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2025年01月30日22:22:07 历史 1155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 天天要闻

春节,是系在中国人心上的“中国结”,凝结着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它讲述着迷人的中国故事,见证着历史的恢宏,涵养着丰饶的文化意蕴。

1月29日《人民日报》第5版刊发报道《过年好,年年好!(我的春节印象)》。报道指出,春天,预示着新的希望。春节,就像一位传递春之声的美丽使者,敲响吉祥的鼓点,播撒着福泽绵长,带我们走进更加美好的新一年。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 天天要闻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 天天要闻

吉林省蛟河市碾子沟村,每到春节期间,这里的村民就会组织扭秧歌拜大年活动,用欢乐的舞蹈庆贺新年。图为透过窗上冰花拍摄的扭秧歌场景。李志成摄(人民视觉)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 天天要闻

1月22日,正值北方小年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横坡古村一处农家小院内,村民张建兴一家祖孙三代欢聚一堂制作特色花馍。张彪摄(人民视觉)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 天天要闻

1月17日晚,广东省佛山市“水上繁花·好运来里”新春水上花市拉开序幕。图为水上花市售卖处。王庆武摄(影像中国)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 天天要闻

1月19日,一位家长带着孩子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城区一家年货市场选购年货。蒋克青摄(影像中国)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 天天要闻

春节期间,游客体验牛拉爬犁活动,感受冬日乐趣。孙铁石摄(人民视觉)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 天天要闻

日前,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一处传统土楼“振成楼”内,民间艺人舞龙灯庆贺新春佳节。章宸睿摄(人民视觉)

春节 系在心上的“中国结”

孟扬

当春节成为全世界共同珍视的文化遗产,人类的文化宝库中又增添了一颗美丽而璀璨的“明珠”。但对于我们,“过年”,依然是一年一度的“热闹”、是那个吃着美食讲吉利话的“时辰”,是一项项“讲究”渐次展开的过程。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当红艳艳的对联、福字,贴上门楣;当红彤彤的灯笼,点染夜色;当孩子穿上崭新的花袄、大人们准备好压岁的红包……“过年”便从内心的期盼变成红红火火的日子、实实在在的生活。每一次过年,都意味着迈过了一道时间的门槛,每一个春节,都是一次充满希望的开启。在这个时刻,累积了一年的年味得以释放,无论是饺子、年糕,还是年画、窗花,或者舞龙舞狮秧歌高跷,都成为承载着丰收、团圆、吉祥等美好寓意的符码。千百年来,亿万人的情感与厚重的历史融汇聚合,构成了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一项项流传至今的节日习俗,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火种,守护着我们的民族记忆。虽然,时代向前,社会发展,让过年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更有创意,但节日的“内核”不变,心中的年味依旧。

春节,我们的节日,是每一位中国人的生活实践,是心目中“现实版”的幸福生活。于是,在不问苦累的回家路上,在其乐融融的守岁夜话里,在走亲访友的拜年声中……一代一代的我们在文化传统的承接中领悟着生活的真谛。我们的“过年”,让无垠的时间里丰盈了闪亮的期许,而一张张笑脸,一幅幅阖家欢聚、万家灯火的画面,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国泰民安的最好释义。寻常的烟火气,浓浓的家国情,迎春纳福的时刻,春节用欢声笑语带来启迪,人世间的纯真与美好就藏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

春节,是系在中国人心上的“中国结”,凝结着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生活的思考,体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的价值理念。它讲述着迷人的中国故事,见证着历史的恢宏,涵养着丰饶的文化意蕴。申遗的成功,不仅让春节文化跨越国界、穿越时空,再一次具象而生动地展现出中华文明的感召力,而且为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搭建了一个欢乐的平台。

春天,预示着新的希望。春节,就像一位传递春之声的美丽使者,敲响吉祥的鼓点,播撒着福泽绵长,带我们走进更加美好的新一年。

过年好,年年好!

“春节”从何而来?

