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2024年02月17日14:25:09 历史 1640

前言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帝王的尊号和谥号往往承载着深刻的历史内涵。然而,令人耐人寻味的是,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有追尊祖父为帝,而将其谥号为戾太子?这个看似平凡却蕴含深意的决定,似乎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一道谜团。

在这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中,我们将追随着宣帝的脚步,探寻这个历史谜团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这其中隐藏的政治考量、家族情感又是何等曲折?

或许,这个故事将为我们揭示古代帝王的权谋心思和历史上的不同风云变幻,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尊号背后的故事。跟随我一同踏上这段充满谜团的历史之旅,揭开宣帝尊号之谜的神秘面纱。

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 天天要闻

一场祸乱扼杀了太子梦

公元前91年,汉武帝晚年,爆发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当时的太子刘据受到汉武帝宠妃卫子夫的连累,被汉武帝误以为在行巫蛊之事,怒不可遏地赐死了刘据全家。

刘据作为汉武帝的长子,本该顺利继承大统。他出生时就被立为太子,受到汉武帝的宠爱。刘据生性聪颖,深得汉武帝器重。他参与朝政多年,功绩卓著,原本已踌躇满志,准备继承汉武帝的帝业。

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 天天要闻

然而好景不长,一场祸乱却将他的太子梦化为泡影。卫子夫私通巫蛊之事被发现后,汉武帝大怒,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刘据。刘据殷勤侍奉汉武帝多年,却不想最后竟遭此境地。他在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其幼子刘进也在这场风波中遇难,只有年幼的孙子刘病己侥幸逃过一劫。一时间,本已蓄势待发、大有作为的太子之位化为乌有。刘家三代的心血与汗水,就这样毁于一旦。

多灾多难的晚年让汉武帝前半生的辉煌随风散去。临终前,他指定儿子刘弗陵为继承人,并由四位心腹大臣辅助朝政。然而,八岁登基的汉昭帝刘弗陵早逝后无子,霍光从旁支选出昌邑王刘贺继位。

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 天天要闻

刘贺的荒唐行为让众人无法接受。于是,霍光废黜了刘贺,改立幸存的刘据后人——刘病己为帝,就是后来的汉宣帝。对于刘病己而言,这无疑是命运的安排。他本已无望有机会再登上帝位,没想到最后仍得以平步青云。

为稳固帝位,刘病己被过继给汉昭帝为子。这意味着他名义上是汉昭帝的后裔,而无法向自己的亲祖父刘据祭拜。一时间,刘据至死也无法得到名正言顺的安葬。这对刘病己而言无疑是难以接受的,但在权力面前,他所能做的不过是妥协和忍耐。

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 天天要闻

权臣掣肘之下 无力为戾太子正名

汉宣帝初期,大权掌握在辅政大臣霍光手中。对于这位出身猜疑的新君,霍光丝毫不放松对朝政的控制。

作为汉武帝心腹,霍光坚决维护汉武帝的旨意。他不允许汉宣帝为刘据平反,更不会让刘据获得名分相符的礼遇。此时的汉宣帝虽有血浓于水的私心,奈何朝中并无自己的势力,只能顺从霍光的掣肘。

在权臣的压制下,汉宣帝不得不给自己的祖父一个羞辱性的谥号“戾太子”,意为“知错不改、不思进取”。而他的父亲刘进也只得一个平平无奇的“悼”谥。这无疑是对刘家后人的侮辱。

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 天天要闻

更令人扼腕的是,刘据的陵寝规格远不如其父刘进。一场巫蛊之祸不但剥夺了刘据的太子之位,还让其身后难以获得应有的礼遇。刘据那始终难明的冤情,再一次被新的权力掣肘所禁锢。

对汉宣帝而言,这无疑是难以忍受的屈辱。刘据不仅是他的祖父,更是这个家族的奠基人之一。然而汉宣帝此时权力尚浅,难以与霍光抗衡。他宁愿忍辱负重,暗中蓄力,也不敢鲁莽行事,担心引火烧身、功亏一篑。

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 天天要闻

这份无以复加的怨愤与隐忍,在许多夜深人静时分萦绕在汉宣帝心头。他时时惦念着祖父刘据那未得雪冤的生命,想要为之记下这血海深仇。然一时之间又无从下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刘据孤独地躺在冰冷的坟墓中,在阴曹地府里茫然等待后人的拯救。

权倾朝野的霍光死后,汉宣帝逐渐摆脱他的控制,积蓄实力与功臣们抗衡。终于,在前68年,汉宣帝亲政,并在次年追尊父亲刘进为“皇考”,地位崇高。

然而,即使权力加身,他也未选择为祖父刘据正名或追谥。究其原因,大约有二:一是不敢违背汉武帝的旨意,冒犯孝道。刘据被废的命运已经尘埃落定,昭示着汉武帝的绝对权威。改写这一历史,对一个事业尚浅的新君而言过于冒险。

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 天天要闻

汉宣帝作为汉武帝的后人,骨子里仍存着一份孝心。他不愿对汉武帝的决定横加指责或批判,怕被视为不孝。况且,即使有千万个不平之鸣在心头,他也必须承认,巫蛊之祸的结果已经成为那个时代的定局。试图颠覆这一定局,恐怕会引起更大的政治动荡,自己也难逃其殃。

二是没有先例可循。礼法上没有皇帝追尊自己祖父的约定俗成。倘若铤而走险,反而可能遭致非议。在稳固政权还需谨小慎微之时,汉宣帝终究没有选择翻旧账、改写历史的勇气。

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 天天要闻

的确,按理说身为天子,汉宣帝有改写礼法、开创先例的特权。但是眼下功臣盈门,四面楚歌。此时此刻铤而走险,背离礼法的束缚,恐怕会平白招来各方势力的反感。洪水滔天之时,智者宜守常规、防微杜渐。对汉宣帝来说,无视祖宗遗训的风险,实在远大于铤而走险带来的期许。

刘据那始终无法明确的冤情,就这样随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被人遗忘。人们记住的,还是那个与巫蛊之祸齐名的“戾太子”恶名。然而,对汉宣帝而言,血脉的牵绊终究比任何政治算计都更为沉重。这份隔世的怜悯,大抵也是他对祖父唯一的慰藉。

汉宣帝继位之后,为何没追尊其祖父为帝,而将其谥为戾太子? - 天天要闻

结语

历史并不缺少权力与情感的交锋。当两个无法调和的力量碰撞在一起时,君王该如何抉择?汉宣帝的遭遇提供了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案例。然而答案,终究因人而异。

当年他在权衡利弊后作出的选择,即便后人难以完全理解,也不应轻易批判。因为逝者如斯,亦已矣。唯有后世君主,看清形势,才能决断权变,成就伟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岁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经典名场面,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闻

66岁六小龄童再现孙悟空经典名场面,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极目新闻记者 陈凌燕 通讯员 李诗苑5月3日,六小龄童携新作《金猴宗师》做客湖北省外文书店艺文客厅,他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从艺心得,并表演孙悟空的经典桥段“金箍棒舞”,博得现场阵阵掌声。66岁的美猴王,风采不输当年!台下观众感叹:“到底是老艺术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背后都有常人难以想象的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