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
国之大幸,然而早在1976年的1月,葡萄牙就下发公函,不再将澳门当成殖民地,承认澳门是中国领土。
相隔23年的时间段都发生了什么?澳门一事上张牙舞爪的葡萄牙,又是为何在1976年改变了主意?
两场战争
作为拥有16世纪最强大海军力量的国度,葡萄牙将其利用到了极致,1510年征服了果阿。
富饶之地总是多引注意,几百年的时间里,果阿一直是殖民者竞争激烈的地方,但最终的控制权,还是落到了葡萄牙的身上。
印度崛起后,也将主意打到了果阿的身上,奋力一搏,它笑到了最后,属于葡萄牙的地区,只剩下果阿地区。
相安无事在二战爆发后被割破,印度政府在1950年正式索要葡萄牙内属于印度的地区,好端端的领土要“拱手让人”,葡萄牙自是不肯。
到这一步,交涉还在尚算和平的范围之内,但,印度不是会坐以待毙的国家。
想着葡萄牙背后有美国和北约的支持,一时半会动不了,那就从别处下刀,1954年,印度从法国手中收回5个城市,正义和武力都不占的法国在4年之后承认了这件事情。
就在等法国承认的时间内,印度也没有闲着,它在1955年的印度独立日派出5000名志愿人员进入果阿等地。
人员浩荡,却手无缚鸡之力,他们没有携带任何的武器,不过葡萄牙却对这些人展开了攻击,死伤了几百。
这一下,印度真的忍不下去了,两个国家断绝了一切外交关系,人民举起的大旗上,清楚写着“支持收复果阿”。
民心所向,战争一触即发,1961年,这一天,终于是来了。
陆军配合着空军在12月对果阿地区的葡军发起猛烈进攻,战斗不过一天,葡萄牙人就放下了武器宣布投降。
成功的战斗结束了葡萄牙对果阿几百年的殖民统治,明明背后有雄厚力量的支持却还是没能取得战争的胜利,这对葡萄牙对自己“殖民”心态的打击,不可谓不大。
但这还只是开始,东帝汶的自由对葡萄牙来说,同样也是一场打击。
它本是努沙登加拉群岛的一部分,1952年海上大国葡萄牙强势登陆,打着“开展檀香贸易”的理由留在了这里。
久而久之,贸易活动就成了殖民统治,但看上这块香饽饽的,还要算上一个荷兰。
两个国家你争我抢斗了几百年,到1859年算是用一纸条约达成一致,双方将东帝汶一分为二,各自圈地为营。
发展到了19世纪,日本对东帝汶为期三年的占领在1945年宣告结束,葡萄牙重返这片土地,继续以“海外省”的名义殖民。
行为在1960年变得合法,因为第15届联大会议通过一项决议,东帝汶正式成了葡萄牙管理的领土。
国际上承认的,并不是东帝汶人认可的,殖民的苦痛只有自己清楚,几百年的时间里,他们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加剧了葡萄牙的压力,在民族解放运动的声浪中,它放松了对此地的殖民统治,也在1971年给了东帝汶自治权。
但这并不代表独立,转机发生在1974年,葡萄牙内部发生了一场康乃馨革命。
一场打着“反对独裁”口号的政变推翻了在葡萄牙盘踞40多年的政权,新政府在东帝汶开展了一次公民投票,让其自行决定民族的未来走向。
东帝汶迎来了独立,而葡萄牙也在此中看到,自己对美国来说不过是一枚棋子。
想通的政权
投票的结果毫无意义,因为葡萄牙走了,印尼又来了。
1975年的12月7日,印尼以平息叛乱为由入侵东帝汶,不顾联合国反对将东帝汶拉入了自己的版图。
看着是印尼和东帝汶的事情,背后却尽是美国的手笔,本来扶持葡萄牙的他,在政权一变后几乎失去了对东南亚的主导权。
华盛顿的高层们自然不想错过印尼这个好机会,它希望联合世界上所有的中立国家加入“反共事业”,自然是不会反对印尼吞并东帝汶,两国领导层的联系中,也暗中表示将会对这次的行为予以支持。
不过,这些已经是后话了,发生在葡萄牙身上的两场殖民地收缩,外加政权的改变,让他们开始实行“非殖民化”政策,澳门这个“烫手山芋”自然是要解决的。
昔日的海上强国“占据”澳门,自然走的也是水路,一艘远航日本的商业舰队司令监管了澳门事务,1887年签订的《中葡条约》,让葡萄牙人真正开始对澳门行使管理之权,开始了殖民地统治制度。
时间盘桓良久,毛主席对这件事情看的也开,他在1946年的12月就表示“现在不提立即归还的要求,将来就可按协商的办法解决”。
奈何,新中国想的通,殖民思想深扎的葡萄牙却想不明白,将“维持现状”当做软弱可欺,关闸事件就在1952年的7月爆发了。
蓄意挑衅的澳门葡兵突袭中国边防军,更可憎的,是他们将炮筒瞄准中国居民,这一下,中国军民忍不住了。
猛烈回击了两天,双方各有死伤,中国的外交力量也开始出力了。
“葡方闯入中国地界,且率先开火,这件事情,你们要负全部责任”。
除此之外,中方还在8月2日宣布关闸通道,这一下,算是掐住了澳门的“命门”。
澳门所需的蔬菜瓜果,大都是从中山县进来的,源头失去,澳门内部的粮食价格直接来了一个水涨船高,市民们填饱肚子都困难。
更大的折磨,是精神上,居住在澳门的人担心解放军抓住这一机会南下收回澳门,整个城市都紧张兮兮的。
强大的压力之下,葡当局扛不住了,8月23日公布了自己的“道歉书”,还赔偿了中方44393.3元的赔偿。
