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

2024年09月11日22:22:03 历史 1357

为什么号称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它的处女航中撞上了冰山,却发生了历史性的灾难,不久之后就葬身于大西洋的海底。

当时船上共载有 2224 人,造成多达 1500 人丧生。这究竟是轮船本身有质量瑕疵,还是船长的技术不过关?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 - 天天要闻

1. 它于 1909 年在英国开工建造,历时 3 年,于 1912 年 3 月完工。船长 269 米,船宽 28 米,是当时最大的游轮,载客量约 3547 人。泰坦尼克号内部有 10 层甲板,安装了多部电梯,设有一等舱、二等舱和三等舱。船上的电报室、健身房、海景长廊、咖啡厅以及游泳池等都是一应俱全,当然很多设施场所只有一等舱乘客才可以享受。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 - 天天要闻

2. 它由蒸汽机来提供动力,总共 29 台锅炉来燃烧煤炭。泰坦尼克号分隔成 16 个水密舱室系统,如果船体受损,其中一个隔舱开始进水,水就不会溢到其它舱室里。当时这艘被誉为最大、最豪华的客轮是不会在海上沉没的,因为当时的设计者坚信地认为,即使其中四个舱室同时进水,船也会毫发无损的。

3. 而 1912 年 4 月 14 日晚间,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航行,以接近最高航速 41 公里每小时,穿越冰山密布的区域。当瞭望员发现冰山时,已经来不及避让。虽然负责掌舵的人员立即开始将船驶向左边,还降低了发动机的转速,甚至使其反转,以便让船更快的减速。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 - 天天要闻

4. 但船体右侧还是撞上了冰山,冰山沿着船的右舷划过,冰山外层的软冰立即碎裂,但内部坚硬的部分会对船只造成强烈的撞击。铆钉连接处所受的冲击力最大,刺破了长长的洞口,导致海水涌入船舱。此时的史密斯船长非常自信,包括船员们都相信泰坦尼克号不会沉没。

泰坦尼克号为什么会沉没? - 天天要闻

5. 但是从侧面的撞击,导致 5 个舱室的铆钉和钢板同时断裂。而泰坦尼克号设计的是最多有 4 个船舱同时进水是安全的。这时有破洞的 5 个船舱瞬间涌入了大量海水,超出了设计所能承受的安全范围。很快海水淹没了原本水密的隔舱,船只发生了轻微倾斜,船员不得不用高压水泵将涌入的水抽出,但是涌入的水量太大也无济于事。并且泰坦尼克号的水密舱并未完全密封到顶部,水从一个舱溢出后流向了相邻舱,继而船体倾斜的角度继续增大。这种情况就像连锁反应一样持续不断。

6. 当然抽水减缓了船舶倾斜的速度,增加了船上人员的逃生机会。但是在不到 3 小时内,被誉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便沉入大西洋。由于船上缺少救生设备,船上的大部分人无法获救,幸存者仅不到 700 人。当然如果船只当时没有转向,而是正面撞击冰山,损伤可能会更小,甚至可能不会沉没。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 天天要闻

马达Ⅱ感知·感恩·感奋

104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却是从苦难到辉煌的一部奋斗史。在这不平凡的104年里,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 天天要闻

不止是 “县委书记榜样”:焦裕禄的铁血敌后岁月

提到焦裕禄,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不是那个拄着拐杖、在兰考沙丘上奔波的身影?是他捧着麦穗、望着泡桐的慈祥面容?没错,他是“县委书记的榜样”,是在和平年代里为百姓谋生计、与风沙较劲的“老黄牛”。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他人生中另一段少有人知的传奇—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 天天要闻

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问题

来源:解放军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关键要抓党性、严党纪习主席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要学习陈云同志的丰富领导经验”。陈云同志关于改革开放条件下加强执政党建设的许多前瞻性、战略性思想,尤其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当年,陈云同志针对“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错误观...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 天天要闻

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广东这支队伍上榜

日前,国家移民管理局通报表扬了一批“四强”党支部。记者留意到,驻守在深港边界的深圳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获评2025年度国移民管理机构“四强”党支部。皇岗边检站执勤十五队担负着福田口岸出境旅客边防检查任务,自2019年成立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三等功,获评广东省青年文明号、深圳边检总站“先进基层...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