张勃

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新年,也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除汉族外,满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侗族壮族等诸多民族都过春节。

春节的本义是春季或立春,用于指称新年是相当晚近的事情,与民国时期的历法变革关系密切。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用公历。1914年1月,时任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朱启钤递交了一份《定四季节假呈》,在肯定“阳历纪元”的同时,提出将农历元旦、端午、中秋冬至分别改称春节、夏节、秋节和冬节。《定四季节假呈》提出之后获得批准,春节成为农历新年(正月初一)的新名称。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1949年12月,政务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该办法规定新年“放假一日”,时间为“一月一日”,春节“放假三日”,时间为“夏历正月初一日、初二日、初三日”。春节之名又一次在法理上得到肯定。

当前春节中的正月初一在历史上有很多名称,如正月旦、正日、元正、元朔、元日、元辰、元旦等,“正”的意思为基本的、标准的;“元”的本义是人头,引申为首要、开端、根本等含义。上述名称都显示了这一天的重要地位。

根据史书记载,我国汉代以前正月初一并不固定,通常认为,夏朝以农历正月为岁首,商朝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周朝以农历十一月为岁首,如《史记·历书》所说:“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秦朝建立之后,又以农历十月为岁首。汉代建立之初沿用秦朝历法,到了汉武帝时期进行历法变革,于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重新以农历正月为岁首,此后,正月初一就成为中国人的传统新年,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今天中国人的心目中,春节并不仅指正月初一这一天,而是一个跨越年终岁末到新年之初的时间过程。在这段时间里,人们辞旧迎新、祈祥纳福,从事一系列习俗活动。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这种过年传统在周朝时已经形成。

春节一直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积淀着多样的习俗活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深深植根于国家时间制度和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一项历久弥新、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2023年12月22日,第七十八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曾经,中国年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今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不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惠及人类,促进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增进人类福祉,也为春节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更宽阔的空间和更强大的动力。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我们如何过春节

乙巳蛇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人们迎来的首个春节。

春节俗称“过年”。传统意义上,春节始于农历腊月初八,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节日期间,全国各地都举行庆祝活动。

备年货。从农历腊月初起,家家户户便着手准备年货,涵盖各种食物、衣物及节日用品。“腊八粥”“腊八蒜”作为春节的第一道美食不可或缺,肉类、糖果、点心形式多样。此外,新衣新帽也是标配。

贴福字、挂灯笼。不少家庭还会提前做好春节装饰。贴春联寄托美好愿望,窗花剪纸传递吉祥寓意,还有灯笼、年画等,饱含对生活的热爱与憧憬,装点出红火热闹的节日氛围。

包饺子、年夜饭压岁钱。经过腊月二十三“小年”(南方一些地区为腊月二十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五“赶集逛市”,年味逐渐浓郁。除夕是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除”有交替之意,“除夕”则是“旧岁换新岁”。除夕是年前最忙碌的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当晚,全家人一起吃年夜饭,这一家庭盛宴也被称作“团圆饭”“分岁筵”“合家欢”。饺子在年夜饭中必不可少,因为饺子谐音“交子”,新旧年交替的子时吃饺子,有期盼来年吉祥丰收的寓意。吃完年夜饭,就发压岁钱。长辈给小辈儿童发压岁钱,是年节中儿童的一大欢乐。

守岁。全家吃过年夜饭后,便要围坐在一起通宵守夜,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到来,这种习俗叫“守岁”。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熄,一家人其乐融融。

拜年。正月是新年的第一个月,春节的节日民俗活动基本集中于正月的上半个月。正月初一,人们向自家长辈拜年,初二开始到亲朋好友和邻里家中祝贺新春。

食元宝。正月初五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俗称“破五”。这天北方通常要吃饺子,饺子形似元宝,吃饺子也就成了“食元宝”。

逛花灯、吃元宵。春节的喜庆祥和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大街小巷。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是民间娱乐的大集萃之夜,除了吃元宵之外,不同地区的庆祝活动各具特色。从乡村到城市,杂技、木偶戏、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等精彩纷呈;灯谜、灯彩等争奇斗艳。大体上到了元宵节,年就基本过完了,但还有余韵要延续到二月二龙抬头。

春节是中国民俗艺术的大舞台。这些传统习俗共同构成了中国春节独特的文化景观,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家庭和谐、社会繁荣的美好向往。

(李祉瑶整理)

原标题:《过年好,年年好!(我的春节印象)》

原文刊发于2025年1月29日《人民日报》第5版

编辑 | 姜玉函

责编 | 李雪

出品 | 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人民日报刊文:过年好,年年好 - 天天要闻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