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她的青春因为战乱颠沛流离,25岁那年,为了人民,葬身火海,留下2岁儿子。
1958年12月13日,广州何济公制药厂的领班女工向秀丽如往常一般来上班。
她所不知道的是,她眼中平凡的一天,将会让她的命运彻底改写。
一场火灾将会毫无预兆地在这一晚上席卷而来,让整个工厂受灾。
为了其他同事的安全,向秀丽用肉身阻挡了火势的蔓延,可她本人却在抢救33天之后,仍旧不治身亡。
向秀丽牺牲了,可她留在世间的还有无畏的精神,与不满2岁的儿子。
失去了母亲,她的孩子又该何去何从呢?
出生穷苦,颠沛流离
1933年的5月13日,小小的向秀丽出生在广州一个贫苦的工人家庭。
向秀丽的童年时光,因为家庭的窘境,与战争的到来乏善可陈,唯一值得诉说的大概是。
其他孩子的童年享受着糖果与玩具的时候,1938年,年仅5岁的向秀丽却因为战火烧到了广州,而跟随家人连夜逃难前往肇庆。
在前往肇庆的路途中,向秀丽惴惴不安地看着,路边的逃难人群,心中对自己的未来,也感到了无限的惶恐。
而事实证明,向秀丽的害怕是正确的。
1943年,因为贫穷与无限的苦难,向秀丽的父母再也无法承担起一家人的开支。
年仅10岁的向秀丽成为家庭的牺牲品。
她带着简单的行囊,就来到了地主家,成为他们名义上的养女,实际上的女仆。
地主府邸是真的大啊,可是这里的繁华并不属于向秀丽。
向秀丽唯一能够触摸到的,是凌晨时冰凉的洗衣水与放牛的牵绳。
更为糟糕的是除了这些,向秀丽每日起床的时候,还要担心来自地主婆,不知何时就会落到自己身上的毒打。
在地主家的每一分每一秒,向秀丽都是掰着手指头过日子的。
身心的摧残让向秀丽苦不堪言,来到了她人生的至暗时刻。
可是在夜最深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知道,黎明即将到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日本广播,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了,而这份喜悦的春风,也吹到了向秀丽的身边。
不再动荡的时局,让向秀丽终于可以回家,一家人在商讨之后也决定离开肇庆这个伤心地,换个地方重新开始。
这个地方,就是故乡广州。
向秀丽将会在广州找到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开启自己人生全新的篇章。
但是在时代的洪流里,每个人都只是小人物。
1948年,向秀丽虽然成功进入了广州和平制药厂工作,可她却只是一名受资本家剥削的临时工,薪水十分微薄。
可向秀丽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她知道只要自己好好工作,终将会迎来工薪阶级当家作主的一天。
而向秀丽也没有等待太久,1949年10月广州解放。
共产党来了,广州市荔湾区党委派工作组也进厂了,在发动工人成立工会时,向秀丽成为第一个举手的人。
很快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活动就开始了,原先的和平制药厂与何济公制药厂合并,向秀丽由临时工摇身一变成了稳定的包装工。
不仅如此,她还努力学习追随着我党的步伐。
终于在1958年10月31日,她如愿以偿,成为中共预备党员。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过了小半辈子苦日子的向秀丽,如今拥有着体面的身份与工作。
同时还与丈夫崔俊锡,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崔定邦。
向秀丽每天都干劲十足,对未来充满着期待。
可是向秀丽所不知道的是,变数随着一场大火,在不知不觉中降临到了她的身上。
英勇救火,重伤不治
58年为了人民安全,她只身阻挡火灾,醒来第一句话是问候其他人的安全,自己却没能度过最后危急关头。
1958年12月13日,向秀丽本以为这是普通的一天。
彼时的她正在同另外两名女工一起在工厂值夜班,三个人共同重复着每一天的固定工作——酒精投料。
向秀丽站在车间一边等待着伙伴罗秀明带来酒精瓶,煤炉的火焰就在向秀丽身旁熊熊燃烧着,为寒冷的冬天带来了一丝暖意。
罗秀明很快就带着重达50斤的无水酒精,回到了工作岗位上,透明的液体在瓶子内摇摇晃晃。
可是就在她准备从托盘上,卸下这一庞然大物往地上放时,意外却发生了。
罗秀明一个操作失误,众人听到了清脆的玻璃破裂声,所有人都心下一沉。
糟了,酒精瓶底破裂了。
50斤的酒精争先恐后地从瓶底的裂缝处往外涌,无水酒精的可燃点是12°C。
瞬间空气中被浓重的酒精味所覆盖,更糟的是与煤炉产生的热气很快就融合在了一起,燃烧就在顷刻之间。
就一眨眼的工夫,车间已经变为了火海。
