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2024年03月05日17:55:15 历史 1743

1983年,曾经的红25军军长程子华来到河南省卢氏县医院的一间病房里。

病床上躺着的老人家呼吸微弱,形容枯槁,生命显然已进入了弥留之际。

程子华看着床上的人,紧紧握住他的手,眼眶湿润道:“恩人,总算找到您了!”

这位老人是谁?程子华又为何会称他为恩人?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救命稻草

1934年12月4日,我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无奈之下,由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带领的红25军开始了漫漫长征路。

此次长征的目标是从河南转移到陕西南部山区,红25军将会在这里建立并发展根据地。

而就在红25军部队准备从卢氏县一路西进时,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险境。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为了将25军一网打尽,蒋介石亲自出征来到了武昌,并在半个月前规划了一系列严密计划。

他不仅派遣了将近一万多名精兵对25军进行围追堵截,还提前出发带人赶到了必经之路的关隘守着。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前有拦路虎,后有精兵追赶,面对这样插翅难逃的严峻形势,25军的战士们心中升起绝望之感。

带领队伍的干部们曾商讨过许多突出重围的办法,但无一例外都在实行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阻拦。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最大的问题便是蒋介石派遣的一万精兵。

在此之前,25军在反围剿的战斗中已经遭遇重创,队伍中大多人伤势尚未痊愈,武器和物资也没有得到及时补充,此时若直面敌军无异于以卵击石。

并且在敌军的穷追猛打之下,队伍必须不停转移阵地,几天下来,战士们都已经精疲力尽。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最终,红25军大部队被逼进了地势险峻的桐柏山

身后已经没有了退路,这下彻彻底底陷入了敌军的牢笼之中。

战士们都不是贪生怕死之辈,有人一咬牙道:“干脆和他们拼了算了!就算咱们全军覆没,最起码也能重创敌人,给之后的同志劈开条路。”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众人听后纷纷附和,甚至有人开始提笔写起了遗书。

眼见同志们这副视死如归的模样,程子华眉头紧锁,说道:“再等等。”

原来他已经联系上了河南的地下党员张星江,张星江趁夜爬上山,同25军大部成功接头。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看到张星江,程子华像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紧紧握住张星江的手,语气恳切道:“张星江同志,你比我们熟悉这里,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路能走。”

张星江对这一带并不算很熟悉,他知道的路敌军想必也清楚。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二人商讨许久,眼看天色渐白,一旦彻底天亮,等待他们的便只有和敌人殊死一搏一条路。

张星江心中焦急时,瞥见树根下一株不起眼的草苗,猛地一拍大腿。

“有办法了!”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那是一株止咳用的草药,在这座山上随处可见,除此外还有许多其他野菜野菇,山脚村寨的村民常常会来上山采摘。

有些草药生于峭壁岩缝中,寻常的路极难到达,这些村民或许会有一些另辟蹊径的法子。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程子华担忧道:“现在山脚这么多人守着,村民能上山来吗?”

“您放心,老百姓的智慧超出咱们的想象,他们自然有法子上山来。眼下正是草药茂盛的季节,一定能等到人。”

二人于是蹲守在一处草药茂密的地方,最后等来了货郎陈廷贤这根救命稻草。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成为党员

这位在红25军长征资料中记载的“河北布衣红军”,其实是山西晋城人。

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普通农家,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便去世了,家中没有兄弟姊妹,只有他和一位年岁已高的外婆。

为了养活外婆和自己,小小年纪他便开始挑上担子做起了货郎。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桐柏山中盛产草药,入药价值很高,加上生长环境险峻,卖价极高。

陈廷贤盯上了这个商机,每年到这时便会来到山上采摘。他不仅熟悉周边的山路,也知道一些寻常人见都没见过的偏僻小径。

听说他经常上山后,程子华和张星江对视一眼,知道自己找对了人。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他们向陈廷贤解释了眼前的困境,希望他能带领红25军逃出被敌人围成铁牢的桐柏山。

在当时,由于敌人的误导性宣传,给红军抹黑,百姓心中对我军有误解。陈廷贤起初也着实吓了一跳,下意识便想拒绝。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但他见程子华虽然着急,但始终没有威逼利诱他,而且态度十分诚恳,一点架子都没有,渐渐放下了防备。

反观敌军,将山头围了起来,想上山的百姓都会被他们赶走,丝毫不顾平民百姓死活。

再三思考后,陈廷贤答应给红25军带路。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就这样,红25军3000余人,在陈廷贤的带领下,顺着峭壁旁一条凶险陡峭的小路下了山,在天亮前成功离开了敌人的包围圈。

下山后,陈廷贤将战士们领到了自己平时住的村落外暂休调整。他先是回家安顿好家里人,随后去镇上用为数不多的积蓄为将士们买了些干粮。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程子华不肯白白收下他的东西,战士们东拼西凑了十几元要给他,陈廷贤坚决不收:“同志们为了咱们老百姓出生入死,这点小事不必挂怀!”

