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诸暨知县海瑞和他的枫桥“高徒”骆问礼

2024年05月20日16:25:12 历史 1833

潮新闻客户端 田渭法

晚潮|诸暨知县海瑞和他的枫桥“高徒”骆问礼 - 天天要闻

明嘉靖41年,也就是1562年,海瑞在诸暨县衙安顿好后,通知差官备马车次日去枫桥。

正是春意盎然之时,沿途百花竞放,微风阵阵,鸟语花香。一个多时辰,差官告诉海知县,“大人,枫桥见大亭到了。”

这次海瑞微服到枫桥,是奔着名声而来,在宋代,这里有一个医生叫杨文修,不但会看病,还是个饱读史书之人。当年朱熹以常平使者身份访他时,与他谈论三天三夜,杨文修把此谈话地称为“紫阳精舍”,名传全浙。其二是枫桥骆家出过2位进士,5位举人,访访骆家家风,据说前几年考中举人的骆问礼还住枫桥,准备着考进士。

迎接海瑞的是骆问礼的父亲骆骖。

“海大人,请!”骆骖不卑不亢。

海瑞环顾四周,心头顿时明白,“噢,原来这个‘见大亭’是个读书和观赏景色之地。”

骆骖道:“海大人猜对啦,我们骆家后辈读书是要务,治家干活是其次。”

海瑞坐下来,骆骖泡出一杯茶来,海瑞呷了一口。这时骆问礼捧着个小罐在海知县面前行礼,然后倒出些黄非非的香榧。海大人奇怪了,“这是什么?”

骆问礼施礼道:“这叫香榧。海大人,这种坚果只有我们枫桥才有,你尝一下。”

海瑞剥壳尝了尝,“不错,味道不错。”

骆骖介绍说:“海大人,小儿问礼今年36岁,前些年进了举,现在还在苦读,准备去京城考试。”转身又对儿子说:问礼,今天海大人来临寒舍,真是福祉盈门,从学问上,海大人精通古今,做你先生足足有余,还不施先生礼!”

骆问礼忙不迭地单膝跪地,“海先生,学生早闻海青天、海忠介大名,今天天降福星,学生问礼施礼了。”

海瑞连忙扶起骆问礼。那天,他们谈了“紫阳精舍”,谈了程朱理学,而海瑞也简单地说了在淳安为官时的作为。海瑞此次枫桥行,在“见大亭”题写了“海眼”和“枕流漱石”六个字。后“见大亭”改为“小天竺”。

晚潮|诸暨知县海瑞和他的枫桥“高徒”骆问礼 - 天天要闻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海翰娶妻谢氏,谢氏于正德八年(1514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生下海瑞。海瑞出生四年后,父亲海翰便故去了。从此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靠祖上留下的几十亩田,勉强维持生活。谢氏性格刚强,对海瑞要求很严格,不让他像一般儿童那样嬉戏玩耍。海瑞自幼攻读诗书经传,他立志日后如果做官,就要做一个不谋取私利,不谄媚权贵,刚直不阿的好官,因此他自号“刚峰”,取其做人要刚强正直,不畏邪恶的意思。

海瑞读书时,正是王守仁学说盛行的时期,王学的要点除了主要方面是唯心主义以外,还有提倡知行合一、理论和行动一致的积极方面。王阳明还提倡“立诚”,反对伪君子式的“乡愿”作风。这些对海瑞日后的为人产生了很大影响。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写了一篇《治黎策》,在这篇策论中,海瑞正对海南黎患不绝的现状,提出开通十字道路,设县所城池,中峙参将府兵备道的见解。此年,海瑞得中举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海瑞上京城参加会试。在此期间,海瑞向中央朝廷上《平黎策》,再次重申了他的治黎策略。这一建议并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这次会试海瑞落榜了。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两次会试都没考中的海瑞决定放弃科举考试,同年闰三月,海南承宣布政使司(等于现代省级最高行政长官)指派海瑞到福建延平府南平县当教谕(中国古代的正式教师)。

嘉靖四十年左右,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县,看到这里“富豪享三四百亩之产,而户无分厘之税,贫者户无一粒之收,虚出百十亩税差”的“不均之事”,决定重新清丈土地,规定赋税负担。这样,淳安农民的负担有所减轻,不少逃亡民户又回到故乡。

海瑞在淳安县办理的案件很多,他明断疑难案件,深得民心。他生活节俭,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菜自给。浙江总督胡宗宪曾告诉别人说:“昨天听说海县令为老母祝寿,才买了二斤肉啊。”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向驿吏发怒,把驿吏倒挂起来。海瑞说:“过去胡总督考察巡视各部门,命令所路过的地方不要供应太铺张。现在这个人行装丰盛,一定不是胡公的儿子。”打开胡公子的袋子,有金子数千两,海瑞把金子没收到县库中,派人乘马报告胡宗宪,胡宗宪因此没有把海瑞治罪。

