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长军(军事评论员)
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阅读此文,拜托您动动发财的手指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评价、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陪我的国一起逆袭!感谢您的支持鼓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首先,汉族作为中华民族中最大的民族,其名称的由来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汉族的形成历经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汉族的祖先最初源于古代的华夏族,经过数千年的融合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汉族。“汉”,在古代有着丰富的内涵。《诗经》中有“维天有汉”的句子,这里的“汉”指代银河。在古人眼中,银河浩瀚无垠,象征着伟大和永恒。古代中国人以“汉”为民族名自称,或许也蕴含着对自身伟大和永恒的期许与骄傲。
其次,以“汉族”自称,彰显了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车同轨,出现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为军队的快速机动调度赢得了时间。但是,秦始皇虽然伟大,仅仅到二世即亡。很显然,与秦始皇同时代的还有被秦灭亡的齐、楚、燕、韩、赵、魏,虽然秦统一了中国,但以“秦族”称谓,并不能代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愿。汉王朝继承了秦王朝的大一统,并将国家建设发展推向了鼎盛时期,统一的中国王朝又沿续到唐朝盛世与宋朝的繁荣,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中国的语言、文字、艺术、哲学等中华文化对周边各个少数民族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如果以“唐族”自称,显然压缩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纵深感。之后的宋朝只富不强,是个虚弱的胖子,元与清属于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足以代表大多数民族,明朝既不算富也不算强,与汉唐时期也没有可比性。
第三,西汉提出了“独尊儒术”的政治主张,而儒家思想成为后世各朝代统治中国的主导性主流价值观。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如儒家思想、道家学说、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主要还是以儒家思想为历代教育传承的主流,其他思想文化也在不同的领域同步发展。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不仅滋养了汉民族,也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繁荣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汉民族的人口众多,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繁衍生息,辛勤耕作。与其他民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多元共生,也为中华民族的团结、进步和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电影《战狼》中有一句响亮且著名的台词,叫“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是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引深而来。现在流行的复古服装有唐装与汉服,在美国有纽约唐人街,旧金山唐人街,芝加哥唐人街,澳大利亚有悉尼唐人街,英国有伦敦唐人街,这些唐人街实际上就是华人居住区,他们不在中国了也就不再被称为汉人,而被称华人,即华夏人,中华人或唐人,也都是汉人的分支吧。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