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年,金军攻打原州,围点打援,吴璘派悍将姚仲增援,但对击败金军没有信心。吴璘老了,风蚀残年,面对金军进攻,他依然选择战斗。原州之战,宋军阵亡30位将领,几乎全军覆没,陕甘局势恶化。
1161年,完颜亮下令签军,号称60万金军分4路攻打南宋。完颜亮放出狠话,“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信心十足,但很快就打脸了。
完颜亮不得人心,内部不稳定,金军刚进入淮南,后院起火。契丹起义、两淮起义,坐镇东京辽阳府的完颜雍称帝,并拿下燕京,是为金世宗。
完颜雍称帝,废完颜亮为海陵王,完颜亮却盲目自信,想先灭宋然后北上讨伐完颜雍。金军家属都在北方,军无斗志,完颜亮兵败采石,又打算从瓜洲渡江,被部下刺死,南征金军撤退。
金世宗继位,不意味着宋金战争结束,西线还要打。负责西线战场,金军主帅是徒单合喜,宋军主帅是吴璘,都是各自阵营的猛人。
吴璘,南宋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吴璘跟着兄长吴玠顽强反击金军,吊打兀术、撒离喝,让金军闻风丧胆。
1141年,吴璘、姚仲率3万大军攻打秦州,与胡盏、习不祝的5万大军展开激战。吴璘、姚仲使用“叠阵法”,以神臂弓、长枪、拒马桩迎战,打出了东方的阿金库尔之战,金军死伤惨重,被俘虏一万余人。
秦州之战,无疑成就了吴璘、姚仲这两位悍将。姚仲主张上山布阵,不给金军发挥出骑兵的机动优势,缩短金军冲刺距离,从而赢得大战胜利。21年后的原州之战,宋军就没那么幸运了。
原州之战,双方兵力究竟如何,宋史、金史的记载都不一样。宋史,吴璘派姚仲率9千兵马增援原州,解除金军包围,与完颜璋9万大军厮杀。
金史,门都、习尼列率5千兵马围困原州,不能攻克城池。吴璘派姚仲率10万大军救援,习尼列兵力不足,不敢跟姚仲交战。完颜璋率兵增援,金军增加到2万余人。
双方说法出入很大,都夸大对方的人数,为自己脸上贴金。姚仲级别,谈不上有10万大军,吴璘就从未统帅过10万级别的兵马。西北作战,宋军一般都是投入两三万人。
完颜璋,早年跟随撒离喝,但不见有什么战斗记载。金世宗继位,完颜璋是燕京留守的将领之一。原州之战,完颜璋才初次带兵,不可能有所谓的7万人。
兵力出入大,但战斗过程的描述,宋史、金史的说法差不多一样。原州之战,宋军布阵依然是“叠阵”,但金军却改变了战术,没有用骑兵去直接冲方阵,战术非常灵活。
完颜璋节制原州金军,部署迎战宋军。许里阿补率2千人列阵城北,习尼列率3千列阵成西北,都是采取守势,凭借险要地势阻挡宋军。完颜璋,则在城西列阵等待,阻止姚仲主力靠近原州。
姚仲以“叠阵”形势迎战,分成9个方阵,步兵在中间,长枪手在前方,并使用拒马桩,骑兵则在两侧掩护。此外,组建一支“敢死队”,位于拒马桩后面,手持长柄大刀。
一切准备就绪,姚仲派2千骑兵去偷袭城西,挑战完颜璋,迷惑金军,宋军主力则杀向城西北,先收拾习尼列。姚仲计划,被完颜璋察觉,金军加强了西北方面的力量。
完颜璋派5千兵马在城西北壕沟附近埋伏,又给习尼列增派2千人,而姚仲却未能察觉。金军为躲避宋军弓弩手,步兵手持盾牌前进,用长枪猛刺拒马桩后面的宋军。
金军骑兵,全部下马步战,直接冲向宋军骑兵,让姚仲措手不及。宋军骑兵数量有限,主要是负责掩护“叠阵”中的步兵,谁知却成为重点照顾对象,一时乱了阵脚。
宋军、金军都使用弓弩互相射击,掩护己方步兵战斗。金军耐力持久,宋军稍微撤退,金军的预备队乘势杀出来,撤去宋军拒马桩,连破宋军7阵。
姚仲身经百战,并未慌乱,他很快重整队伍,以神臂弓射杀金军骑兵。习尼列损失不小,被宋军反杀回来,但姚仲也未能扭转局势,因为完颜璋、许里阿补已经击败了前来进攻的宋军,正朝着姚仲侧后杀来。
宋军布阵,有个巨大弱点,就是辎重部队在后方,防备薄弱。完颜璋、许里阿补重点攻打阵后,袭击宋军运粮队,焚毁宋军物资,并驱赶民夫,把他们挤压向姚仲所在的中军。
金军前后夹击,姚仲腹背受敌,只能仓促下令撤兵,引起了大乱。位于壕沟附近的金军伏兵乘势杀出来,收割宋军人头,局势一边倒。一顿厮杀下来,宋军阵亡将领30人,几乎全军覆没。
《宋史》记载:“会辎重队随阵乱行,敌兵冲之,军遂大溃,失将三十余人。”
姚仲兵败,原州宋军势单力孤。完颜璋从在城西挖掘地道,杀入城内,宋军招架不住,血战突围,死伤惨重。
原州之战,姚仲没能重现秦州之战辉煌,叠阵威力大,弱点也不少,姚仲没能发挥出叠阵优势,被金军反杀。对此,吴璘早有预料,他对姚仲没多少信心。
吴璘,已经60岁,垂垂老矣,重病缠身,无法亲自带兵。姚仲救援原州,吴璘担心他打不赢金军,便说:“原州无法解围,就赶紧撤回德顺,以免不测。”
史载:“及仲至原,璘亦贻仲书,谓原围未即解,且还德顺。书未达而仲败,璘亦无功还。”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吴璘知道宋金双方优缺点所在,而姚仲却未免过于自信,结果导致全军覆没。吴璘想追究责任,处死姚仲,因部将求情而作罢。姚仲被吴璘投入监狱,从此不能复出,被人遗忘。
姚仲是一代名将,一生追随吴氏兄弟,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都是打头阵,悍不畏死。吴璘成名战秦州之战,就是姚仲献策,也是姚仲拼杀,但姚仲却栽在了原州。
吴璘派李师颜去剥夺姚仲兵权,取代其位置,并将姚仲投入监狱。接着,吴璘亲临前线,去德顺与完颜璋交战。起初,双方互有胜负,但宋朝内部问题多,吴璘先胜后败,撤兵时被金军反杀,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