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籍抗日阵亡战士埋骨他乡86载被找到,亲人今安在?

2024年04月29日23:31:38 历史 6596

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图据受访者

4月22日,“老兵回家”公益项目发起人孙春龙在网络上发布了一则视频,为川籍抗战牺牲战士钟子方寻亲。

近期,他们在安徽贵池马衙村发现了一块墓碑。据墓碑信息显示,一名四川内江籍的抗战牺牲战士埋葬于此。他叫钟子方,系第50军第144师423旅864团2营4连上尉,阵亡于1938年。墓碑由其胞侄焕章所立。

川籍抗日阵亡战士埋骨他乡86载被找到,亲人今安在? - 天天要闻

志愿者在现场清理钟子方墓碑

“我们是跟随当地一名热心的赵老师找到这块墓碑的。”孙春龙介绍,那块墓碑上仅刻写了姓名和所属部队,并没有具体籍贯和地址。“当时觉得可能有点难找到后人了,但是转机就出现在墓碑旁。”

孙春龙说,他们发现,在墓碑旁还有一块小碑。这块小碑已经大半埋入了泥土。将杂草、竹根拨开,用水清洗了石碑表面后,确认了这是钟子方墓碑的原碑。碑文记载了钟子方籍贯为四川内江,墓碑由其胞侄焕章所立。

“我们觉得为他找到后人的可能性非常大。”孙春龙说,钟子方是一名连长,牺牲后,侄子钟焕章将他安葬于此。叔侄二人很可能曾一起在此地参加战斗。

川籍抗日阵亡战士埋骨他乡86载被找到,亲人今安在? - 天天要闻

志愿者发现的钟子方墓碑,此碑为复刻碑。

目前,经过初步辨认,钟子方极有可能是四川内江永安镇万家场人。他们希望通过网络扩散信息,早日为其找到家人。

除了这块墓碑,他们还在安徽潜山、青阳、贵池等地还发现了10余名川军牺牲将士的墓碑。据孙春龙介绍,他们在走访过程中,感触颇深。“当地人很多都知道川军,他们守护着墓地。就像这次发现的钟子方的墓碑,新碑极有可能是当地人所复刻,也非常感谢他们复刻了新碑,让老碑不至于被荒草淹没。”

川籍抗日阵亡战士埋骨他乡86载被找到,亲人今安在? - 天天要闻

钟子方墓碑原碑。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 天天要闻

巷道里的 “中国脊梁”,原来是他!

近日一段贵州榕江抢险一线的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这个背影被称为巷道里的“中国脊梁”这名只留下背影的战士被找到了!他叫马东升是武警贵州总队的一名战士7月1日武警贵州总队官兵深入贵州榕江县城的小区、巷道清淤排障马东升所在的任务地点在一处巷道内那里地势低洼、空间狭小还有一段长约25米、倾斜近45度的斜坡他回忆当时巷...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发现罕见30万年前的木器!云南甘棠箐遗址考古获重要突破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等国内外多家科研单位合作,通过对甘棠箐遗址发掘出土的遗存进行分析研究,发现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约为距今30万年的木器,与木器伴生的文化遗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 天天要闻

1942年敌军中将送给粟裕一包香烟,粟裕看后大怒:处决电报科长

1942年,新四军指挥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烟盒,脸色平静,接连下达了多道重要命令:全军保持无线电静默,派骑兵,火速追上高级干部,让他们紧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个新四军的指挥体系,可能就被日军给一锅端了。粟裕将军究竟在香烟盒上看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 天天要闻

泉州一地发现一座清代古桥!

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简称“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资区普查队发现两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桥——梅岭惠安桥和上仑石塔及水尾桥。它们不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节点,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趣的民间传说。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 天天要闻

85年前大学毕业证书成“传家宝”,无偿捐赠入藏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

7月3日,一场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家国情怀的捐赠仪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举行。捐赠人王晓思先生将其父亲——老战士、老党员、著名文艺工作者王云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贵抗战文物及史料,无偿捐赠给该馆永久收藏。把个人记忆、家庭记忆变为社会记忆王云同志(1920-1980)是一位经历丰富、贡献卓著的老战士和文艺工作者。...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 天天要闻

香港培侨中学喜迎北京天安门国旗

7月4日,香港培侨中学在校内举行活动,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据了解,培侨中学在2025年7月1日组织60名师生代表团到北京参加天安门升旗仪式,并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赠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门广场升起的国旗(编号2023-0205号)。图为迎国旗仪式。中新社记者 陈永诺 摄7月4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