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2023年12月06日20:04:14 历史 1808

长征期间,有十大著名战役,飞夺泸定桥就是其中之一。

飞夺泸定桥对于整个长征来说意义非凡,整个飞夺泸定桥的过程也是异常艰险,尤其是参与夺桥的22位英雄更是值得我们铭记。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

当时,中央本来是打算坐船渡河的,但因为国民党的严密封锁,只能找到一艘小船。如果想要把几万战士全部送到河对岸,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国民党不会给我们那么多时间,所以夺取泸定桥成了必须的选择。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22位英雄飞夺泸定桥的事迹

经过一夜的急行军,红军创造了一个25小时走240公里的奇迹。

可战士们并没有松一口气,因为接下来还有更加艰巨的任务:夺桥。

战士们经过一昼夜的全速奔跑,终于到了泸定桥边。可他们看到的不是桥,而是十三根光秃秃的铁索。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原来,国民党为了不让红军过河,提前守在这里,在桥头架起了机枪,并拆除了桥上的木板。

我军的战略部署是把队伍分成三个小队,一个小队作为突击队,率先过桥,第二小队拿着木板铺路,第三小队火力掩护。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这22位英雄就是突击队的成员,任务最艰巨。

他们刚踏上泸定桥,就受到了敌人的火力压制,没办法站立,他们只能匍匐着前进,这短短100多米的桥,他们走了2个小时。

他们没有退路,后方的战友在等着他们开路,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一往无前。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快到桥头的时候,敌人在铁索和没完全拆除的木板上浇上油,想要阻挡我军的去路。

22名突击队员,不顾自身安危,用身体去灭火,后面的火力掩护部队也集中火力朝着敌军扫射。

终于,我军以伤亡四名战士的代价夺取了泸定桥。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22位英雄的后续

飞夺泸定桥之后,战士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之后,活着的18位英雄又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也没有向别人提他们的英雄事迹。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可能对他们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牺牲的战友们才是真正的英雄。

总之,因为这些英雄的低调,组织竟多年没有找到他们。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1975年,成立了调查小组,由王永模带队,从北京江西,绕大半个中国,搜集红军长征相关的文物。

搜集文物是任务之一,还有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调查22位勇士的下落。

他们一行人到了江西南昌时,有了重大发现。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当时他们在参观江西的革命烈士纪念馆,无意中看到一张照片,上写着刘梓华是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之一。

王永模看到后不敢置信,反复跟身边的同事确认,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立即跟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工作人员知道的也不多,只说材料来源于廊坊军分区。

王永模立马给廊坊军分区写信了解,次年,信中确定了刘梓华就是当年飞夺泸定桥的英雄之一。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为什么这么久才回信,是因为刘梓华在1951年的时候就患恶性淋巴肿瘤去世了,生前他担任着廊坊军分区的副参谋长

王永模一直没有放弃寻找其他勇士的线索,可多年来竟没有丝毫进展。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1986年,他拜访罗华生将军时,才又有了新的线索。经罗华生将军口述,他能记住名字的有四个人。

分别是廖大珠,王海云,李友林,刘金山。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王永模欣喜不已,立马回去调这四位战士的资料,经过反复核对,确定他们是当年飞夺泸定桥的英雄。

至此,已经有五位英雄的姓名确认了。

随后,王永模跑遍了大江南北,只为找到其余英雄的足迹。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他前后找到七名当时参与了这场战役的人员资料,可缺乏相关资料的佐证,至今也不能确定就是那22位英雄。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寻找22位英雄的工作还在继续,国家不会忘了为革命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英雄。

英雄们的想法也能理解,他们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么伟大,从长征中一路走来,经历过多少生死。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或许在他们眼里,死去的战友才是真的英雄吧!

22名战士飞夺泸定桥,4人牺牲18人不知所踪,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 天天要闻

但于我们后辈来说,唯一能做的就是记住他们的贡献!烈士们虽然身死,但精神永存。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534|从1.0到4.0,草原与中原关系的四次升级 - 天天要闻

534|从1.0到4.0,草原与中原关系的四次升级

矛盾的双方,要么战争,要么吸引,要么形势统一,要么彻底融合。这就是建立在大历史观上的营养精华。2024年6月17日 第534篇几千年的中他民族史,其中一条主线便是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的斗争史。
系统解读《毛选》第一卷,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天天要闻

系统解读《毛选》第一卷,1《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文章中提到的名言“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不仅是主席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各阶级关系分析的重要出发点,也是主席思想中革命理论的核心观点之一。这句话直接指出了在复杂的阶级社会中,正确区分敌我关系的重要性,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烈士紧握82年女子照片被网友认亲,DNA比对结果出来了…… - 天天要闻

烈士紧握82年女子照片被网友认亲,DNA比对结果出来了……

今年4月,一张被烈士紧握82年的年轻女子照片牵动着全国网友的心。为了帮助烈士后人寻亲,全国多家媒体为82年前怀抱照片的烈士寻亲。6月14日,记者就烈士身份认定等有关工作,向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了解了最新进展。复旦大学分子考古实验室负责人文少卿副教授表示,之前有山西网友声称31号烈士及烈士手中照片上的年轻女子...
美国以强凌弱,联大上演罕见一幕,中方见义勇为,团结全世界抵制 - 天天要闻

美国以强凌弱,联大上演罕见一幕,中方见义勇为,团结全世界抵制

6月13号,联合国大会以“消除以单边治外强制性经济措施作为政治和经济胁迫手段”为议题,就美国等部分国家的制裁问题举行会议。在当前西方国家动辄以经济封锁、打压制裁为手段恃强凌弱的背景下,联大举行相关会议十分应景,体现了联合国作为最具权威性的多边政府间组织,应发挥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 天天要闻

宁夏中卫:“绿进沙退”背后的科技之变

走进位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的腾格里锁边固沙示范性项目现场,工人们正推着一台台像拖拉机车头一样的“扎草车”铺设沙障,两片代替车轮的圆形压草刀滚过,麦草就被整齐地扎进沙地里,一个个草方格雏形渐显。  “这片示范区有8000亩,今年我们上了30台机器固沙,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扎50亩草方格,比过去纯人工效率提高了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