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在怀化芷江,有一座造型像“血”字的受降纪念碑高高矗立,这里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受降纪念馆。这座纪念碑有一位守护者,他36年来只做一件事:在全球各地以大海捞针式的坚持寻找“过去”;在他的努力下,一张“中国和平名片”正闪闪发出光芒。他叫吴建宏。
近日,湖南举行“新时代新雷锋”发布仪式,吴建宏被授予首批“新时代新雷锋”荣誉称号。

从小木屋到“一园三馆”
纪念馆最开始的模样,只是几间小木屋和门前的一块空地。1945年,日军就是在这一会场投降。1987年,吴建宏第一次来到纪念馆工作的时候,院中柏树还只比他高一截。那时候,他的主要工作是给树施肥、浇水。36年的灌溉过去后,人们再怎么踮脚,也看不到它的树顶了。
“柏树越来越高,园区也越来越大。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这么多年就在这几间小木屋的基础上慢慢打造出如今的‘一园三馆’。”吴建宏和记者分享。

历史为芷江留下了大量弥足珍贵的抗日战争遗迹、文物及史料。为了抢救文物、保护文化遗产,吴建宏多年来想尽了办法。他有几本珍贵的通讯录,里头记载了多年来与国内外有关人员的联络方式,凡来受降纪念馆参观的老同志、与当年受降有关的人员等,他都亲自陪同讲解,从他们那里获得有关信息,并一一记录在联络本上。

曾经,为了等一个电话,吴建宏坚持每年在节日给对方发贺卡和电讯问候,请求对方提供亲属的受降遗物线索。“我等了十年,但是特别值!和萧毅肃将军的亲属取得联系以后,他们先后将萧将军遗留的400多件文物无偿捐赠给纪念馆。这对我们来说太宝贵了。”吴建宏激动地分享。
萧家兄妹曾经5次来到芷江,捐赠了萧毅肃将军的文献、证书、勋章历史照片等400多件物品,还将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长陈纳德亲手绘制送给萧毅肃的一幅已保存在美国国家博物馆的水彩画取出送到芷江。萧家人动情地说:“这些东西不再属于萧家,它属于中华民族。”
寻找历史,珍惜和平
1999年,吴建宏正式担任纪念馆馆长。在寻找文物和结识抗战老兵、国际友人的过程中,他也逐渐学会了用世界性的眼光来审视芷江珍贵的历史资源。
“要让芷江和世界‘连线’。”吴建宏表示,“保护革命文物,是为了让后人明白和平的可贵。为此,我们纪念馆推动了连续五届国际和平文化节的举办。”

在国际和平文化节期间上,芷江邀请多个国家政要及美国飞虎队队员参观纪念馆,让这个小城因和平文化扬名海内外。
记者还了解到,纪念馆已经与法国二战胜利纪念馆、美国陈纳德军事博物馆结为友好馆,芷江也先后与法国格朗康迈西市、美国松鹤市、俄罗斯基洛夫斯克市结为友城。
“我希望大家提到芷江时,不只认为它是‘受降名城’,也能认为它是和平之城、友谊之城。”吴建宏真诚地说。多年来从事文博工作的他,至今仍然觉得肩上的担子很神圣。“寻找历史,还原历史,让更多人了解历史。这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一棒接着一棒去完成,要让我们广大青年,传承红色基因、红色血脉,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我们每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潇湘晨报记者曾羽璇 实习生张弛
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