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建好百年红色学府

2024年01月08日13:25:05 历史 1225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922年,一批建党先驱齐集上海,主导创办了中国共产党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上海大学。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红色学府,上海大学以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为己任,努力成为新时代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最佳实践地。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时的强大支撑和精神力量。对真理的坚持和对理想的坚守,体现了一百余年来上海大学师生们的执着追求。建党先驱们将上海大学作为研究、宣传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1922年10月23日,《民国日报》刊载《上海大学启事》:“兹从改组会议议决变更学制,定名上海大学。”上海大学宣布建校立制后,瞿秋白、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张太雷、陈望道、李汉俊等一批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来上海大学登坛授课,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瞿秋白的《社会科学概论》,讲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蔡和森主讲的《社会进化史》,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历史发展。邓中夏常常向学生们讲述李卜克内西卢森堡的故事,激励学生为共产主义理想而努力奋斗。李大钊先后多次到校作《演化与进步》《社会主义释疑》《史学概论》和《劳动问题概论》等主题演讲,系统传播革命真理。1922年至1927年,一批建党先驱们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成教材和读物,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系统化进入中国高等教育的探索之路,将上海大学打造成为全国革命青年期望的“东南革命最高学府”和“南方的新文化运动中心”。

新时代的上海大学,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培育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时代新人。上海大学创设思政课“项链模式”教学法,推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通过开设《大国方略》系列课程和《开天辟地》等党史学习教育专门课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史和新中国史。通过设立上海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等机构,以学术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使理论教育更加贴近实际,为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场所。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上海大学正式创建于中共二大召开之后。建党先驱们在上海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教学实践中,既贯彻了党的革命纲领,也始终体现了初心和使命。在首任校长于右任的请求下,李大钊推荐邓中夏出任上海大学总务长。邓中夏主持拟定了《上海大学章程》,提出上海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养成建国人才,促进文化事业”。上海大学的办学宗旨和使命就是为中国革命和民族复兴培育人才。一批建党先驱主导上海大学后,促使进步师生群体肩负起近代中国两大历史重任,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奋斗求索的目标。正如上海大学学生何秉彝在写给家人的信中提到,他决心“为二十世纪的社会谋改造”和“为二十世纪的人民谋幸福”。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新时代的上海大学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积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在多方面的实际行动中。首先,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优化课程设置,将学科优势转化为创新成果,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践行新时代新发展理念,努力在世界大学行列中书写鲜明印记,在践行上海城市品格中彰显上大特质。第三,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任务指引,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优秀人才,为国家繁荣昌盛与人民生活幸福作出积极贡献。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作为百年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的师生们自建校伊始即在一系列革命实践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斗争意识和献身精神。“五卅”运动后,上海大学校舍被反动军阀和帝国主义势力占领。在陈望道主持下,上海大学师生召集大会和发表通电,与帝国主义暴行作英勇斗争。上海大学发出的宣言中提到:“无论如何的淫威来压迫自由,如何的黑暗侵袭独立。断然师生合作一起,努力与抗,决不退让。”在与北洋军阀国民党右派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残酷斗争中,四川同学会主席刘华,社会学系学生黄仁、何秉彝等上海大学师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国民党反动派认定“上海大学是赤色大本营”。上海大学被查封,许多优秀师生被迫害致死。邓中夏在1933年被捕,壮烈牺牲前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创办上海大学的先驱们与革命师生,在斗争中始终保持着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和矢志不渝的顽强意志,尽管历经坎坷与磨难,但初心与使命从未改变,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气质一脉相承。这一优良传统既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海大学师生群体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也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征程上不断发扬。老校长钱伟长先生科研生涯涉足几十个行业,他的那句“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激励着新一代上大青年的奋斗之志。红色学府培育的优秀师生之所以能够创造无数彪炳史册和值得世人铭记的功勋,靠的就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内涵。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合格干部的价值导向。对党忠诚是百年红色学府最为鲜明的政治底色。忠诚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作为中国共产党主导创办并实际领导的第一所正规大学,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内蕴在上海大学的光辉校史与办学实践中。一百余年来,上海大学秉承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服务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不断探索创新、追求卓越,注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贡献力量。

“百年上大正青春。”新时代的上海大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主动担当起成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的历史责任。新时代的上海大学将“志存高远”作为青春最为鲜活的气息,将“矢志报国”作为青春最为闪光的名片,将“脚踏实地”作为青春最为坚实的基础,将“爱校荣校”作为青春最为鲜明的底色,不断砥砺与党同心、与党同行的时代抱负,唱响锐意创新、矢志创造的进取之歌,展现勤于修身、止于至善的青春风采,创造不负伟大时代、不负青春韶华、不负伟大人民的伟大业绩,为国家繁荣昌盛、为城市发展进步奏响青春强音、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为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建好百年红色学府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 天天要闻

面对面丨这座“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楚国墓葬,主人竟是他?

椁分九室,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填土层层夯实,有台阶21级,如果加上墓园、车马坑、陪葬墓、祭祀坑等遗迹,整个墓园占地面积达2100多亩之广。2024年5月,持续近四年的考古发掘进入到关键阶段,迄今为止科学发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楚国高等级墓葬武王墩墓展露真容,墓室的规模和各类精美文物频频刷屏,引发无数惊叹。这...
曹髦之死:用生命将司马氏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 天天要闻

曹髦之死:用生命将司马氏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曹髦,字彦士,他是魏文帝曹丕之孙,东海王曹霖之子,是司马师拥立的曹魏第四位皇帝。 随着司马昭的权力越来越大,曹髦感受到的威胁也与日俱增,所以内心非常害怕,他曾写过一首诗: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德国基尔运河年货运量9000万吨,中国京杭大运河是多少? - 天天要闻

德国基尔运河年货运量9000万吨,中国京杭大运河是多少?

京杭运河是举世闻名的伟大水利水运工程,在明清两代500多年的时间里,作为南北漕运的重要通道,对沟通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重要作用。清末民初的一段时期,由于铁路的兴建、黄河变迁及社会政治等原因,京河大运河全程的航运几乎完全中断。
为什么不再称呼东南亚为“南洋”? - 天天要闻

为什么不再称呼东南亚为“南洋”?

称呼东南亚为南洋主要源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这个名称反映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的相对位置关系。因为东南亚位于中国南部,且与中国隔着南海相望,所以被称为南洋。这个称呼蕴含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代表了中国与这一地区的紧密联系和历史渊源。
《庆余年2》被范闲扇飞的那只小虫,才是他必须冒死进宫的原因! - 天天要闻

《庆余年2》被范闲扇飞的那只小虫,才是他必须冒死进宫的原因!

范闲的死讯传到京城时,庆帝气得直跺脚,传召陈萍萍赶紧进宫,其目的应该是责问他保护不力或者是查看事情是否有蹊跷;陈萍萍得到消息后,先是惊得滚下轮椅,后来在面圣时,还想随时触动轮椅上的机关,让有关人员给范闲陪葬;名义上的父亲范建更是不顾君臣礼数,嚷嚷着要皇帝把儿子还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