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2024年05月20日04:10:35 历史 2893

椁分九室,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填土层层夯实,有台阶21级,如果加上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遗迹,整个墓园占地面积达2100多亩之广。2024年5月,持续近四年的考古发掘进入到关键阶段,迄今为止科学发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武王墩墓展露真容,墓室的规模和各类精美文物频频刷屏,引发无数惊叹。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这个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合体青铜器,名叫甗。现代人对这个字感到陌生,但其实,现代人使用的蒸锅,就是从青铜甗演化而来。以往考古发掘,甗作为青铜器出现并不少见,但此次武王墩主墓出土的这只腿部可以折叠的青铜甗,实属罕见。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武王墩墓,位于安徽省淮南市三和镇。长久以来,武王墩既是一个标志,又是一个地名。墩,意为大型土台,至于为什么被叫做武王墩,原因已无法考证。早在1981年9月,武王墩就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宫希成:就是上面的封土很高大,根据我现在掌握的资料,可能是安徽省境内最大的一座。

记者:它作为文物保护单位,那作为你们文物考古工作者,对它能做什么?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宫希成:保护为主,能不动的尽量原状保存下来。它毕竟是祖先留下来的遗产,你不能在你这一代人里边都把它挥霍掉,要更多留给后人。就像我工作几十年了,那我年轻时候做考古跟现在做考古完全是,差不多是两个概念了。不管是理念上,和方法、技术、手段上都不同,考古学本身也在进步,就算我们现在这个,我们觉得做得很好了,那你将来还会进步,若干年以后再回头看看这个项目,可能还会发现新的很多的不足。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考古发掘要保护优先,但高等级墓葬是盗墓分子觊觎的目标。从2015年到2018年,十几名盗墓分子先后三次对武王墩主墓实施了盗掘。案件侦破后,公安机关共追回文物七十多件,其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达26件。时代均为战国,形制精美,规格极高。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宫希成:我们考古队员说,这些盗墓贼太可恨了,他不光把东西毁坏了,关键是他把相关的信息全部都破坏了。但是地下的环境有人下去了,打了洞下去了,那么你再长期放下去,环境改变了,可能就不利于幸存下来的文物保护。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历史上,历经800年的楚文化贯通春秋、战国时期,从问鼎中原、雄霸一方,到为避强秦,迁都寿春,见证了中华文明走向大一统的历史进程。但在武王墩主墓发掘之前,考古工作者从来没有发掘过楚王级别的大墓。出于文物保护和楚文化研究两方面的考虑,2019年11月,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武王墩考古发掘计划。2020年9月起,武王墩主墓发掘工作开始。作为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宫希成被任命为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领队。

记者:针对这个已经被盗的墓,您觉得能想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宫希成:最大的困难就是深基坑。在我们这个方案最终定稿之前,我们首先对一号墓进行了勘探,对它的深度和结构有个初步了解,也就说地下要挖差不多18米深。它有一个是地表水渗透,还有地下水,这都是需要跨专业的,非常专业的队伍来做这个事。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为保障考古工作的安全和稳妥,在国家文物局的协调下,考古工作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同时与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和淮南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分工合作,协同作战。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勘探,布方,铲掉运走地面直径超过130米、高近15米的封土墩,建设现场保护大棚,再向下挖掉近19米厚的夯土,终于到了覆盖着墓室的椁板层。仅这个过程,考古队用了三年多的时间。越接近墓葬的核心区,留给考古团队喘息的机会就越少,很多时候,所有人都在争分夺秒。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宫希成:争分夺秒这个意义在哪里呢,就是说我们现在把它揭开以后,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在现场把资料做完,信息记录下来,然后尽量短的时间内把这些文物提取出来放到更安全的环境里边,我们为它特别准备的环境里面去。

记者:如果你们不争分夺秒,那结果会是什么?

宫希成:现场有些脆弱的文物,滞留的时间长了,它会慢慢变质。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揭开厚厚的夯土,移除竹席,露出的是厚实沉重的椁盖板。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的《武王墩一号墓椁室发掘保护工作方案》,2024年3月7日,考古队开始拆解提取椁盖板。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3月27日,总重约153吨、共计443根椁盖板全部提取完毕,构造复杂的椁室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中部是棺室,东南西北各有两个侧室,共计九室,均由长条形枋木构筑,顶部覆盖多层盖板。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椁盖板被揭开,武王墩主墓墓室里充满了积水。考古学上有“干千年,湿万年,不干不湿只半年”的说法。饱水墓形成了一个低氧环境,意味着更多的文物和信息得以保存,包括有机物。考古队员最先提取的,就是东1室的有机物。

