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2024年03月31日13:15:05 历史 1920

公元前196年,35岁的韩信吕后诛杀,夷三族。

消息传到刘邦耳中,他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暗喜:“他可总算死了!”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然而,这份暗自庆幸的情绪不过是昙花一现,刘邦很快就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他沉默良久,不禁感慨道:“韩信啊韩信……”

“吕后,韩信临终前有无遗言?”刘邦突然间感到了一阵强烈的不安,问道。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吕后如实回答:“陛下,那逆贼韩信曾言,早知今日,何不听从蒯通之言,早早另起炉灶,也不至于落得死在一个女人手里的下场。”

听到这里,刘邦不禁轻蔑一笑:“这孩子,还是太年轻了!”

在刘邦的心中,即便是给予韩信再次选择的机会,他认为韩信仍旧不会选择造反。因为韩信那犹豫不决的性格,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下显得过于稚嫩。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回想起当年,正是因为萧何月下追韩信,自己才得以重用这位将才。韩信为自己打下了大半个江山,曾一度让项羽的楚军望风而逃。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刘邦渐渐发现,韩信对于仅仅担任大将军的地位感到不满。特别是在荥阳之战时,当刘邦被项羽重重围困,急需援助之际,韩信却没有派兵相助,反而趁机索要封王。这让已经焦头烂额的刘邦感到极度愤怒:“这臭小子,竟然想趁火打劫!”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此时,陈平张良及时出谋划策,向刘邦解释道,与其让局势更加不稳,不如趁机封韩信为王,让他自守一方,以免内部生乱。刘邦虽然不情不愿,但还是同意了这一提议,这也让他对韩信心生芥蒂。

不过韩信却浑然未觉,在他看来,自己只是争取了应得的东西,在对刘邦的忠诚上从未有过半点动摇。后来项羽派使者武涉前去规劝韩信,要他跟楚军联手共剿汉军,韩信斩钉截铁地拒绝了,称刘邦昔日有恩于他,绝不会负恩背义。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武涉离去后,谋士蒯通也来劝谏韩信,以他的面相只能封侯,但必将时刻处境危险,不如自立为王,三分天下,那才是太平之路。但韩信固执己见,依旧坚持要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

尽管韩信对刘邦的确很忠诚,可这忠诚常带条件,让刘邦颇为不快,刘邦和项羽达成“鸿沟协议”之后,刘邦欲撕毁与项羽的协约,消灭楚军,便命人请韩信和彭越一同前来商议。

不料两人竟如同事先商量好了一样,一个也没有现身。这一举动,令刘邦勃然大怒,但与往日的怒骂不同,刘邦这次选择了向张良咨询,显露出了对韩信的重视与无奈。

张良的建议是巧妙的,目前项羽仍是头号大敌,不如把陈县及其以东至海一带广阔地带,暂且拨给韩信,争取他的支持。刘邦依计而行,最终也确实击败了项羽,基本上坐稳了江山。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随后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策略的成功。刘邦终于在垓下之战后击败了项羽,稳固了自己的王位。但在他心中,新的威胁已经浮现——那就是韩信。

刘邦深知,韩信的才能和野心,若不加以控制,必将成为自己王位的最大威胁。因此,刘邦开始筹划限制韩信的权力。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一个晚上,刘邦亲自潜入韩信的营帐,偷走了其兵符,一月之后,刘邦登基称帝,刘邦再以各种借口,收回了韩信齐王的大印,将其改封为楚王韩信虽然心有不甘,但考虑到能够衣锦还乡,也只能勉强接受。

可即便如此,刘邦的心中依旧不安。韩信的威望和影响力,仍然让他夜难安寝。

很快,他从线人处得知,韩信出行时的阵仗规模,已经媲美皇帝出巡,难道这就是即将造反的前兆?还未等刘邦追查,更有线人传来消息,说韩信竟然私自留下了项羽旧部钟离昧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钟离昧乃是刘邦头号人犯,看来韩信的胆子是又大了一分。于是刘邦勃然大怒,立即下令要韩信亲自拿下钟离昧人头请罪。可韩信左右为难,面对刘邦无从违抗,但钟离昧昔日于他确有救命之恩。

看着韩信犹疑不决的神情,钟离昧叹了口气,干脆一口喝尽杯中之酒,选择了自尽,临死前对韩信说:"下一次就轮到你了!"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韩信痛心疾首,但还是提着钟离昧的人头前往云梦谒见刘邦。谁知这一来,却正中了刘邦和陈平精心布下的圈套。一伙武士倏地包围上前,将韩信五花大绑。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刘邦派人将韩信押解到京城,撤了他的楚王爵位,改为淮阴侯,并将他软禁在京畿,再无自由。

四年后,有人向吕后秘密告密,说韩信正谋划杀害吕后和太子。吕后得讯后,立即唤萧何共同哄骗,将韩信诓入宫中,最终在长乐宫,以莫须有的谋反之罪将韩信诛杀,并命人夷其满门三族……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尽管历史上有诸多为韩信平反的声音,认为他并未真正谋反,但从政治的角度看,韩信的结局似乎已是注定。

韩信,一个天纵奇才,却落得如此下场,不禁让人扼腕叹息。

35岁韩信被吕后诛杀,刘邦得知如释重负,后又浑身一震,悲从中来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