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
1937年12月,为了加强对南方各省党的工作的领导,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在武汉成立中共中央长江局,由项英、周恩来、博古、董必武组成。长江局下设五个机构,董必武兼任民运部部长。长江局的主要任务是:代表中共中央同国民党谈判,同各党各派各军各界人士广泛接触,巩固和扩大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长江局承担着抗日救国的重要使命,董必武作为长江局的重要成员,其责任之大可想而知。武汉是董必武长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在这里他结识了一大批社会知名人士和上层人物。董必武凭借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极高的威望,肩负起发展、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
(董必武率中共湖北省委人员参加抗日集会游行)
争取和团结国民党上层人士
在抗日战争初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国共合作,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主战集团进行合作是统一战线的的中心环节。因此,为了争取、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共同对敌,董必武在武汉抗战期间利用他的社会影响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其中,尤其注重对国民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例如,他刚到武汉就主动拜访了湖北省代主席严重、建设厅长石瑛等国民党湖北省高级官员。
董必武曾担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常委,过去结识的一些老朋友周苍柏、李书城、曹振武等纷纷前来看他。董必武利用这些有利机会,向他们宣传中共关于抗日的路线、方针政策。其中,国民党元老石瑛以坚决反共而著称,董必武以诚恳的态度与其交谈,反复说明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应该抛开成见,合作抗日。最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董必武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胸怀感动了石瑛,使他积极响应共产党合作抗日的口号,为武汉抗战做了许多工作。
桂系军阀陶钧在十年内战期间曾大搞白色恐怖、大量捕杀共产党员,甚至亲自签发过抓捕董必武的通缉令。即便是这样的人,董必武也不遗余力的争取。对此,党内很多同志不理解,董必武说:“现在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应捐弃前嫌,共同抗日。我们党提出的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就是要把除汉奸、卖国贼以外的一切主张抗日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只要不卖国、不反共,我们就联合他共同抗日。这就是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我只要求我的工作有利于党,有利于革命,有利于抗日,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怎么可以计较个人恩怨呢?”
在武汉抗战期间,董必武还做了国民党地方实力派的工作,如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桂系军阀首领李宗仁。董必武通过知名人士朱蕴山与李宗仁协商,在1938年成立了统一战线组织——民族动员委员会,大量共产党员在其中担任部门要职。在董必武的指挥下,民委会发展党的力量,掀起了群众运动的高潮。
发动群众保卫大武汉
当全国抗战的中心转移到武汉后,“保卫大武汉”就成为动员民众抗日的总口号,武汉迅速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抗日救亡高潮。1937年10月17日,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关于开展全国救亡运动的指示(草案)》中明确提出:“应该用一切方法力争各种群众的救亡团体的公开存在与公开活动,力争救亡运动中共产党的主动性。”“共产党员应实际上成为各地救亡运动与救亡组织之发起人、宣传者、组织者。”“这是我党目前开展救亡运动的中心任务。”
作为中共长江局民运部长的董必武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在武汉三镇的各种抗日救亡团体中开展统战工作。在他的领导下,中共湖北省地方组织的党员参加各种抗日救亡团体,指导和影响这些团体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之沿着抗日、团结、进步的正确道路前进。
董必武先后两次受武汉大学学生抗敌后援会的邀请,到武汉大学演讲。他强调,只有发动群众,才能有效地消灭敌人,取得抗战的胜利。董必武在演讲中介绍了组织和发动群众的工作方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在武汉期间,董必武先后发表了《怎样动员群众积极抗战》《武汉民运的动员与组织》等多篇文章,强调抗战以来最严重的问题是“始终限于政府和军队的单纯抗战”“没有实行经济的、文化的等各方面的动员和全国最真实的全面抗战”。
积极推动文化界人士参加抗日救亡运动
武汉抗战期间,各地先后转移到武汉的各种文化团体多达一二百个,各类文化界名流多达一千人以上。这些文化力量的汇聚,使得武汉的文化事业蓬勃发展。长期的统战工作经历使得董必武知道,积极引导文化事业发展,使其服务于抗战大局的重要性。
在1937年的11月份,他发动文化界的人士组成文化界抗敌协会,发表文化界的抗敌主张。此外,他还与周恩来一道,邀请郭沫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参与并讨论了第三厅的宣传方针、机构设置、党的活动方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筹建新华日报社
《新华日报》是抗战初期中共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唯一公开出版的全国性的党报,对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了推动作用。董必武有着创办革命报刊的丰富经验,为《新华日报》的筹办和出版周密筹划,最终在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武汉正式出版。之后,董必武又为《新华日报》撰写了大量的社论和文章,承担写稿、审查的任务。在武汉抗战期间,《新华日报》宣传报道了中国军队英勇杀敌的英雄事迹,大涨了中国军民的士气,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编辑:李祯
责编:高文凤
审核:林峰 范启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