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2024年06月10日19:33:30 历史 1316

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民族大融合的一个爆发时期。多年的民族迁徙给各民族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提供了有效的历史条件,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意识思想不断加强。其在音乐上采用了“戎华兼采”的原则,形成了历史上独具一格的音乐文化风格。

从乐舞的发展角度来讲,西凉乐在中国古代乐舞史上的延续时间较长,对中国古代乐舞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隋唐时期的歌舞伎乐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从乐舞的融合角度来讲,西凉乐作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见证者,其融合与发展是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能够折射出中国多民族乐舞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规律,体现出西域地区与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始终历史相沿、文化相关、根脉相系、血肉相连的紧密关系。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南北朝时期西凉乐的三大源流

关于西凉乐的产生,众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例如“中原音乐说”,即西凉乐是中原音乐为基础吸收龟兹乐而形成的一种西北民族音乐。再如“龟兹说”,即西凉乐是一种以龟兹乐为基础吸收了中原音乐的清商乐形成的一种音乐形式。我个人认为,这几种说法都有其道理,但不是很全面。

西凉乐产生的地点位于当时的凉州地区,是古代凉州地区由龟兹音乐与中原旧曲同时结合当地本土音乐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音乐形式。西凉乐反映的正是当时民族大融合背景下音乐文化传播融合的结果,具有音乐文化多元性、民族性。故我个人将西凉乐的起源分为三大部分:国乐之源,龟兹之源,凉州之源。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国乐之源。中原传统音乐是西凉乐的主要源流之一。文献中记载,西凉乐是由“中国旧乐”融合“羌胡之声”而形成。“羌胡之声”指西域胡戎之乐,主要为龟兹乐,大量学者们对西域胡戎音乐进行过研究,忽略了西凉乐中的“中国旧乐”。何为“中国旧乐”,“中国旧乐”具体指的是什么,虽然这些在史料中并无记载,但我们可以从考证中得出结论。

我个人认为“中国旧乐”的主要部分为清商乐,原因有三点。其一,《旧唐书音乐志》中记载的“中国旧乐”这一名称可推理出其主体为清商乐,中国即指的是中原地区,旧为过去的意思,旧乐指的就是在西凉乐形成之前,也就是魏晋时期的音乐,而在魏晋时期清商乐在中原地区占据主导地位,曹魏政权更是独爱清商乐。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其二,在西晋灭亡后清商乐分散于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两个方向,其中北方的清商乐皆被胡戎取得。前引中记载盖凉人之所传,当时凉州地区已经流行起了清商乐。《隋书?音乐志》记载:“属晋朝迁播,夷羯窃据,其音分散。苻永固平张氏,始于凉州得之。”因为西晋的战乱,清商乐随着向西的迁徙,在政权相对稳定且没有很多战乱的凉州地区得到了一定的保存。

其三,据文献记载得知,西凉乐在凉州形成时,所使用的乐器里具有钟磬。钟磬乐器在中原乐器的地位极其显赫,只有宫廷贵族才会出现这种乐器。而前秦苻氏在占据凉州的时候已经具有了钟磬。根据周代以来的八音分类法,钟和磬为两类乐器,钟更为重要些,为众乐之首,用于祭祀、朝会等重要礼仪中。磬的地位仅次于钟,而这两种重要的中原乐器在前秦苻坚时期便已经出现在西域的凉州地区。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我个人分析所得出在《旧唐书》所记载的“中国旧乐”,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便是“清商旧乐”。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旧乐”为西凉乐的源流之一,而“中国旧乐”的主要部分为清商乐,清商乐为魏晋中原地区所流行,西晋灭亡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将优秀的中原地区的音乐文化传入凉州地区。西迁的“中原旧乐”再结合当时凉州地区其他民族的音乐文化,而形成了当时的“秦汉伎”,即“国乐”为西凉乐的渊流之一。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龟兹之源。西凉乐的另一个主要的渊流之一便是龟兹乐。《隋书音乐志》记载:“西凉者,起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为秦汉伎。”

龟兹,是中国古代西域大国之一,今天新疆库车便是龟兹国当时的统治领土。龟兹乐是西域诸国音乐中最为有特色并流行的音乐之一。《新唐书西域传》记载,龟兹“俗善歌舞”。

苻氏为前秦国主,于建元十九派大将吕光攻龟兹,从而获得龟兹乐。吕光割据凉州地区时,将龟兹乐整理与改编,结合其他民族的乐舞,称其为“秦汉伎”,即西凉乐的前身。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凉州之源。西凉乐的形成与凉州本土音乐的滋润息息相关。西凉乐是由“中原旧曲”和“羌胡之声”共同结合而成。“中原旧乐”为“清商旧乐”,那何为“羌胡之声”。不少学者认为羌胡之声即龟兹乐。我个人认为“羌胡之声”不能等同于龟兹乐,而是生活在凉州以及西域诸国的音乐,其具有多元化、多民族融合的特点。

