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军礼——送别魏宝锁老师长

2024年02月18日23:45:14 历史 1940

作者:陈启军

最后的军礼——送别魏宝锁老师长 - 天天要闻

魏宝锁老团长

2022 年 8 月 29 日,我的老首长与世长辞了!一位身经百战、治军有方,把毕生献给部队、献给党和人民,功勋卓著的老兵永远离开了我们,给他的老战友、老部下留下了无尽的思念。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当时很多外地的同志为不能前来吊唁送行老首长表示遗憾。大家从四面八方发来唁电、诗文,对老首长的离世表示沉痛哀悼。一直到向遗体告别的前一天,即 8 月 30日晚上很晚很晚了,仍有全国各地的首长和战友不断打来电话,委托我最后给老首长说几句告别的话,替他们最后送老首长一程。

老首长是我的老团长、老师长、老前辈。自从 1970 年和他认识起,半个多世纪以来,不知彼此敬过多少次礼。每次给他敬礼,他都要认真地还礼。包括退休后不穿军装了,见面还是敬礼和还礼。这是我们军人特有的礼节,是上下级、同级和战友间感情交流的特有方式,更是我军上下一致、官兵一致、团结一致的外在形式和光荣传统。

但老首长最后一次军礼,却充满着神奇和不同寻常,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留下他一生忠军报国,至死心系军旅的军人情怀……

8 月 28 日晚,老首长的女儿玉萍来电话告诉我,她爸爸病危昏迷不醒几天了。我当即表示第二天去探望,同时也将这一消息电话告知了几位战友。

29 日下午 3 点,我等到 24 小时核酸检测(当时预防新冠疫情的要求)结果出来后,和黄永红战友相约来到首长家。在其子女陪伴下轻轻地走到他床前,面对昏迷中吸着氧气的老首长,几乎大喊似的说:师长,我是陈启军,看您来了!老部下们明天也都要来看您,您要坚强,要坚持!大家还要喝您 96 岁、100 岁的寿星酒呢。您听见了,就给我点个头。

就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处于昏迷中的老首长,突然睁开眼睛,看着我,嘴唇微动,似乎有话要说,我急忙向老首长敬礼。令在场所有人没想到的是,老首长居然艰难地挪动他的右臂,将手置于右鬓前,给我还了一个近乎标准的军礼!

这一幕,令大家惊愕不已。直呼奇迹!奇迹!一个个流下了激动兴奋的泪水。

我原以为老首长能有如此意识和敬礼的动作,还可以维持些时日。回家后正准备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有关首长和战友们时,玉萍来电话说她们的爸爸 8 点 20 分走了!

这怎么可能?怎么能让人解释这最后的军礼呢?我突然明白了,这不就是人们常说的,人在弥留之际,想要见的人见不上,就咽不了这一口气,死不瞑目吗?一切答案都在这最后的军礼中。

子女不都在身边吗?那么老首长最后想要见谁呢?给谁敬这个最后的军礼呢?冥冥之中的他,似乎感知到了老部下们还没有来,这可是他一生视部队为家的家里人呀!于是就顽强地等待、等待。当听到部下熟悉的声音时,意识到老部下们看他来了,为他送行来了,便安详地闭上眼睛,放心地走了……

心灵感应!心灵感应啊!老首长这最后的军礼哪里是给我的还礼?这分明是在向军旗致敬告别,向他钟爱一生的部队致敬告别,向他割舍不下的老战友、老部下致敬告别,向他的终身职业军人生涯致敬告别……

尽管遗体告别尚处疫情防控期间,来自西安地区的老部下仍达 100 多人,站满了殡仪馆最大的咸宁厅。在遗体告别仪式上,我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向大家介绍了老首长最后一个军礼的动人情景。引发了大家对老首长生命最后时刻,还牵挂老部队、老战友、老部下的无限敬仰之情,哀思之情。一个个唏嘘不已!

我也欣慰地告慰老首长,您的老部队 55 旅派人来了!西安边海防学院的代表来了!曾经的 55 师政委李太忠将军率领您的老部下们来了!大家都送您来了!全国各地您的战友、部下,熟悉您的将军也都发来唁电、诗词沉痛缅怀悼念您。

老首长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老巷挤400人,政府楼堂停建,市长落泪改政策 - 天天要闻

老巷挤400人,政府楼堂停建,市长落泪改政策

1961年广州有个副市长叫梁湘,去城里的小巷检查工作。回来就让政府停建新大楼,把钱省下来给穷人盖房子。当时没人明白为啥突然变卦,后来才知道梁湘在起义路的小巷里看见了啥。那天梁湘走进一条窄巷,看见破旧大屋里挤了60多户人家,400多人。
玉林新发现一位抗战老兵,今年已百岁! - 天天要闻

玉林新发现一位抗战老兵,今年已百岁!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这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年份,我市志愿者经调查核实,于5月7日确认一位新发现的抗战老兵——百岁高龄的王光诚老人的身份。王光诚老人的事迹,为我市抗战历史增添珍贵的一页。
原曲龙王庙不让进,谎称里面跑水才来开门,献殿是最大亮点 - 天天要闻

原曲龙王庙不让进,谎称里面跑水才来开门,献殿是最大亮点

原曲大庙又叫“龙王庙”,位于原曲村西券门内。由于此行是从东边的234国道开车进入的,原曲村是古村落,里面的路很窄,还是石板路,车开不进去。问路时遇到了热心大姐,带着笔者一路参观,最后到原曲大庙,只见大门紧锁,她又借口庙内自来水跑水,让文物看
图集︱“中国排面”威武亮相 - 天天要闻

图集︱“中国排面”威武亮相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在庆典上,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的102名队员亮相莫斯科红场。
肖峰读《从塞北到西域》︱拉铁摩尔的骆驼 - 天天要闻

肖峰读《从塞北到西域》︱拉铁摩尔的骆驼

[美]欧文·拉铁摩尔著,王敬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启书局2024年5月出版,414页,108.00元历史学家理查德·布利特在其著《骆驼与轮子》思考了一个问题:在漫长的历史中,为何骆驼几乎完全取代了有轮车,成为运输的标准方式?回答这个看似简单
美国没想到,俄罗斯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骄傲 - 天天要闻

美国没想到,俄罗斯也没想到,如今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骄傲

说起中国的变化,真是让人感慨万千。几十年前,谁能想到一个曾经被叫做“东亚病夫”的国家,如今能在全球舞台上这么硬气?美国当初忙着跟苏联掰手腕,压根没把中国放眼里;俄罗斯那时候还是苏联的一部分,估计也没料到中国能后来居上。现在呢,中国不光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