严嵩的党羽、都御史鄢懋卿出巡两浙、两淮盐政,一路上威风凛凛,到处贪污勒索,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巡查路过淳安县,酒饭供应得十分简陋,海瑞高声宣言县衙狭小不能容纳众多的车马。鄢懋卿十分气愤,然而他早就听说过海瑞的名字,只得收敛威风而离开。

鄢懋卿嘱咐巡盐御史袁淳治海瑞和慈溪县霍与瑕的罪。霍与瑕,是礼部尚书霍韬的儿子,也是坦率正直不谄媚鄢懋卿的人。当时,海瑞已提拔为嘉兴通判,因此事贬为兴国州判官,任职期间屡平冤假错案。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吏部尚书陆光祖主张文官选举,于是海瑞被选拔为户部云南司主事

明世宗朱厚熜晚年,不在朝堂处理政务,深居西苑,专心设坛求福。总督、巡抚等边关大吏争着向皇帝贡献有祥瑞征兆的物品,礼官总是上表致贺。朝廷大臣自杨最杨爵获罪以后,没有人敢说时政。海瑞十分气愤。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二月一日,海瑞在棺材铺里买好了棺材,并且将自己的家人托付给了一个朋友。然后向明世宗呈上《治安疏》,批评世宗迷信巫术,生活奢华,不理朝政等弊端。

明世宗读了海瑞的《治安疏》,十分愤怒,把《治安疏》扔在地上,对左右侍从说:“快把他逮起来,不要让他跑掉。”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个人向来有愚名。听说他上疏之前,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奴仆们也四处奔散没有留下来的,他自己是不会逃跑的。”明世宗听了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又读海瑞的上疏,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感到叹息,只得把《治安疏》留在宫中数月。曾说:“这个人可与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季,明世宗生病,心情郁闷,召来内阁首辅徐阶议论禅让帝位给皇太子的事,世宗说:“海瑞所说的都对。朕已经病了很长时间,怎能临朝听政。”又说:“朕确实不自谨,导致身体多病。如果朕能够在偏殿议政,岂能遭受这个人的责备辱骂呢?”

海青天隆庆三年(1570年)夏,海瑞升调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外放应天巡抚。辖区包括应天、苏州常州镇江松江徽州、天平、宁国安庆池州十府及广德州,多为江南富庶的鱼米之乡。属吏害怕海瑞的威严,贪官污吏很多自动辞职。有显赫的权贵把门漆成红色的,听说海瑞来了,都改漆成黑色的。宦官在江南监督织造,见海瑞来了,就减少车马随从。

海瑞兴利除害,请求整修吴淞江、白茆河,通流入海,百姓得到了兴修水利的好处。海瑞早就憎恨大户兼并土地,全力摧毁豪强势力,推行“一条鞭法”,安抚穷困百姓。贫苦百姓的土地有被富豪兼并的,大多夺回来交还原主。深受百姓的爱戴,叫他“海青天”。

晚潮|诸暨知县海瑞和他的枫桥“高徒”骆问礼 - 天天要闻

骆问礼,字子本,号缵亭,浙江诸暨枫桥钟瑛村人。

那一年他在枫桥与海瑞相见拜师后,继续刻苦读书,三年后的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他考上进士。师徒常有通信联系。

他初任行人司行人,继迁南京刑科给事中。行事端严,立身刚毅。隆庆三年(1569年),陈皇后移居别宫,骆问礼偕同官张应治上言谏阻。给事中张齐,因弹劾东阁大学士徐阶而下狱削籍,骆问礼不顾帝之不悦,力保张齐。张居正请帝阅军,骆问礼直谏:“此非要务。”力陈皇上当务之急应为躬亲万机,评览奏章。上《十事奏疏》,又进《喉论》3篇,一言:“陛下躬揽万几,宜酌用群言,不执己见,使可否予夺,皆合天道,则有独断之美,无自用之失。”二言:“陛下宜日居便殿,使侍从官常在左右,非向晦不入宫闱,则涵养薰陶,自多裨益。”三言:“内阁政事根本,宜参用诸司,无拘翰林,则讲明义理,通达政事,皆得其人。”四言:“诏旨必由六科,诸司始得奉行,脱有未当,许封还执奏。如六科不封驳,诸司失检察者,许御史纠弹。”五言:“顷诏书两下,皆许诸人直言。然所采纳者,除言官与一二大臣外,尽付所司而已。宜益广言路,凡臣民章奏,不惟其人惟其言,令匹夫皆得自效。”六言:“陛下临朝决事,凡给事左右,如传旨、接奏章之类,宜用文武侍从,毋使中官参与,则窥窃之渐,无自而生。”七言:“士习倾危,稍或异同,辄加排陷。自今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众人言未必得,一人言未必非,则公论日明,士气可振。”八言:“政令之出,宜在必行。今所司题覆,已报可者未见修举,因循玩悽,习为故常。陛下当明作于上,敕诸臣奋励于下,以挽颓惰之风。”九言:“面奏之仪,宜略去繁文,务求实用,俾诸臣入而敷奏,退而治事,无或两妨,斯上下之交可久。”十言:“修撰、编检诸臣,宜令更番入直,密迩乘舆,一切言动,执简侍书。其耳目所不及者,诸司或以月报,或以季报,令得随事纂缉,以垂劝戒。”