接下来几天,战士们休整状态,陈廷贤便会时不时前去敌人那边查探情况。见他们还在守着桐柏山,程子华暂时松了口气。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原本陈廷贤带的路到这里就结束了,但他见红军战士们的做派和敌人误导性的传言中截然相反。

战士们不但军纪严明,意志力也极强,无论多饿都不会白拿群众的东西,也不肯入住百姓家,就这样在郊外席地而睡。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陈廷贤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他决定要带红25军的战士们继续走一段路。

等同志们休整好后,接下来几天,陈廷贤继续带着战士们翻山越岭,沿着一条条峡谷中的窄路一路转向西北,最终成功在三日内抵达了豫陕二省的交界处。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敌人的主力部队还在卢氏县守着,做着能将25军一网打尽的白日梦。

这边在二省交接的防备便弱了许多,红25军的战士们轻而易举将敌军击溃,成功在三日内抵达了陕南。

这次行动成功粉碎了敌人在豫陕一带的封锁线,为红25军建立新根据地开辟了道路。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行动顺利结束后,整个红25军上下都对陈廷贤十分感激。

面对这位拯救了3000多余人性命的恩人,众人不知该如何感谢他,对方既不收钱也不要东西。

思来想去,程子华问了陈廷贤的名字,并写了张字条给他:陈廷贤于1934年12月5日正式成为党员。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程子华将这张纸条郑重地交到陈廷贤手里,告诉他:“老乡,今天开始你也是咱们的党员了。”

陈廷贤不识字,不知道纸条上写的是什么,但他听明白了程子华的话。他激动地接过那张纸条,小心翼翼收进了口袋。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了却夙愿

此后,红25军始终在前线奋斗,为国家解放做出重大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程子华依然记得当初的恩人,曾前后六次派人来寻找。

只是出于各种原因,加上陈廷贤当时已经不在晋城了,始终没能找到。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此后,国家虽忙于建设,也始终没有忘记这件事。

1983年,程子华在编写回忆录时,再次想起了没能找到恩人的遗憾。

这次,他决定扩大寻找范围,并联系了周边各省的政府一同寻找这位对红25军有大恩的恩人。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这一次,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程子华得到消息后,连夜启程来到了河南卢氏县。只是等他赶到时,本地的干部却带他去了医院。

在医院里,程子华见到了躺在病床上,已经精神恍惚了的陈廷贤。

陈廷贤此时已经说不出话了,大多时间都在昏睡。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在离开之前,程子华见到了陈廷贤的儿女。

据他们说,当年陈廷贤在返程时遇到了前来搜查的敌军。敌军得知他给红军带路的消息,将陈廷贤抓了起来,而后苦于没有证据才将人放走。

此后,陈廷贤始终谨慎保管着那张纸条,但后来这张纸条不慎被烧毁在了一场大火中。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失去了唯一的证据,陈廷贤也不知道当年自己所救的团是哪个,他也曾主动提出要向政府缴纳党费,但没有证据,根本没有人相信。

陈廷贤已经是一名党员的事,变成了只有他自己才相信的空话。

好在如今政府终于在他弥留之际找到了他,也算是了却了陈廷贤的一桩心愿。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1984年1月,陈廷贤病逝。

得知这个消息后,远在千里外的程子华失声痛哭,向着晋城的方向深深鞠了一躬。

1934年,一货郎救下三千多名红军,建国后政府曾六次派人寻找 - 天天要闻

在革命历史上,有许多像陈廷贤一样平凡却伟大的布衣英雄。更有许多人连名字也没能留下,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而我们能有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靠这些一个又一个的“小人物”在背后默默地付出。

无论史书上是否有他们的名字,我们都应当永远铭记这份付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