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南:“支持熊猫”与“牛肉龙虾制裁”,澳大利亚对华心态复杂

2024年06月15日22:50:12 历史 9119

张思南:“支持熊猫”与“牛肉龙虾制裁”,澳大利亚对华心态复杂 - 天天要闻

直新闻:应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邀请,国务院总理李强对澳大利亚进行正式访问,这也是中国总理时隔7年再次访澳,你对此有何观察?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国务院总理李强访问澳大利亚,两国关系持续改善,这其中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的务实性,正所谓朋友聚会有好酒,对付豺狼有猎枪。

此前的特恩布尔和莫里森执政时期,澳大利亚表现出相当不友好的对华“鹰派”姿态,部分澳大利亚政客还采用贸易手段打压中国企业,这也一度破坏了两国的经贸关系。自2020年起,中国对产自澳大利亚的牛肉、龙虾、大麦、煤炭、木材和葡萄酒等产品采取了多层次的惩罚性贸易反制措施。根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统计,中方的反制措施给澳大利亚带来了约130亿美元的年损失,查阅世贸组织的数据,130亿美元差不多是2020年澳大利亚出口总额的5%。

意识形态毕竟不能当饭吃,2022年澳大利亚人用脚投票,更为温和的阿尔巴尼斯上台。和他的前两任相比,澳大利亚的新总理表现出了更多的理智,也对恢复中澳关系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上任当年,2022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阿尔巴尼斯在巴厘岛g20峰会期间实现6年来两国领导人首次会晤;次年11月,阿尔巴尼斯访问中国,并与习近平主席再次会面。习近平主席高度评价阿尔巴尼斯上台后与中方的积极接触,表示双方“走上了改善发展关系的正确道路”。

外界注意到,自2022年以来,中方先是终止了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征收反倾销关税;然后在2023年取消了对于大麦、煤炭、木材的贸易限制措施;就在上个月,2024年5月,中方还取消了对部分澳大利亚牛肉出口商的禁令。此次国务院总理李强到访澳大利亚前,阿尔巴尼斯公开表示“my government is pro-panda”,也就是“本届政府支持熊猫”。英国《经济学人》在6月13日的一篇文章中就表示,这样的表态在特恩布尔和莫里森时代是难以想象的,阿尔巴尼斯上台后,如今的中澳关系已经大为不同。《经济学人》继而写道,时隔7年中国总理再次访澳,或许将热切地表明,即使澳大利亚是美国的盟友,中澳也有信心建立友好关系。

张思南:“支持熊猫”与“牛肉龙虾制裁”,澳大利亚对华心态复杂 - 天天要闻

直新闻:你如何前瞻中澳关系未来进一步的走向?

特约评论员 张思南: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务实性”这三个字。这不只是说我们要务实地通过“够硬的手腕”来形塑澳大利亚的国家选择,通过让澳大利亚切身感受到“吃肉香、挨打疼”,从而鼓励当地社会作出有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抉择;还在于我们要务实认识到中澳关系的本质。

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所6月12日公布的一项民调结果显示了澳大利亚民众的矛盾心态:64%的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感到“担忧”,71%认为“中国构成某种安全威胁”;但当被问到“澳大利亚是否应当建立与中国更好的关系”时,61%的澳大利亚人表示支持,62%认为“能看到中澳关系的好处”,不可谓不纠结。

此外,64%的澳大利亚人认为“应该增加国防开支以平衡中国的安全威胁”,但当被问及如果要“以削减其他领域的政府开支来增加国防开支”时,仍然支持的比例就掉到了53%;同时在“澳大利亚是否应当与其他国家构建针对中国的贸易和安全集团”这个问题下,支持的比例只有43%,甚至认为“澳大利亚应当在aukus三边安全伙伴关系下采购核潜艇”的比例也不到半数,只有48%。

更有趣的是,只有35%的澳大利亚人表示“支持介入台海问题”,53%认为“与中国的良好关系有助于地区稳定与安全”,还有61%的比例认为“澳大利亚可以同时与中国和美国保持良好关系”。

通过以上这些数字,我们其实可以勾勒出中澳关系的两面性。一方面,两国都有共识,都能看到中澳关系的巨大经济利益,也能看到彼此之间的安全关切,这些安全关切有些可能是真实存在的,有些可能也是因为中澳关系受到美国权力体系的影响而被人为塑造的,但无论如何,否定这些安全关切的存在,无论对于中国还是澳大利亚,都是不现实的。对于李强此访,有澳大利亚媒体就将焦点纯粹放在两国的贸易恢复上,放在中国何时才会取消最后的“牛肉和龙虾制裁”,而美国《外交官》杂志就指出真正的焦点是中澳如何应对这种复杂的双边关系——如何在承认经济利益的基础上解决彼此的安全关切,又如何在不回避安全关切的前提下继续发展双边关系往来。持续对话和互相理解只是第一步,但也是解决更深层次问题的重要一步。

