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有可原的杨四郎

2024年05月11日22:45:09 历史 1688


情有可原的杨四郎 - 天天要闻

杨四郎杨老令公的第四个儿子,在人们的心目中,杨四郎是个卖国贼,因为他投敌做了萧太后的女婿,和铁骨铮铮的杨家将性格不符,所以我也一直不喜欢杨四郎,认为他不仅和杨大郎杨二郎杨三郎相比,就是和杨五郎杨六郎这样的兄弟也无法相比。一个军人战场上投敌叛国不管什么理由都是不可原谅的,及至看了四郎探母,总感觉有血有肉的杨四郎,也是个真性情的汉子。


情有可原的杨四郎 - 天天要闻

杨四郎是个好汉,当年也是个热血好汉。父亲杨老令公人称杨无敌,受到奸臣潘仁美的欺压与迫害,但是他顾全大局,还是在金沙滩,冒死让大儿子代替宋天子,二儿子代替八贤王,让其他儿子保驾,最终双龙会。不料辽国皇帝天庆梁王却想斩草除根,杀掉大宋君臣。一时间风云滚滚,日月无光。杨大郎箭射辽国皇帝,那时候北国人欢马叫,要替大辽国皇帝报仇。

情有可原的杨四郎 - 天天要闻

敌将众多,外面重重关卡,大郎因为装扮的是皇帝自然坐在龙辇上,下来慢了一些,结果被敌人一枪从后面刺中,鲜血如注,不久惨死。杨二郎见此景奋力拼杀,因为骑的是逍遥马,没有战斗力,也死于乱军之下。

杨三郎为了让众兄弟尽快逃脱,他力大无穷,于是举起千斤闸,其实第一个举起千斤闸的是杨八郎,但杨八郎不是杨老令公的儿子,而是王令公之子,杨三郎知道父亲对八郎的疼爱,故舍死忘生救下八弟。众人逃脱,但是人总有筋疲力尽的时候,最终杨三郎被众人踩为肉泥。


情有可原的杨四郎 - 天天要闻

目睹这一幕又一幕,杨四郎心都碎了,他抱了视死如归的心愿,为了证明自己也是杨家将的后人,他一直在努力的拼杀着,最终被人生擒活捉。在战场上一个女将见杨四郎一直冲杀,便有了爱才之心,又加上杨四郎面貌英俊,就有以身相许之意。此时萧太后见四郎与那女子郎才女貌,有意撮合。不想杨四郎喝骂不止,萧太后越发欣赏,认为杨四郎也是大宋的忠臣,自己也希望这样的汉子,便更加有招降之意。

杨四郎心稍微活动了一下,他想到自己兄长的惨死,一时间怒不可遏,便想着用有用之躯替父兄报仇,于是假意答应。哪知道番邦防护甚严,在大辽国杨四郎出出入入都有人严格把守,虽然他是萧太后的女婿,但是萧太后仍然防他防得很严。毕竟汉人不可靠。


情有可原的杨四郎 - 天天要闻

杨四郎无时无刻不再想念自己的母亲,15年后四郎听说六郎挂帅,老母佘太君也押粮草随营同来,不觉动了思亲之情。但战情紧张,无计过关见母,愁闷非常。公主问明隐情,盗取令箭,四郎趁夜混过关去,正遇杨宗保巡营查夜,把四郎当做奸细捉回。六郎见是四哥,亲自松绑,去见母亲等家人,大家悲喜交集,抱头痛哭。

这期间杨四郎热泪盈眶,母亲佘老太君怒斥儿子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做了叛国贼,杨四郎竭力辩解,说自己完全是想用自己的一腔热血,隐忍自己,然后借机杀死萧太后,为杨家将报仇。哪知道后来和公主关系融洽,又不忍心了。但是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大宋朝的臣子,杨家将的后人。

情有可原的杨四郎 - 天天要闻

杨四郎一直在等待机会,现在母亲不认自己,但是他生是杨家的儿郎,杨家将是忠良,没有贪生怕死之辈,他要让后人铭记自己是响当当的男子汉,于是他决定在一定的情况下殉国。后来果然如此,在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时候,到底杨四郎还是和杨家将一起里应外合,为大宋朝流下最后一滴血。

杨家将没有一个孬种,个个都是让人敬佩的好男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 天天要闻

大刀队是我们的悲哀,并不是什么荣耀

大刀队最早得追溯到国民革命军西北军那时候。1933年,长城抗战打响,日军大举进攻喜峰口。当时中国军队的处境有多惨?枪支弹药都凑不齐,工业底子薄得像张纸,连个像样的炮都造不出来。面对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机枪甚至坦克,咱们的西北军将领没办法,只能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 天天要闻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集体学习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7月9日,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部分职能部门负责人、院系党委书记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大家认真聆听解说,参观了《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 天天要闻

从马扎然到丘吉尔:首相们的职场生存指南

《首相塔》全八集完结!今年三月到六月,陆大鹏与程衍梁带我们走近欧洲历史上的八位首相或总理,在纷繁的历史中,串联起他们的故事:从缔造“太阳王”的马扎然,到瓦解拿破仑的梅特涅,再到力挽狂澜的克列孟梭,直至缔结“英美特殊关系”的丘吉尔... 他们在时代的浪潮中抉择,也亲手推动着历史的进程。光环背后,其实这些首...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 天天要闻

1951年,得知古大存紧急汇报,叶剑英焦急致电陶铸:刀下留人

1951年3月的一天清晨,电话那头传来古大存压低却颤抖的声音:“叶帅,莫雄今晚就要被枪决!”叶剑英愣了不到三秒,随即抄起另一部机子拨向陶铸,四个字掷地有声——刀下留人。广东省政府大院的走廊里,传令兵一路小跑,陶铸收到命令,当场批示暂停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