风波好不容易平息,可葡萄牙很快好了伤疤忘了疼,1955年竟然公开称呼澳门为“省”,叫嚣着要举办“开埠400周年纪念活动”。
不礼貌的行为自然再迎回击,针对葡萄牙人的这一疯狂行动,中国人民给予了更大的愤慨。
“澳门是中国领土,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忘记过澳门”。
言简意赅的表述,传达出来的是正义之声,更是有力之声:中国已经不是6年前的中国,更不是400年前的中国,任何挑衅,必定自食恶果。
显然,压迫有力的只会是更有力,准备颇丰的葡当局只能以“经费不足”的理由,取消了这一纪念活动。
得偿所愿的中国居民为此还在10月1日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活动,合法与不合理的区别,高下立见。
到这一步,依旧没完。
终于回家的澳门
1966年,澳门又出事了。
起因在中国居民自己筹集经费建造了一所小学,人员越来越多,学校就有些不够用,他们多次递交扩建校舍的申请,却从来没有收到过回复,就像石沉大海了一样。
没办法,大家伙就搭建了一个竹棚,未料,沉寂已久的葡当局立马就跳了出来,两方交涉,最后的结果,葡方警力殴打了普通群众,为防记者透露消息,还将记者扣留了两个小时!
如此荒诞,事态逐渐升级,而葡萄牙就好似“疯了”,12月13日再度殴打了前往澳督府陈情的澳门师生代表。
权益、安全屡屡被挑衅,万千华人再难容忍,群众骚动,葡当局不想着解决问题,反而又打伤多位市民,死亡者也有!
结果是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这次的成功,也让葡国的外交部长意识到“葡萄牙从来没有成为过澳门的主人,能得以生存,凭借的不是自己的本事,而是中国人民的善良”。
一连串的外交失败,压缩了葡萄牙的殖民市场,政变发生之后,两个国家在1976年的秋天迎来了专门的磋商。
事态迎来了良性的发展,中葡在澳门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澳门是中国的,葡萄牙的管理只是临时的,针对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双方会在合适时机来临的情况下通过友好协商去解决澳门问题。
两个国家在1979年建立了外交关系,在这之中,不可忽视的功臣,是一号名叫恩尼斯的人物。
以他为首的军人在1975年的11月发动了政变,成功之后,恩尼斯成了葡萄牙的新总统,上台之后的第一件要紧事,就是起草新宪法,以稳葡国的内外局势。
恩尼斯对澳门业务也是熟悉的,他曾在1962年的时候以上尉的身份前往澳门,两年之后才被调走。
因为熟悉中国事务,也清楚知道葡萄牙对澳门的不合理,所以恩尼斯在与中国建交这一事情上不遗余力,谈判以胜利结束,其中绝对有他一份功劳。
“一国两制”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时,针对澳门,中国也决定采取这种方式,让澳人治澳。
葡萄牙接受,1985年总统访华的时候,却劈开了一个新视角。
“移交澳门会不会影响投资?澳门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会不会受到影响?当地群众的生活会不会受到改变?”
这些问题,是好心,也是多余,澳门是中国的澳门,一切的一切,都会享受平等的待遇。
双方都从彼此口中得到了满意的回答,关于澳门的谈判在1986年的6月30日正式开始,回归事情上,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最大的不同,在回归时间上。
中方的诉求是在20世纪解决澳门问题,葡方的建议是在21世纪开始,最终,中方赢得了胜利,定下了澳门在1999年12月20日回归的这一确切消息。
为保万无一失,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部队在4月份的时候就开始组建,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澳门升起,这个漂泊多年的“游子”总算是回到了母亲的港湾。
跨别的时间用来解决了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而盘桓多年的葡萄牙能够在1976年释放友好信号,两次殖民地所属权争夺的失败,绝对发挥了影响力。
因为它宣告了殖民时代的过去,宣告了海上强国也成为了过去,莽占不再成为合法,新世纪的世界,需要和平的声音,更需要各个国家彼此尊重主权完整。
回归定下了统一的基调,也成为了新中国贴给世界的一张事关“民族独立与主权完整”的耀眼名片!
参考链接:澳门百年:1949-1975年的澳门 中国新闻网
果阿的非殖民化进程与美国的反应 史学月刊
以总督为核心的澳门政制沿革 刊授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