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对一系列发生的类似事件的排序,“最先或最后”也是对一系列发生的事件分先后,某程度上来说,“最先”和“第一次”可以相互转换,比如第一座被红军攻占的县城可以转换成最先被红军攻占的县城。
第一个开始转移的军团,红九军团(1934年10月日从福建长汀出发向于都河北岸指定地域集中)
第一处毛主席长征中的宿营地,王母渡(未留下遗址)
第一首毛主席在长征作的诗词,《十六字令三首》
第一次红军整编,黎平会议后
第一次大的人事调整,黎平整编后,刘伯承由红五军团参谋长复任红军总参谋长
第一次休整和补充,在黎平
第一次扔掉一些辎重,广东乐昌九峰山上
第一次攻占的县城,宜章县
第一个建立的红色政权,遵义县革命委员会
第一次会议,通道会议(禾塘会议?),也是第一次重要转折会议
第一次毛泽东获得发言权,通道会议
第一次毛泽东的正确意见得到采纳,通道会议
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黎平会议
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也是影响最深、意义最大的一次会议)
第一次在战斗中召开的会议,土城会议
第一个农民政权,桐梓坡农会
第一个红军协助组建的游击队,桐梓坡游击队
第一个抽调中央红军人员组成的游击队,川南游击队
第一个牺牲的红军师长,洪超
牺牲的红军中职位第一高的是邓萍(红三军团参谋长)
第一次打的战斗,新田之战
第一次渡过的河流,于都河(贡江)
第一险要的河红军长征渡过的,大渡河
第一次渡过赤水河,1月29日,从习水土城地域和赤水猿猴渡口过河
第一座难走的山,老山界
第一次使用“长征”,1935年2月23日,红军总政治部在贵州习水境良村镇的吼滩村发布的《告工农劳苦群众书》中:“我工农红军从江西转移作战地区,长征到川贵边地域......”
第一个大胜仗,遵义战役
第一次毛泽东长征途中打的败仗,土城战役,第一次遵义会议后的战斗
第一次开会时有飞机轰炸,鸭溪会议
第一次翻越的雪山--夹金山
第一高海拔的红军翻越的雪山垭口,达古雪山垭口(海拔4500米)
第一次度过的元旦,1935年1月1日,在瓮安县猴场
第一次度过的农历春节,在四川泸州市叙永县石厢子。
第一次与少数民族签订的政治盟约,1935年4月16日,红三军团首长与镇宁弄染寨陆瑞光签订了《反蒋作战协定》。
第一次击落敌机,叶荫庭于1935年3月击落第一架敌机。
第一个长征途中的革命后代,周子昆的妻子曾玉在1934年12月分娩
第一个长征经过的较大的中等城市--遵义
第一个少数民族支队—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
第一长的中央红军走过的街道:哈达铺下街村(罗开富《红军长征追踪下》)
第一次红军组建骑兵部队-青石嘴战斗后红一军团(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组建了一支骑兵侦察连
第一次会师,懋功会师
年龄第一大的长征男红军,徐特立
年龄第一大的长征女红军,蔡畅
第一惨烈的战役,湘江战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