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中俄联合声明是一份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文献

2024年05月19日13:05:10 历史 1405

胡懋仁:中俄联合声明是一份具有伟大意义的历史文献 - 天天要闻

在看到刚发表的中俄联合声明的时候,立刻就感觉到这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件。它不仅涉及到中俄双边关系今后的发展与走向,更可能对全球局势与国际关系产生极为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份联合声明是需要仔细和认真阅读的。而且,随着对世界局势发展的观察,可能对这份联合声明的理解和认识还将不断深化。这份联合声明完全能够成为一份具有重磅份量和伟大意义的历史文献。

联合声明共有十个部分。其中涉及到对世界整个局势的分析判断,涉及到中俄在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共同关注的安全问题,以及在国际关系方面走反对霸权,实现多极化等策略。应该说,这份联合声明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在这里只能就一些最基本的方面做一点初步的分析。

联合声明的第一段说,2024年,中俄隆重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75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不平凡的发展历程。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苏联解体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承认俄罗斯联邦是苏联的合法继承国,并重申愿在平等、相互尊重、互利合作的基础上发展中俄关系。

这部分内容字数不多,但所要说明的意思却非常丰富。首先,中俄关系源于中苏关系。联合声明强调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国家,这件事的意义就非同小可。当年,新中国的成立遭到西方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抵制和反对。英国荷兰虽然也承认了新中国,但只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而不是大使级外交关系。直到1964年,西方大国中的法国才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而当时的苏联,对当时的中国展示出来的友好态度,确实对于新中国的成立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中国人民对于当时的苏联人民留存着友谊和美好的印象,是非常自然的。

今天有人会说,当年苏联对中国示好,甚至几乎倾其全力来支持中国发展工业化建设,也有其自身的国家利益的考虑。这话说得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对。一个国家,所采取的无论是外交上还是内政上的行为,当然首先是从本国的国家利益出发,这没有什么可指责的。苏联看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取得的巨大胜利,认为中国在苏联的全球战略中能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所以苏联愿意帮助中国工业化,使中国在亚洲能成为对抗美国的一去重要力量。虽然苏联考虑的是本国的利益,但这与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在想要推行实现中国工业化的基本政策是相符合的。所以,这样的合作也就顺理成章了。其实,只要是这样的为了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政策没有损害另一方国家的利益,就不存在任何问题。毕竟在客观上,苏联对新中国的支持,对于后来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国家,起到了一个表率的作用。对中国来说,来自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同样也很重要。在后来苏联援助中国发展工业化的进程中,那些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也参与了支援中国发展工业化的建设工作。

联合声明中提到,在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承认俄罗斯联邦是苏联的合法继承国。这个简短的论述可能包含着更多更复杂的意思。俄罗斯是苏联的合法继承国,这就有可能包含着如下的意思。在今天的俄罗斯与苏联时期的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关系上,根据联合国宪章,虽然它们相互之间都是平等的、独立的,但是如果在牵扯到苏联时代的一些具体事务的时候,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不像是与其他独立国家的关系完全一样。毕竟这里存在着某种历史的关联性与特殊性。有时候,在特殊的场合,有的话不需要说得太直白,大家彼此你知我知就可以了。

联合声明指出,当前的中俄关系超越冷战时期的军事政治同盟模式,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性质。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格局,中俄关系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考验,凸显出稳定、坚韧的特质,正处于历史最好水平。

对于中俄关系的不结盟的属性,国内有的人是不太赞同的。特别是在对待俄乌冲突上,有的人就认为这种不结盟的政策对中俄关系的发展并不有利。这其中可能存在着一种误解。过去在冷战环境下,抛开北约不说,因为北约纯粹是西方要挑起国家之间的对立而建立起来的。而华沙条约组织,以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军事同盟关系,其实是对于北约这种邪恶同盟存在的一种反制。这样的反制虽然必要,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年的苏联比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还要更强大的时候,苏联党内的沙文主义思想,就可能时不时地作怪,利用同盟关系,而不能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同盟者。这种状态是在损害这一类的同盟关系,从而对后来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国家的剧变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俄双方之间不建立这样的军事同盟关系,有很多便利和好处。第一,现在不是冷战时期,不同国家之间的军事对抗的形势没有冷战时期那么尖锐和剧烈,所以军事同盟关系在今天世界的形势下并没有多少存在的必要。第二,不建立军事同盟关系比起建立军事同盟关系对于双方都会有更大的自由度。双方完全根据自身国家的利益与本国与他国外交关系的需要,灵活处理与他国在对外关系上的一些复杂局面。如果用军事同盟关系进行了严格的约束,很多事就不太好办,很多话也不太好说。各自都给对方以更大的自由度,对于双方的友好与合作反而会带来更大的便利。第三,如果建立了军事同盟关系,常常会给第三国以更大的压力,而在很多情况下,这样的压力其实并不都是必要的。别国感受到你们给出的压力,这类国家对于那些建立有军事同盟的国家,要想发展友好关系,总会存在很多顾虑,从而会影响不同国家之间发展正常友好关系。

当然,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与否,利弊都是相对的。但对于当前的世界局势来说,中俄双方的友好关系不以建立军事同盟关系为基础,对双方都是利大于弊。

再友好的国家,由于对国家利益的诉求都有所不同,有所区别,所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波折,不可能没有一点争议。应该承认,双方之间在很多方面,如果存在着矛盾,存在着不同,也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因此,中俄联合声明中强调,中俄始终视彼此为优先合作伙伴,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始终恪守《联合国宪章》、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和互为最大邻国关系的典范。双方愿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在涉及彼此主权、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合理有效发挥各自优势,着眼维护各自国家安全稳定,促进发展振兴。

双方之间在某些问题上有着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意见,有时也会发生争执,这都不奇怪。只要中俄双方坚守着坚持发展友好关系的初心,襟怀坦荡,不随意起疑心,不做损害双方友好关系的小动作,任何争议都是可能得到和平解决的。而且,这种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的态度,也是保持中俄友好关系长期发展的根本保障。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作者授权】,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 天天要闻

中央工作会议速记资料、1935年的结婚证……这些珍贵档案亮相

国有史、地有志、家有档,一份档案就是一份历史记忆。今年6月9日是第17个“国际档案日”,6月5日下午,“筑梦现代化 奋斗兰台人”2024年嘉定区“国际档案日”暨档案地方志文化宣传月主题活动在嘉定区档案馆新馆举行,吸引20多位市民走进档案馆,开启一场奇妙的档案文化体验之旅。“活”档案,讲“活”历史“周总理主持日常...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 天天要闻

一夜之间,欧洲大变天

比利时首相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解散议会,德国总理肖尔茨更是创下记录的惨败,如今整个欧洲都在右转。 今年是大选之年,全球差不多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会在今年投下关键一票,这也必将决定未来数年的世....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 天天要闻

中山公园促成近代北京皇宫禁苑相继开放,专家回顾背后百余年故事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由皇家坛庙转向市民公园 中山公园开放有...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 天天要闻

中国最早的粽子与端午节的渊源

端午节,这个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而粽子,作为端午节最具特色的食物,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一、粽子的起源据考证,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之前,那时它并非专为端午节而制,而是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这一习俗,体现了古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与对祖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