羌胡之声,羌即羌族,胡则泛指当时西域各少数民族,在汉代胡则特指匈奴人。纵观凉州历史,早在西周时期,这片土地上就生活着羌族、月氏等多个游牧民族。秦汉之际,匈奴的崛起使得羌人不得不离开这片土地,祁连山下肥美的牧场成为了匈奴的天地。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在凉州地区,其音乐文化必定进行交流,形成凉州的音乐。故“羌胡之声”应包括凉州本土产生的多民族音乐。

凉州本土所产生的音乐,与“国乐”、龟兹乐等融合产生“秦汉伎”,也就是西凉乐,为西凉乐的主要渊流之一。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西凉乐体现出的民族融合

形态流变体现的民族融合。古代凉州位于现在的甘肃省武威市,自周代到北魏时期,羌族、匈奴、氐族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长期的杂居使得凉州地区衍生出自己的乐曲。而凉州这个地区是古代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融点。

《资治通鉴》载:“晋永嘉之乱,太常乐工多避地河西。”自永嘉之乱后,北方战乱不断,多次的外族入侵导致洛阳出现大规模的饥荒。西晋灭亡,北方成为胡人的天下,百姓流离失所,导致中原地区大量的的人口迁移。凉州地区因其地理因素,没有经过战火的洗礼。

当时有民谣:“秦川中,血没腕,唯有凉州依柱观。”中原地区人口迁移的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一是跟随晋皇室迁往江南地区,其二则是向西迁徙到凉州地区。人口的迁移加速着文化的融合,许多的中原传统乐舞传入凉州地区,给西凉乐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龟兹乐与中原音乐早在西汉时便开始了初步的交流。汉宣帝时期,龟兹王骆宾娶汉朝弟史公主为妻,龟兹本是喜好音乐之国,弟史公主嫁人龟兹后亲自掌管乐舞机构,推动了龟兹乐舞的发展。

之后绛宾王携弟史公主入中原地区朝贺汉宣帝,往中原地区带入了许多龟兹国乐器,而汉宣帝也赐绛宾王“车骑旗鼓,歌吹数十人”。回龟兹后,绛宾王学习中原礼乐,将汉家音乐纳入宫廷。中原音乐传入龟兹地区,使得龟兹乐进一步发展,为西凉乐的产生提供了强大的文化支撑。

魏末周初,西凉乐被称之为“国伎”,魏太武帝获西凉乐后,长期处于一个民族大融合的背景,故其不免受到一些其他民族的影响。北魏政权为鲜卑所创立,当时受鲜卑族影响最为深刻。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凉州地区早已存在自己的多民族特色音乐,永嘉之乱后华夏音乐传入凉州,使得凉州地区音乐更加绚丽多彩。吕光战西域后带回的以龟兹乐为代表的西域诸国乐舞,与凉州本土音乐以及华夏音乐形成了“秦汉伎”。北魏太武帝时期,“秦汉伎”被北魏政权所得,挑其精华,成为北魏宫廷音乐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民族融合,在西凉乐原有基础上加人了鲜卑乐舞元素。故也不难理解西凉”被称之为“国伎”。

纵观西凉乐在北魏时期整个的形态流变,可以得出结论:西凉乐是多民族融合的结晶,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其不单单是河西地区各族人民的乐舞艺术,更是西域诸民族以及华夏民族的精神财富。西凉乐中包含着汉族、龟兹、羌族、匈奴、鲜卑、月氏等各民族人民的智慧。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使用乐器体现的民族融合。关于西凉乐的使用乐器,《旧唐书》都有记载。西凉乐共使用19件乐器,同时期龟兹乐使用乐器15件。对比《隋书音乐志》中记载的西凉乐使用乐器,两者共同使用的乐器有竖箜篌琵琶五弦琵琶、笙、箫、筚篥横笛铜钹、贝,共9件。从使用乐器来看,龟兹乐的元素在西凉乐中被大量的使用。

西凉乐使用乐器中的中原华夏乐器,分别为钟、磬、弹筝、筝、卧箜篌。周代以来金石钟磬之乐为首,汉代以来卧箜篌被视为“华夏正声”,这些都在西凉乐中使用。中原华夏乐器在西凉乐中的使用,反过来也印证了“永嘉之乱”后中原伎工流与凉州地区的历史事实。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当然,在西凉乐中使用的一些乐器,其起源存在争议,或有些无从考察。箫,中原早在远古时期便出现石制排箫,《通典》记载箫为舜时期所制。另《隋书》中也记载了箫出现于各西域音乐中,史料中也有箫出自古波斯的说法。我个人认为,箫的起源在哪,不可果断。可能箫起源于中原地区,经历了西传后东渐这么一个过程,黄翔鹏先生称其为“回娘家”。也可能箫起源于西域地区。

