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的行动失败之后,中央工农红军为了摆脱被国民党反动派军队追击的局面,实行了战略性转移,开始了路途遥远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之途。在长征中,红军的战士们都经历了千难万险,无论是面对敌人的阻击,还是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他们都是以一种大无畏的乐观精神,完成了两万五千路的长征之旅。据统计,当时共有30名朝鲜人与红军共同参与到长征的事业之中,不幸的是,先后有29人在那漫长的行军途中牺牲了,唯独只有一人活着走完了长征之旅。
这一位幸运儿名叫武亭,他在红军时期,曾是红军炮兵的权威;之后,还担任过八路军的首任炮兵团长。在抗战胜利之后,他回到朝鲜成为了副总司令,他的经历用“传奇”二字来形容毫不为过。
加入红军,崭露头角
1905年,武亭出生在朝鲜咸镜北道的镜城郡,原名金武亭,从小在汉城长大,由于家境并不是很好,因此他在汉城时一直是半工半读的状态,依靠微薄的薪酬来维持学业与生活。
1919年3月,年仅14岁的武亭亲身经历了朝鲜著名的“三·一”反日运动,由此开启了他的革命生涯。四年之后,武亭与无数朝鲜的革命志士一样,秘密渡过了鸭绿江,来到了中国境内,参加革命,以此来寻求可以让朝鲜独立复国的办法。恐怕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将会在中国这座古老的国度里待上二十多年的时间。
1924年,武亭考入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的炮兵科,在校学习期间,他努力刻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从该校毕业了。之后,在大革命的浪潮中,武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四年的时光,在国内也是属于一个新兴党派,党内人数仅有近千人。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后,武亭愤然地退出了军队,转而开始从事地下工作,曾在武昌有过被捕的经历。之后,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武亭才得以逃到了中共中央所在地—上海。
1929年,武亭作为组织者之一,参加了轰动上海的工人暴动运动,虽然武亭是朝鲜人,但是由于他非凡的军事才能,被一举推选为总指挥。起义遭到镇压之后,武亭再次被捕入狱关押了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次获释之后,武亭先是抵达了香港,之后又经过辗转才回到了内地,并参加了土地革命。也是在这一年,武亭加入了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并担任了炮兵连长。
1930年7月,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攻占了岳阳城,帝国主义的军舰非常猖獗,对着城岸就开始了一顿狂轰乱炸的。彭老总当时很气愤,便下令将缴获的山炮对敌舰进行炮轰。当时的红三军团里会使用山炮的,除了彭老总外,再就是武亭了。因此,武亭亲自操作,首发命中,显示出了精干的炮术才能,博得了彭老总的高度赞扬。经过这一站之后,武亭的英明在广大指战员之间迅速传播了起来。之后,红三军团成立了炮兵营,由武亭担任营长。
我军史上首支正规炮兵团的首任团长
1934年10月,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行动失利之后,被迫退出了江西中央根据地,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为了顺应当下形势的需求,中央军委决定成立隶属于总部直属队的红星炮兵营,由武亭担任营长。红军攻占黎平之后,党中央于1934年12月18日在黎平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决定部队进行精简整编,充实连队,因此,红星炮兵营所编成连队,编入红三军团。红星炮兵营是在长征前夕的途中组建的,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在长征途中参加过很多次战斗,都有效地发挥了炮火支援的作用,受到了总部和红三军团首长的一致好评。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同红十五军团成功会师。当时参加红军长征并最终到达陕北的朝鲜革命志士,除了武亭之外,还有一个是红十五军团第75师的参谋长毕士悌(又名杨林),但在之后不久的东征战役当中,毕士悌壮烈牺牲了,因此,武亭便成为了唯一幸存的参加过长征的朝鲜籍革命志士。
