在码头,争先恐后想要登船离开大陆。

李弥虽然是高级将领,但这个时候已经顾不上什么排场,传闻说他穿着普通士兵的衣服,混在队伍里,生怕被人认出来阻拦。

当时的青岛局势已经极度混乱,解放军正在迅速逼近,海上的舰船一艘接一艘地开走,谁能挤上船,谁就能活命。李弥眼看前方已经上不了船,果断想了个法子——直接跳海,游到停泊在外海的军舰上。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虽然这个说法无法完全证实,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拼尽全力,最终成功登船,成为淮海战役后唯一逃出生天的高级将领。

上了船,李弥终于松了一口气。身后,是已经岌岌可危的国民党在华北的最后据点,而他,则成了这场战役里唯一的漏网之鱼。

回望大陆,李弥的内心或许五味杂陈。作为一个军人,他没有战死在战场,而是带着一身尴尬的逃亡经历,离开了祖国。他的名字,注定不会在“剿共”战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反而成为了国民党军队失败的一个象征。

而此时的解放军,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最后的胜利进攻。淮海战役的结束,意味着中国的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决战阶段。李弥虽然逃走了,但国民党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

淮海战场,陈官庄国军突围,只有李弥往北跑,最终从青岛上船 - 天天要闻

参考资料

淮海战役唯一漏网国军将领 钻进麻袋混出解放区 中国新闻网 2013-08-24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 天天要闻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前有市民宣传电影《731》,女童自发留言“爱我中国”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5月4日,极目新闻记者在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现场看到,虽然天空飘起了小雨,但门口还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长队,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铭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游客在雨中排起长队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遗址入口处,有市民携带电影《731》海报进行自发宣传。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龚...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 天天要闻

探秘秦皇陵百戏俑与青铜水禽

考古实证,秦始皇帝陵根据“若都邑”的理念来营建,都邑里有政治、军事,也有宫廷生活、文化娱乐。秦朝的休闲生活会是怎样的景象?5月4日,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寻古中国·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戏水禽》带你通过考古研究新成果,对秦朝文化娱乐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么人?秦始皇帝陵东南部...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 天天要闻

一查吓一跳,李嘉诚资产大揭秘:英国才是他的“金库”

如果说全世界最会赚钱的人是谁?李嘉诚绝对排得上号。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前阵子那桩港口交易闹得人尽皆知,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家族资产,李嘉诚站哪边,大家其实心里都有点数。港口本来要卖给美国财团,还好有关部门及时叫停。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 天天要闻

琉璃河考古队节日在岗:当“90后”遇上“3000后”

房山区琉璃河镇,开满野花的草丛上,挖开了深浅不一的坑,每个都有专属的数字加字母编号。这处小型发掘现场,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东段一部分。五四青年节,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后”考古人员面朝黄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刮去层层覆土,专心致志地在“护城河”底搜寻古人留下的蛛丝马迹。安妮娜在发掘现场复核...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 天天要闻

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

新华社南京5月4日电 题:为了正义与和平——中国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保护工作新华社记者郑冬睿、张晨光、陆华东摇开档案柜,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一册苏联籍抗日航空英烈资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缪磊开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闻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

美国现在才知道,给中国强加的苦难越多,中国越是加速崛起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还原历史背后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为美国这个超级霸主来说,为何总是喜欢将苦难和威胁强加于其他国家。所以动不动就是开两艘航母战斗群过去威胁,或者极限施压,或者就是直接的战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闻

【前沿精选】技术官僚、民粹主义和国际组织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选 学刊简介《国际关系前沿》是国政学人学术共同体发起创办的电子刊物,旨在述介国际关系领域具有开创性、前沿性、学理性、实证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国际关系领域主要期刊新近发表的学术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国际学术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总第20期)。 获取本期《国际关系前沿》全文渠道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