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党校,《英雄儿女》再唱英雄赞歌

2024年04月16日19:02:17 历史 8983

在中央党校,《英雄儿女》再唱英雄赞歌 - 天天要闻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声震吼穿越时空,响彻至今。3月31日,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制作出品的大型话剧《英雄儿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校区礼堂举行专场演出。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此次北京演出共派出88位演职人员。主人公王芳、王成由麦朵、刘炫锐饰演。刘炫锐说,“演绎英雄对我是一种挑战,英雄这两个字不仅是一种称呼,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我们新一代文艺工作者接过使命,尽己所能,为观众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剧中,吕梁、符冲饰演的两位父亲饱含深情,令北京观众动容落泪,刘鹏、高泽鹏、杨景然、钱海睿等与青年演员共同演绎在前线浴血奋战的“英雄儿女”。

在中央党校,《英雄儿女》再唱英雄赞歌 - 天天要闻

《英雄儿女》

在中央党校,《英雄儿女》再唱英雄赞歌 - 天天要闻

《英雄儿女》

“阿芳,你还好吗?爸爸好吗?好久没给家里写信了。我们部队从厦门接到命令,就一路北上,谁也不知道去哪里?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部队有大行动,又要打仗啦……现在,大家也终于知道了,我们要去朝鲜!”话剧《英雄儿女》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以及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同名电影,2022年首演,成为基层党支部学习教育的首选剧目,许多基层党支部先后组织党员干部集体观摩。2023年,话剧《英雄儿女》成为“英雄的城市,城市的英雄”文艺党课示范课,并作为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上海唯一入选剧目,亮相杭州。

《英雄儿女》自首演以来,已有万名观众走入剧场观看。观众中,有15位平均年龄87.8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也有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志愿军英雄们边看边追忆,少年在谢幕时自发起立,向饰演战士的演员敬礼。

《英雄儿女》创作之初,主创团队多次前往位于上海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和龙华烈士陵园采风,采访多位志愿军老战士,根据真实历史进行艺术加工。演员们经过军训、快板、京韵大鼓、朝鲜族长鼓舞等训练,将记忆深处的英雄重新唤醒立于舞台。

在中央党校,《英雄儿女》再唱英雄赞歌 - 天天要闻

《英雄》儿女

《英雄儿女》导演胡宗琪运用一系列写意的艺术手法,带来不同于小说和电影的现场体验。两片六米高的相纸碎片串起前线后方的亲情故事,三座蜿蜒曲折的高台、六组来回切换的小场景来回移动,组合成各种战地造型。

编剧喻荣军表示,“今天我们赞美英雄,不仅是为了缅怀他们的英勇事迹,更是为了弘扬英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力量,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如今安宁的生活来之不易,需要我们每个人珍惜和热爱。这是再次创作《英雄儿女》的意义所在。”

在中央党校,《英雄儿女》再唱英雄赞歌 - 天天要闻

《英雄儿女》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中国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立,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之一。研究表明,蝗灾通常在旱灾之后发生,蝗虫吞食禾苗庄稼,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巨大打击。
国际茶日 | 不解之缘,当土耳其茶叶遇到中国龙井 - 天天要闻

国际茶日 | 不解之缘,当土耳其茶叶遇到中国龙井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土耳其是全世界人均茶叶消耗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眼下,正值土耳其采茶季。里泽省位于黑海沿岸,这里降水丰富、山脉绵延。冬天厚厚的积雪覆盖茶树,而到了春天,融化的雪水就会滋养土壤,使生长出的茶叶保持稳定的风味。每年的5月中旬到11月初,都是土耳其茶的采摘季。传统的采摘方式是用大剪刀收割,...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谱牒” - 天天要闻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谱牒”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一卷卷泛黄的族谱里藏着故土的“根与情”,也藏着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近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徽州文书“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是安徽省首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目前,全国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仅17项...
历史不会忘记莱希 - 天天要闻

历史不会忘记莱希

伊朗总统莱希因直升机空难死亡令人不胜唏嘘。 莱希在2021年当选伊朗总统,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做了很多大事,为伊朗战略转向保驾护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哈梅内伊的任务。 ....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么模样? - 天天要闻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么模样?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 财政...
6件珍贵文物,多和松江有关,他们直接捐了! - 天天要闻

6件珍贵文物,多和松江有关,他们直接捐了!

“松江的宝贝理应留在松江!”在日前举行的松江区博物馆接受捐赠仪式上,热心市民陆俊伟质朴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当天和他一起来到博物馆捐赠文物的还有郑旭华、封履宁、李益忠、梅亚民4名松江市民,博物馆工作人员认真聆听了每一名捐赠者和文物的故事,并为他们颁发捐赠证书。“在国际博物馆日和松江区博物馆开馆...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 - 天天要闻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在历史的长河中,朝鲜半岛不仅仅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南北朝鲜,它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后来更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当朝鲜半岛从中国的影响中逐渐走向日本的控制时,中国人对此反应如何?是同情还是批评?
浦江之首:历史余韵在此宛转悠扬 - 天天要闻

浦江之首:历史余韵在此宛转悠扬

早上海志愿者 黄浦江是我们上海的母亲河,她的起点,就在松江区石湖荡镇的东夏村的“浦江之首”,也称“浦江源头”或“浦江源”。来自江浙蜿蜒而来的斜塘江、圆泄泾两水在此处汇集,形成300余米宽的....
不能忘却的“和平天使”——记中俄友好“信使”嘎丽娅 - 天天要闻

不能忘却的“和平天使”——记中俄友好“信使”嘎丽娅

新华社哈尔滨5月21日电(记者刘赫垚)在中俄边城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嘎丽娅这个名字家喻户晓。这个年仅17岁的女孩,以苏联红军军使翻译的身份奔赴炮火连天的要塞战场劝降日军,将美好年华定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战场。时光匆匆,嘎丽娅仿佛从未远去,她的壮举一直被后世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