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2024年03月23日18:45:07 历史 1466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我们都知道,孙权早年,知人善任,为何一到晚年就重用佞臣,搞得群臣都不想理他,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其实只因一件事。

公元238年,孙权起用吕壹。吕壹一上来,就诬陷刁嘉嘲讽孙权。孙权大怒,将刁嘉抓了起来,交吕壹审问。

当时受牵连的人也很多,但都怕吕壹,所以都昧着良心说:“听见刁嘉嘲讽过孙权!”

孙权一听:“这还审什么,拉出去砍了!”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大臣是仪道:“我不信,反正我没听到他嘲讽过谁?”

孙权道:“你不怕死吗?”

是仪答道:“怕死就不这么说了!”

于是孙权放了刁嘉。

没多久,吕壹又开始找事了,这次找的是丞相顾雍,说顾雍有重大过失。孙权一听,大怒,指着顾雍鼻梁骂。

黄门侍郎谢厷问吕壹:“陛下骂顾雍骂得这么狠,搞不好会将他免职,如果他被免职,你觉得谁有可能当丞相?”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吕壹心想:“套我话呢,我偏不说!”

谢厷接着道:“你觉得潘浚有没有可能?”

吕壹道:“有可能!”

“这我就为你感到担心了!”谢厷道:“我听说潘浚恨你恨得咬牙切齿,如果他上来的话,你岂不要吃不了兜着走?”

吕壹觉得有道理,于是打算保顾雍,对孙权说:“上次说错了,顾雍并无过失!”孙权才作罢!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这潘浚也不是吃素的,有次回来后,请群臣吃饭,当然,也请了吕壹,准备在席间将吕壹杀了。怎奈吕壹手眼通天,提前知道了情况,称病没去,躲过一劫。

步骘实在看不下去了,对孙权说:“顾雍、陆逊、潘浚,这三人,忠心为国,怎能说诬陷就诬陷呢?我建议,凡有诬陷这三人的奏折,通通打回!”孙权没理他。

没多久,吕壹又出来找事,说朱据收了三万银子,于是将朱据的部下打死了。后来一查,是别人冒领了,于是将吕壹下狱,交顾雍审问。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顾雍对吕壹说:“只要说出你的幕后主使,我会想办法让你活下来!”

吕壹一个字也不肯说。

顾雍秒懂,这一切都是孙权让他这么干的。只能杀了吕壹。

那孙权为什么与群臣为敌?得从孙权的家事说起。

话说孙权的儿子孙登,被立为太子。但因为太子母亲身份低贱,于是孙权将孙登交给他的正妻徐氏抚养。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后来,孙权宠幸步夫人,想立步夫人为后。谁知群臣反对,理由是:“你既然立孙登为太子,就应该立他养母徐氏为后,如果立步夫人为后,这不是故意制造矛盾吗?”

没办法,孙权只能搁置此事。

十多年后,步夫人死了,群臣才做出让步,追赠步夫人为皇后。

孙权心想:“人活的时候,你们不同意,死了便假惺惺的追赠,这不哪壶不开提哪壶吗?好,你们等着!”于是才有起用吕壹的想法。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其实,表面上看,这是皇后之争,实际是太子孙登与孙权的权力之争。

大家都知道,孙权活了71岁,越到后面,群臣越希望孙权早点下来,孙登早点即位。为什么?因为这些大臣早年都立下过汗马功劳,现在老了,自然想当回权臣,颐指气使一回。可孙权却总在那坐着,管着他们,让他们天天不敢放肆。而孙登,即使即位,也是他们的后辈,自然对他们礼敬有加。所以这成了群臣与孙权的主要矛盾。

点赞关注再走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 天天要闻

清朝花木兰:潜规则清秀下属,怀孕后偷换身份,终遭抛弃

在《清朝野记》中,我叫陈统领,世人皆称我为清代花木兰。然而,我女扮男装从军后,因作战英勇一路荣升将军,用刀逼下属侍寝,怀孕后互换身份,最终却被负心汉无情抛弃。故事始于同治初年,清廷大将多隆阿从湖南挥军进军陕西平叛。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 天天要闻

玻利维亚要加入金砖集团,美国很恼火!中情局是世界毒瘤

玻利维亚的未遂政变,只持续三个小时就失败。前陆军总司令苏尼加被捕,他控犯有恐怖主义和武装叛乱罪。很明显,这位老将没有得到民众的任何支持。俄罗斯政治家杜金 (Aleksandr Dugin)把这次政变定义为“颜色革命”。他在社交平台写道,背后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 天天要闻

嫪毐,两个字怎么读?什么意思?

第一个字嫪字,一个女字旁,一个谬字的一半,有人说这个字是姓。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呢?有这种可能性。因为上古姓许多都带有女字旁,所以不排除嫪是流传下来的古姓,至少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第二个字毐,上面一个士,下面一个毋。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 天天要闻

让文物“活”起来 沉浸式穿越历史让文旅繁花璀璨盛放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文物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河南坚持让文化遗产火起来,让传统文化闪亮起来,让文旅市场丰富起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旅品牌。总台记者 田萌:我现在是在安阳殷墟博物馆的新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而且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从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