向秀丽没有想着立马往外跑,而是停在了原地。
她看到了在酒精倾斜处,不到4米远的地方,存放着被煤油所浸泡的重达60斤的金属钠。
这意味着,只要火势蔓延点燃金属钠,就会发生一场在广州史无前例的爆炸。
到时候不仅仅是工厂,就连周边新建起的学校与楼房,全部都会毁于一旦。
对于人民的担忧,让向秀丽停下了逃跑的脚步。
她做出了一个震惊众人的决定,那就是以自己的双手阻挡住酒精的流势。
高温让向秀丽原本白皙的手指很快就烧成黑炭,同时她卧倒将火势引到自己的身上。
但来自身体的剧痛,却没有让向秀丽停止思考,在同伴慌乱地想要营救她的时候,她选择永远留在火场让同伴出门找人救火。
这一场让人心碎的大火,最终被闻讯赶来的工人成功扑灭。
至于成功阻挡火势,避免悲剧发生的向秀丽,则全身烧伤陷入昏迷,伤势最重的地方深可见骨。
尽管众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向秀丽前往了医院,可是重伤仍旧让她昏迷了三天三夜,时时刻刻都处在生命垂危的边缘。
在医院内,向秀丽鲜少有清醒的时刻。
为数不多醒来的时候,她看到身边人的第一句也是:
“工厂有没有受到损失?”
听到工厂与大家都安然无恙,向秀丽终于松下了一口气。
年幼遗孤,宣传精神
1959年1月15日,在连续三十三天的抢救下,苍天最终还是没有放过这个救众人于水火的女英雄。
年仅25岁的向秀丽重伤不治去世了,留下了新婚的丈夫,与甚至还未满两岁的儿子。
她对于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爱得深沉,就连最后弥留之际留给丈夫的遗言都是:
“永远跟党走。”
而她的这种精神也影响到了她的孩子崔定邦。
向秀丽去世的时候崔定邦仍在襁褓,他不懂众人的眼泪,也不懂为什么大家都说他的妈妈是英雄。
崔定邦在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年纪,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母亲。
可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崔定邦却并没有因此怨天尤人,相反在小学课文《向秀丽姐姐》中,他仿佛再一次看到了母亲的形象。
那是一名伟大、具有大爱又积极向上的女子。
向秀丽虽然离世,可她大无畏的精神却时时刻刻陪伴在崔定邦的身边。
崔定邦也逐渐懂得了母亲为自己起这个名字的良苦用心。
定邦定邦,治国安邦。
崔定邦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己与这个名字千丝万缕的牵扯,他决心要为了母亲,也是为了自己,做点什么。
于是崔定邦选择了参军。
部队的生活是清苦且磨人意志的,但作为革命女英雄向秀丽的后人,崔定邦没有叫过一句苦。
每到夜色降临时,他就以母亲的事迹为自己加油打气,好像母亲仍旧在自己身边一般。
就连转业之后,向秀丽的曾经也一直影响着崔定邦,他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了广州。
广州的变化是真的大啊,在崔定邦回到广州时,原本何济公制药厂的旧址因为缅怀向秀丽更名为了“秀丽楼”。
同时何济公制药厂所在的街道也命名为秀丽街。
看到广州无处不在弘扬着妈妈的精神,崔定邦的内心被感动所填满,他如此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一定要为母亲、为广州做点什么。
于是崔定邦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向秀丽精神宣讲的工作当中去。
他开始四处奔波,让新一代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向秀丽,铭记历史。
而他的付出也并没有白费,时代的洪流或许会洗刷掉很多旧时的记忆,但革命先辈的精神却永远历久弥新。
2019年9月25日,向秀丽荣获“最美奋斗者”的荣誉称号,这肯定了向秀丽的功绩与付出。
看着母亲所获的荣誉,崔定邦在骄傲与自豪的同时,也更具动力投身到未来的宣讲工作里。
因为他深知,母亲的那一抹笑容不应该永远留在火场,而应该永远留在千千万万名中国人的心中。
如今向秀丽的精神,也从儿子崔定邦的身上,传到了孙子崔靖身上。
其不仅日复一日宣传奶奶向秀丽的精神,还在2019年也进了药厂工作,入职了白云山制药厂。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梦幻联动”!雷锋和向秀丽精神“千里牵手”,向秀丽之孙如今入职广药 广州日报
向秀丽:舍身抢救国家财产 经济日报
向秀丽:为挽救国家财产舍身救火的药厂女工 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