在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工农红军被改编成为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山西抗日前线。在首战平型关中,缴获了一部日军的火炮,同时又收集到了阎锡山军队在败退时丢弃到河内的8门山炮和2门野炮。而也是在平型关战役结束之后,毛主席在看到有关平型关战役的战报中提到的:115师343旅的迫击炮连在此次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之后。曾说过这样一段话:真正是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呀。因此,在1938年1月28日,我军史上首支正规炮兵团——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成立了,由武亭担任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首任团长。
在之后的众多战役中,武亭率领着炮兵团为我军立下了赫赫功勋。并且,武亭不止是一位优秀的炮兵将领,还是一位来自朝鲜的国际人士。因此,在1941年的时候,由于朝鲜革命与东方各国的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需要,党中央最终决定让武亭先离开八路军炮兵的工作岗位,将重心放到晋东南地区,全力将关内的朝鲜反日力量的组织起来。
朝鲜义勇军总司令
1942年7月,朝鲜义勇军成立之后,武亭被推举为义勇军总司令。之后,便在武亭的率领之下,立即投身到了抗日战争当中。当时日军在华北动用其全部侵华兵力的半数之多,对我党根据地实行了惨绝人寰的“扫荡”行动。为了粉碎日军的阴谋,武亭率领着义勇军积极配合八路军作战。在仙翁寨的战斗中,就有不少的朝鲜籍革命志士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反“扫荡”胜利之后,彭德怀副总司令高度赞扬了朝鲜义勇军的英勇行为,并亲手奖励了他们一支新缴获的轻机枪。在枪柄之上还刻有标志着中朝人民的战斗友谊誓言:为了共同理想,我们永远站在一起。
1944年,叶剑英曾在延安对中外记者团的讲话中指出:我军在抗战中光荣牺牲的烈士,不仅有中国人民,还有国际的朋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为了朝鲜人民的反帝解放事业牺牲的战友们。
朝鲜义勇军的英勇善战,使之英名远播。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曾赠给义勇军的锦旗上闪耀着光辉的7个大字“朝鲜革命的基石”。充分体现了中朝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起来的血肉关系和伟大的战斗情谊。
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了。之后不久,武亭便率领朝鲜义勇军从延安启程,于同年9月11日抵达了奉天(今沈阳)。但是由于驻朝鲜的苏军不允许任何武装入境,因此,朝鲜义勇军只好暂时先停留在了中国东北。在这之后,武亭和一些朝鲜独立同盟的主要干部则以个人身份渡江先行返回了朝鲜。
结语—归国之后
武亭在回到朝鲜之后,当选了北朝鲜五道行政局副委员长,成为了朝鲜名副其实的二号领导人物。可是,由于武亭的性格刚直,不擅长政治,因此在国内并不是很招人喜欢,那段时间的他过得并不自在,之后更是被大家逐渐地排挤出了领导层,担任了朝鲜炮兵总司令。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是先胜后败,在大撤退之时,善于游击战术的武亭在安排好各部队的撤退路线之后,便将所有的无线电联系统统切断了。虽然这个办法使得各部队都顺利地来到了北方,保存下了骨干力量,但是这却让平壤方面感到十分的恼火,于是便找借口将武亭降职为第七军团军团长。
此时还不是武亭人生中最糟糕的时刻,在这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武亭的军旅生涯算是彻底地结束了。
有一天,武亭带着一位受了重伤的部下来到医务室治疗,他让医生先给他的部下医治,但却遭到了医生的拒绝,并且这位医生在态度上还有着些许的傲慢。他的部下最终还是因为医生迟迟不医治,导致错过了最佳医治的时机,不幸去世了。这位部下与武亭是在八路军时期共事多年的,感情非常深厚,武亭在一气之下,便开枪将这名医生打死了。最后,武亭也因为这个严重错误,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在受到连番打击之后,武亭在长征时期落下的旧病胃溃疡发作了,一病不起。彭老总当时刚好在朝鲜指挥志愿军作战,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便立即安排武亭到东北最好的医院进行治疗。但已经为时过晚了,医生也是回天乏力。而武亭最后的愿望便是希望能够回到他的故乡朝鲜。
1952年,武亭被接回了朝鲜,安置在一家普通军人医院里。在不久之后,就因病逝世了,终年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