疏奏,帝不悦。宦侍复从中构之,谪楚雄知事。明年,吏部举杂职官当迁者,问礼及御史杨松在举中。帝曰:“此两人安得遽迁,俟三年后议之。”万历初,屡迁湖广副使。在骆问礼的官涯中,湖广副使是最大的官。

六十岁公元1586年万历十四年。“万历丙戌(1586)计吏,拾遗及之。”推官曾维伦附权贵,诽谤骆问礼。阁臣申时行许国王锡爵王家屏和吏部杨巍极力为问礼申辩,问礼“奉特旨留用”。

骆问礼幡然说:“椿庭垂白,景冉冉迫桑榆矣,奈何恋恋五斗,废温清乎?”“吾岂以三公易一日哉?”毅然辞官归里。至此,骆问礼回翔仕路二十余年。

恩师海瑞派使者至枫桥,适问礼外出,未遇。

万历十五年,骆问礼致信恩师海瑞,信中以李梦阳康海的情谊,比之海瑞与他的恩谊。

是年,海瑞病逝于任上。

枫桥骆氏家庙历时已久,经族议于万历十六年(1588)重修。万历十七年冬完成,骆问礼撰《阖族重修家庙记》。

万历二十年,同里陈性学起赴粤东副宪,骆问礼作《赠陈还冲方伯赴广东任》。

陈性学虽屡荐骆问礼,因宦侍陈洪从中阻止,铨曹不复拟起,骆问礼“于是乎膏肓泉石”。

撰《时公生祠记》。“立在宣何公馆义仓之间”。

万历二十一年。秉承父意,重修见大亭,由其子骆中行任其事。增建白云台、芙蓉城,筑池养荷、遍植桃李。

万历二十二年。骆骖去世,卒年八十有八。“(问礼)恸绝数日,家人劝之。曰:‘吾生无涓埃报亲,死得奉几杖于地下,又何憾’?”

秋末,诸暨县重修儒学落成,撰《诸暨县重修儒学记》,又撰《寿雨江(成学)墓志铭》,“万历甲午(1594)十二月十八日立,在西安乡蒋家山”。

万历二十四年。为父守孝三年期满。曾作《借亲》一文,反对时俗“借亲”之举,认为“三年之丧,白驹之过隙尔”。

万历三十一年,撰《万一楼记》。“万历三十一年(1603)镌,在长阜乡枫桥钟山之麓”。

万历三十二年撰《重修见大亭记》。“万历甲辰(1604)镌,在长阜乡枫桥紫薇山之麓”。

万历三十五年。问礼妻楼氏于六月初三去世,寿八十。

万历三十六年。自疏归侍养,问礼韬光林壑二十余年。

曾憩隐阶梯山,作《阶梯十咏》以记之。在紫薇山岩壁下关侯庙东首建文昌阁,移紫阳精舍朱文公像,以配武曲。

公燕居容与其(指万一楼)中,敲枰对客,掞文课孙,挥麈赋诗,逍遥日月,于于如也。

训子若孙,唯叮咛“守义”“力学”二事,不问田宅。手订家礼,悉守朱子成规,居丧不作佛事,诫子孙世守。

著《万一楼集》(61卷)、《万一楼外集》(1卷)、《续羊枣集》(9卷)。

据《枫桥骆氏宗谱概略》:《万一楼集》存47卷,其中诗赋(1~20卷)、奏议(21~24卷)、书简(25~28卷)、记(30~31卷)、序(32~39卷)、杂著(40~42卷)、碑铭祭文(43~47卷)。

十一月三十日子时,卒于家中,寿八十二。己酉(1601)孟陬念之六日,窆于仙人坪祖垅之下,与先淑配楼安人同圹。

李卓吾赞骆问礼为“大贤君子”。

朱赓赞语:“可谓盛世大雅,卓尔不群之君子。”

陈性学赞语:“直节在琐闱,勋猷在藩臬,懿行在乡井。”

张岱赞骆问礼曰:“遇事敢言,不避权贵,生平佩服朱文公,治家严肃,自制家礼。深合古制,宗党遵依,历世不改。人称朱紫阳之功臣,海忠介之高弟。”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 天天要闻

入选“遗产名录” !龙江两组珍贵档案首发

12日,黑龙江省档案馆举行庆祝“6.9”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开发成果公布发布会,现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档案开发成果《清代黑龙江户口档案选编》、《鄂温克族满文历史档案译编》首发,该资料也填补了国内外史料研究的空白。为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黑龙江省档案馆依托特色馆藏,持续发力档案价值挖潜,成功...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 天天要闻

1942年,游击队长未经组织同意,跟日军军官吃饭,聂帅这样处理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文章不收费!但含广告解锁,几秒后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1942年,晋察冀军区的某家农户里,游击队队长樊金堂坐在土炕上,笑容满面地冲着对面的人举杯。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