事实上,中澳之间关系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贸易往来,还可以是气候议题、教育、清洁能源和文化交流等等。无论是什么,正如阿尔巴尼斯此前表示,澳大利亚和中国之间“健康、顺畅和建设性的关系可以让所有人受益”。美国《外交官》杂志乐观地写道,李强此访可以展现中国的平衡务实外交,甚至让中澳关系“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典范”,给世界作出榜样。

张思南:“支持熊猫”与“牛肉龙虾制裁”,澳大利亚对华心态复杂 - 天天要闻

作者丨张思南,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痛心!马平同志因公殉职 - 天天要闻

痛心!马平同志因公殉职

来源:南方+客户端  央视新闻 广州日报6月17日上午6时,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东石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副队长马平在白岭村疏散转移群众过程中,突遇山体滑坡,房屋坍塌,马平掩埋其中,因公殉职。马平(右一)生前工作照6月16日,平远县东石镇出现持续性强降雨,境内河流水位猛涨,多个村庄被淹。作为老区苏区东石镇白岭村的挂村...
“空大最丢人”的3位英雄!吕布空大勉强能原谅,他空大必须举报 - 天天要闻

“空大最丢人”的3位英雄!吕布空大勉强能原谅,他空大必须举报

“空大最丢人”的3位英雄!吕布空大勉强可以原谅,他空大必须举报在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中,英雄们升到四级以后才能学习大招,大招作为英雄们的最后一个技能,往往都是最厉害的技能,所以我们在放大招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注意,可千万不能把大招放空了,本期来和大家盘点一下,王者里空大最丢人的3个英雄,吕布空大还能勉强原谅...
列国鉴·美国 | 记者观察:《美国内战》是虚构大片,还是现实预警? - 天天要闻

列国鉴·美国 | 记者观察:《美国内战》是虚构大片,还是现实预警?

新华社洛杉矶6月18日电(记者高山)人们在街头扭打,在建筑内对射,用血与火对付同胞……这不是发生在战火频仍的中东或是非洲,而是好莱坞新片《美国内战》所描绘的美国“不远的将来”。2021年1月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时任总统特朗普的支持者在国会外举行示威游行,部分示威者冲进国会大厦,与警方发生冲突,造成一人死...
有地理无天理 - 天天要闻

有地理无天理

宋代时,朱熹在浙江台州地方为推官,清廉明察。但是后来有一次,黄岩县张、李两姓争一块坟地,朱熹接到张、李争地状词,各争为己产,是张是李,一时难决。细阅张姓呈词,说祖上置产的簿上有一行写得明白,此地系某年某月所得,有界石一方,埋在地下。
商业洞察 | 迅速蹿红的玛丽珍鞋,会成为穿越商业周期的典型现象吗? - 天天要闻

商业洞察 | 迅速蹿红的玛丽珍鞋,会成为穿越商业周期的典型现象吗?

在美国校园文化中,玛丽珍鞋常常被称为娃娃鞋或返校鞋,曾于 1902 年的美国漫画《布朗小子》中出现,漫画中的女主角玛莉珍(Mary Jane)和男主角布朗一起穿上圆楦头、脚背有系带的低筒皮鞋。20 世纪 30 年代,这款鞋履成为搭配校服的经典鞋款。从常青藤风格中走出后,20 世纪 90 年代,玛丽珍鞋经由摇滚主唱乐队 Courtney ...
苏州人养鱼 - 天天要闻

苏州人养鱼

司马迁在《史记》中,以“饭稻羹鱼”来概括江南古人的美好生活,这鱼是绝对不能少的。白米饭虽说是百味之本,但少了“鱼”,没了鲜气,生活也就称不上美好了。江南,水资源丰富,除了雄居全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母亲湖——太湖之外,河湖港汊密布于辖区之内,为
趣聊三国:什么才是真正能跨越阶层的机会 - 天天要闻

趣聊三国:什么才是真正能跨越阶层的机会

公元188年,益州刺史郤俭,因为横征暴敛,在当地造成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朝廷这边还没等处理他,他就被黄巾军给办了。益州是大汉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东汉朝廷很快就派了新的管理者去益州,这个新管理者的名字叫刘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