笛、横笛,笛又称为长笛,竹制,竖吹。横笛,吹孔与笛不同,为横吹。《通典》记载其来源于羌族。而我国发现了距今8000-9000余年的贾湖骨笛。关于这两种乐器的起源众多学者说法不一,或出自中原地区,或来源于西域。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齐鼓、檐鼓,只在《隋书》《旧唐书》出现过其名,并无详细描述,也从未出土过此两种鼓,故已无从考察。

西凉乐中所使用乐器主要来自西域地区与中原华夏地区两部分,而来自西域地区的乐器主要是以龟兹乐器为主,其余西域乐器不可考证,或为凉州地区常年民族融合所形成。中原乐器以钟磬乐器为主,金石之乐,华夏正声,皆与西域乐器同奏。中原华夏之美与西域异域风情融合,共同打造出西凉乐的闲雅之音。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结语

正如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所认为的,音乐传统文化犹如河流永远未曾停止过流动。各民族之间跨越国家、跨越地区不断互相吸收、融合,涓涓细流可汇集成长江大河。西凉乐中不仅少数民族吸收汉族的乐舞文化,汉族同时也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乐舞文化,反映出了民族文化的双向性与复杂性,也反映出了中华传统文化包容万象的内涵,更反映出了中国自古各民族便已经开始交往、交流、交融。

南北朝时,西凉乐因诞生在凉州地区而得名,在当时得到怎样的发展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1、(唐)魏徵.隋书卷15[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37[M].北京:中华书局,1956.

3、郝毅.试探西凉乐民族之源—暨论“变龟兹声为之”[J]音乐研究,1985.

4、黎国韬,陈佳宁.西凉乐源流考[J].文化遗产,2018.

5、王虹霞.东晋南北朝时期西域乐舞在北方地区的传播及其特点[J].音乐研究,2005.

6、马欢.论西凉乐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4.

7、项群胜.“西凉乐”考辨[D].武汉音乐学院,2007.

8、白翠琴.从西凉乐形成发展看民族间文化交融[J].民族史研究,2002.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探访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抢险和维修 - 天天要闻

探访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部分坍塌 正加快抢险和维修

6月16日6时至17日6时,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稔田镇遇持续性特大暴雨,24小时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6月17日凌晨2点40分,有着“客家第一祠”之称的李氏大宗祠东西两侧两列横屋坍塌,受损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座无重大损毁,无人员伤亡。图为6月20日,相关部门和文物专家陆续前往李氏大宗祠查看坍塌情况。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因病逝世  简历从官网撤下 - 天天要闻

云南保山市长陈锐因病逝世 简历从官网撤下

大皖新闻讯 6月20日,一则云南保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锐已于日前离世的消息引发了关注。大皖新闻记者就此咨询了保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证实,消息属实,并称陈锐系因病逝世。陈锐的简历已从官网撤下6月20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陈锐的简历已从保山市人民政府官网撤下,而在该官网搜索关键词“陈锐”,显示的...
两尊明代金佛差点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卖行员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观赏石获刑 - 天天要闻

两尊明代金佛差点流失海外 北京一拍卖行员工因走私文物及多件观赏石获刑

利用拍卖行员工身份,将货主委托的拍卖品低价雇人夹带运输进出境,6月20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四中院获悉,近日,北京一名拍卖行员工因走私多件拍品获刑。值得注意的是,该名员工走私的拍品中,有两尊明代金佛,该案也是北京首例以走私文物罪判决并成功从我国香港地区追回文物的案件,有力打击了走私犯罪,保护了国家文...
赖清德叫嚣“拒统”,称首战即终战是投降论述 - 天天要闻

赖清德叫嚣“拒统”,称首战即终战是投降论述

在意识到自己的“520”演说引起了两岸巨大震动之后,“台独”头子赖清德就开始想尽办法撇清自己的责任。但这些表面功夫只能用来糊弄不熟悉中文表达的西方媒体,当赖清德面对岛内民众时,露出的则是另外一幅嘴脸....
看大决战三部曲,谈谈多线作战的规律 - 天天要闻

看大决战三部曲,谈谈多线作战的规律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许多角度来谈,比如组织度、政治、经济等。但战争毕竟是战争,战争虽然是政治的继续,但政治斗争一旦转变为军事斗争,就必然要遵循军事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