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担任国家经委副主任的郭洪涛因身体不适,开始休养治疗,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没有特效药治疗,更多是在家静卧休养。
几个月后的运动,让他有些不安,由于自己卧床养病,加上当时的形势,不能直言。
在运动中,经委的领导干部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他虽然休养,也没有例外,有人抓住他过去的一些问题不放,被扣上“叛徒”的帽子遭到批斗,因此家人也被牵连其中。
他的大儿子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高材生,本来分配到国防研究所,搞雷达研究工作,最后因为他的问题进不去。只能到东北一个小厂工作,不能把所学的东西发挥出来,对个人还少军队建设都是一个损失。他的另一个儿子当飞行员,结果被取消飞行资格,改做地勤修理工作。
除了两个大儿子,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年龄到了也被下放农村劳动,因为没有什么钱,生活上遇到很大困难,家里的一点积蓄也都花了,导致出现困难的情况。
当时的他也是副部级干部,因为被扣发工资,每月只给20元生活费。20块钱在当时来说够得上一个人一个月一日三餐,如果是普通人家省着花,20元也用不完。可是生活上要想过得去,达到过去在职的生活标准是远远不够的。
如果按照他的级别待遇,每个月也会有二三百块钱,再加上老伴的工资,实际上是花不完的,只可惜老伴也到甘肃去劳动了。
就在这时候,他的老同事国家经委副主任叶林,悄悄两次送600块钱给他,帮他解决生活上的难关。
叶林跟他在一起工作很多年,他在1957年调任国家经委副主任,干9年时间。随着大运动被调去清华大学工作组组长。实际上他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不过比郭洪涛要好一些。
到大运动结束后,他调任北京市革委会副主任、市经委主任、副市长等职。
1969年,郭洪涛被送到西华县五七干校劳动,每天到工作很繁重,一开始打扫旱厕,后改为养马,每天要负责13匹马,喂草、打水等劳动强度不小。在这里3年,到1972年被通知回京。他也将自己的问题写成信向上反映,最终恢复名誉,平反问题。
虽然帽子被摘掉,但一直没有分配工作,1976年担任国家计委顾问,1978年重返一线,担任新成立的国家经委副主任,开始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