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2024年02月04日14:35:04 历史 1025

古人说寒冷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北方的干冷、南方的湿冷,现代人在室内能够通过地暖、空调等方式避寒取暖,到了户外也有羽绒服、暖宝宝防寒。

可在没有电的时代,古人如何熬过漫长的寒冬呢?他们有哪些御寒方法呢?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富贵人家的取暖方式

以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为例,在大观园建筑群落中有一个特别的建筑“暖阁”,这这个暖阁就是安装了地暖的房间,不过暖阁的空间比较小。

其实暖阁就是改良版的地坑,它在建筑物的地下挖出火道,和现在的地暖相,根据《宫女谈往录》记载,冬天时候宫里的太监们会事先把炭烧好,然后用铁制的辘轳车运进建筑物的地下。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如果在更大的房间里,老爷小姐们会使用熏笼来取暖。根据书中的描写,熏笼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熏香的笼子,而是一种类似凳子的大型坐具,甚至可以同时睡下两个姑娘;身体孱弱的林黛玉冬天也经常坐在熏笼上看书。

炭盆也比较常见,而且没有地域限制,无论南方还是北方的古人都在使用。《甄嬛传》《如懿传》《知否》等古装剧中都出现过这种取暖工具,可见富贵人家甚至皇室女眷都在使用。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富贵人家的炭盆做工精致,我们在很多清宫剧中看到妃嫔皇帝使用的都是由法郎掐丝工艺制作的铜炭盆,在内务府的档案中也留下来相关记载,虽然都是用炭盆,但烧的炭也要分等级,清代嫔妃冬季的炭火的用量和品种都有严格规定。

其中包括白炭、银炭、黑炭和红箩炭,银炭非常昂贵,燃烧时没有烟雾而且不易熄灭,普通人根本没有资格使用,红箩炭也是规格比较高的炭。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所以《如懿传》中海兰被诬陷使用红箩炭时才如此惊恐,因为以她当时的位分不能用这种高规格的炭火,属于严重僭越了。

《红楼梦》中还出现了北方专属的取暖设备——火炕。火坑是用土坯或砖垒成的一种床,床下是中空的,可以在下面烧火取暖,古人使用火炕的历史非常早,春秋时期的《左传》里就提到过类似火炕的工具。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不过形制完备的火炕要到唐代才正式出现,宋代的《三朝北盟会编》中就说,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家里修了这种土床,在下面烧火取暖,古人在家里吃喝都不离开它。

和火坑类似的还有地坑,在房子墙边挖出烧火坑,在坑里放上可以燃烧加热的炉子,热力通过通道传到地面,从而增加整个室内温度;现在的乾清宫就保存了完整的地坑。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还有一种成本造价更高的取暖方式就是“火墙”,修筑火墙比较费工夫,房屋的墙壁要砌成中空的夹层,并预留出通道和气孔,添加炭火的炭口设置在室外的廊檐下,这样在燃烧时热量通过墙体传导进室内,也避免了直接接触炭火造成一氧化碳中毒。

古人喜欢区分食材的性质,比如寒性、温性等,而花椒则是典型的温性的药食两用的食物,可以祛除寒气。所以古人特别是皇宫中,会在砌墙的泥巴里添上花椒。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同时椒房的墙壁也比其他房间厚,保暖性更好,据说晋代的首富石崇就住过这种房子。

不过椒房的规格非常高,连后宫一般的妃嫔都禁止使用,《汉书》记载,汉代宫中有专门的“温室殿”,就是冬天皇帝居住的地方。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西京杂记》中说“温室殿”用花椒混合泥巴涂抹墙壁加厚,然后在墙面挂上刺绣精致的锦缎装饰,殿里还有云母屏风,各种保暖用的幔帐和西域进贡的毛毯,设在未央宫的温室殿是公卿朝臣们参政议政的地方。

暖椅和熏笼类似,也是一种保暖的坐具,不过规格比熏笼小,不仅可以取暖,还能够坐着办公。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就提到,当时很多文人和官员家中都有这种椅子,他自己还亲动手做过。这种椅子下面有一个抽屉,古人将炭火放进去,这样坐在椅子上就非常暖和。

一般人家的取暖方式

汤婆子就是雅俗共赏的一种取暖工具了,类似现在是热水袋。宋代人把它叫做“脚婆”,可见当时的古人喜欢用它来暖脚,汤婆子一般使用铜或者锡等金属制作,形状为近似南瓜的扁圆形,上面留有一个注水的小口。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因为汤婆子的制作成本较低,而且结实耐用,所以古人很喜欢用它取暖。黄庭坚就曾夸赞汤婆子“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有了脚婆,晚上就睡得香甜,可以一觉睡到天亮。

和汤婆子类似的就是手炉,手炉的历史比较悠久,是从火炉发展而来。据记载,隋炀帝南巡时天气寒冷,当地的官员就专门制作了一种铜制的小炉子,里面可以放置炭火取暖,隋炀帝就将它命名为“手炉”。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手炉的制作材料很多,与前文介绍的炭火盆一样,昂贵的手炉也非常具有审美和艺术价值,会使用掐丝珐琅彩等技艺装饰。

普通人家的也会用炭盆,不过他们的炭盆制作成本低,大部分都是用泥胚烧制的陶火盆。穷人家买不起好的炭火,廉价炭燃烧时会散发出浓重的黑烟,非常呛人,燃烧后也会留下大量的灰烬,所以一般会避免用它。

古人吃什么取暖?

冬天我们最爱吃火锅和羊肉驱寒,古人也一样,美食下肚暖心又暖胃,火锅在中国历史非常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类似火锅的炊具,商代有青铜材质的、汉代有可以分格的“分隔鼎”,北方流行的菊花火锅和铜锅羊肉也是火锅的一种。

没有暖气羽绒服,古代人如何度过寒冷冬天?他们也有暖水壶吗? - 天天要闻

冬季古人吃饭时通常会喝一些热酒来取暖,他们发明了专门暖酒的器具和小火炉,有钱人家还有专门暖酒的仆人。

古人有好几种暖酒的方式,除了炭火加热外,还有调制酒,就是将冷酒和其他热饮冲在一起喝,他们还会将整个酒壶放入热水中,通过隔水加热的方式来热酒。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