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如此伟大,为什么没有人“反汉复秦”?

2024年11月23日17:33:03 历史 1239

秦朝如此伟大,为什么没有人“反汉复秦”? - 天天要闻

一个奋六世之余烈,荡平九州,总齐八荒的秦朝,在二世而亡后,居然没有一个民众留恋它。哪怕是清朝这种外族来的统治者,在其灭亡后,仍有一大批遗老遗少为复辟而奔走呼号,甚至在今天依然有很多人留恋清朝,歌颂清朝。

秦朝,一个如此“牛班”一时的大帝国,如果不是那段荡气回肠的秦末农民战争,甚至秦朝的存在感都不如唐宋时期的一个小藩镇割据。

奇怪不,史书上一个怀念的标点符号也没有。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那场“牛班轰轰”的商鞅变法

细节不再重复,举三个与商鞅有关的故事。

第一、诱杀魏昂

商鞅是魏国人,因为魏国不重用他,投靠到秦国,一不留神混大了。秦魏战争爆发后,商鞅亲自率兵去攻打家乡。魏国带兵的是公子昂,商鞅跟公子昂是故交,当年商鞅不得志时,公子昂对他十分照顾。双方碰面后,商鞅先生毒计,以叙旧的方式邀请公子昂见面聊天。公子昂没有多想,带着随从来到秦军地盘赴宴。到那以后直接傻眼,等待他的不是美酒佳肴,而是刀斧手。公子昂稀里糊涂被商鞅骗杀。

这件事在秦国产生一个极大的负面影响,让秦国人明白了一条生存之道,为了利益,可以不择手段,仁义、信誉、朋友……没有什么是不能出卖的。

第二、南门徙木

有人把商鞅“南门徙木”说成是变法的号角。那纯粹是非蠢即坏的别有用心。一根木头从南门抗到北门,奖励五十金。这事表面看是在给朝廷树立威信。朝廷有那闲工夫陪你玩这个?实际上,商鞅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秦国人,不管朝廷做出什么样的荒唐事,只要是朝廷做的,你们信就对了。

信,不一定有好果子吃;不信,一定没有好果子吃。这明显是在赤裸裸的威胁民众,谁要是不服的话,朝廷有一百种办法弄死你。

第三、焚书坑儒

自古变法,肯定会有人不满,天底下没有十全十美,人人满意的变法措施。商鞅为了探听读书人对他变法的看法,把一些“博士”召集起来,让他们自由发表对变法的看法。道家是无为而治,人家闭口不谈,儒家则不同,儒家本身是倡导恢复周礼的,面对商鞅的种种手段,自然是满腹牢骚。

儒生一顿发表意见后,商鞅直接下令,把儒生全部挖坑埋了,把儒家的书籍全部没收烧了。以后谁要在看儒家的东西,格杀勿论。

我们把三件事连起来看。第一件事是统一军队的思想,第二件事统一民众的思想,第三件事是统一知识分子的思想。商鞅变法,可以用“不择手段”来评价。

尽管对秦国的崛起非常实用,但也带坏了秦国的风气,整个社会的道德、仁义、信用全部灰飞烟灭。

这不是在黑商鞅。他自己说过这样一句话:

国以善民治奸民者,必乱,至削;国以奸民治善民者,必治,至强

翻译过来,是说用善良的手段治理民众,必然天下大乱。用奸诈的手段治理民众,必然国家强大。再加上他发明的弱民、贫民、疲民、辱民、愚民——驭民五术。

这种强大的反噬也是非常致命的。商鞅变法后的,秦国不再是一个有人情味儿的国家,而是一部帝国机器。所有人都是这部战争机器上的零部件。

苛捐杂税下,民众无法挣扎,只能麻木地活着。这样的帝国对外征战再强大,若是瓦解,会有人怀念吗?

君视民如草芥,民视君如寇仇。说的正是这样的道理吧。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 天天要闻

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百年战争”

报道称,普京最近向俄罗斯的一批精英通报,谈判进程还要花很多时间。这是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名为“法里日报”的电子新闻简报中报道的。该新闻简报专门报道有关克里姆林宫的消息。这两名记者曾为《纽约时报》《每日电讯报》和《福布斯》杂志等媒体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