宫希成:因为它漂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包,就是用树叶之类的植物包裹着一些粮食、瓜果、果实这一类的东西,比较脆弱的,容易腐烂的,第一时间要把它拿走。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被提取出来的粮食、瓜果,和此前提取的竹席、棺椁盖板一样,都被送到了相距仅几百米早已严阵以待的实验室,放进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环境内,进行保护和清理。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张治国:我们现在这里主要是对一些现场的、应急的有机质文物进行应急保护。一些有机质文物因为数量特别大,我们来不及整理的,或者没有足够的场地进行整理和研究的,我们先在这做一个临时的保存。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那张同样出自东1室的漆案,也被放进了事先为它准备好的水中。

张治国:用的水都是去离子水,里面没有对文物有损的化学元素,现在保持饱水状态。第二个作用是继续清理里面的一些污染物,一些泥土。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中室北侧的北1北2两室,原本存放的是编钟、瑟等乐器。2015年到2018年,盗墓分子先后三次盗掘武王墩主墓,进入的就是这两个椁室,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用来防止盗洞坍塌的竹栅栏和钢管。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觊觎武王墩大墓的,并不只是现代人。中室南侧的南1南2两室,原本是存放墓主人兵器、玉器的地方。但早在唐朝时期,就有盗墓贼打穿墓穴,进行过一次洗劫。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在一千多年前的那次盗墓中,盗墓分子从地面到墓室,挖出了一个长约27米的洞穴,先进入南1室,然后打通两室之间的壁板,再进入南2室。他们也曾试图打穿南2室和中室之间的壁板,但最终半途而废,只留下一个打了一半的墙洞。

记者:这个室里面的文物是什么来着?

宫希成:有漆器、兵器、玉器,被唐代盗过的,放置比较乱。

记者:他既然能打通这个,为什么打通不了那个?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宫希成:我估计也是有水,不像现代人有抽水设备,他要想把这个水降下去,搞到地面去难度比较大。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劫后余生的墓室完整地留给了今天的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考古工作者首先清理出来的是一些玉璜、玉龙等玉器。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文字始终是考古发掘中最让人期待的,此次挖掘中,很多文物上都出现了文字。椁盖板上的文字数量最为庞大,考古人员通过红外设备辨识,目前已发现并采集100多句、近千个文字。例如,一件椁盖板上书有“乐”字,下面的椁室出土的就是编钟,也就是说,椁盖板上的墨书文字,应该是标示着每根椁盖板的位置、次序和各个椁室的功能。虽然有很多文字并不能马上读懂它的含义,但宫希成说,考古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要把每一件文物和它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和周边其他文物的关系,详细准确地记录下来。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宫希成:你首先把它如实记录回来。因为每个人他的知识结构都是有限的,某一个具体信息也许在我考古人眼里没啥用,但是别的学科的研究者来了以后,他从这个里边又会发现不同的信息出来,又给你多开辟了一个研究的内容和领域。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张治国:每个都有文物的编号,还有一个二维码。扫出来就是出土时的照片,它的文物编号、材质、出土的位置、出土时间。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很久以来,无论是民间,还是学界,都对武王墩大墓的墓主人是谁,有着颇多猜测。这自然也成了此次考古发掘最受关注的话题。

记者:现在所有的发掘的这些证据,能够证明这个墓主人是谁?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宫希成:我们首先可以确定这种从葬制上来说,它是最高等级的,就是楚王级别的;为什么说它是楚墓呢,因为这里边出土的东西,包括埋葬方式都是楚国的风格,和别的国家不一样的。再结合文献资料,包括我们现在已经发现的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个墓主人身份很有可能就是楚国迁到寿春来的考烈王,这是目前的一个初步认识。

楚考烈王,名叫熊完。年轻时曾到秦国当质子,他父亲楚顷襄王病危时,他和楚国的使臣、春申君黄歇互换装束后逃出咸阳,回到楚国,留下“偷梁换柱”这一典故。逃回楚国的熊完继承王位,成为楚国第39任王。当时,秦统一六国的步伐已势不可挡,公元前241年,楚国被迫迁都寿春,即今天的安徽省淮南市寿县。迁都寿春三年后,楚考烈王薨逝。但考古注重证据,宫希成认为最终结论仍需进一步考证。

宫希成:我们实际上是用我们现代人的观念来理解几千年前,甚至更久远的过去的人。他怎么做,为什么那样做,这一系列的问题,是考古学的难度所在,也是考古学吸引人的地方。

制片人丨刘斌

记者丨董倩

策划丨黄瑛

编导丨银建章

总台记者丨杜震 崔琦

摄像丨杨帆 刘洪波 高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 天天要闻

国乱之中,这些男子如何化危为机,成就非凡人生?

金朝和蒙古帝国的和亲政策引言在东方大国历ShiShang,金朝是一个非常TeShu的朝代,它的建立和覆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而在金朝的兴起和衰亡过程中,和亲政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当时ZhengQuan对外交战略的一种具体体现。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