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土崩?何为瓦解?为何天下最大的祸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

2023年12月04日00:47:08 历史 1342

 ——《资治通鉴》 这样读第22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

徐乐上书曰:“臣闻天下之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古今一也。”

——《资治通鉴·汉纪八》

土崩瓦解 ,这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据说最早出自《鬼谷子·抵畔》: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意思就是君臣相互猜忌迷惑而攻伐不休,天下就分崩离析、四分五裂了。

但对这个成语解释最透彻的,非汉武帝时的儒生徐乐莫属。

关注历史的人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是非常注重人才选拔的。他在位期间,几乎人人都可以上书言事,只要他觉得你说的有道理,不论是否和他的观点一致,一般都会给予重任的。

徐乐就是在公元前128年,因上书言事被汉武帝任命为郎中令的。和他同时获任的还有主父偃严安,虽然和这两位相比,徐乐不怎么出名,但他对土崩瓦解的解释却无人能出其右。

何为土崩?何为瓦解?为何天下最大的祸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闻

在他看来,天下的最大祸患,在于土崩而不在瓦解,这个道理古今都是一样的。

那么,什么是土崩?徐乐认为秦末的乱世就是土崩。正因为如此,既没有地位,又没有地位,更没有文化的陈胜,在大泽乡振臂一呼,天下就纷纷响应,掀起来摧枯拉朽般的反秦浪潮,不出几年就把秦王朝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里。究其原因,就是“民困而主不恤,下怨而上不知,俗已乱而政不修。”这就是陈胜一呼百应的资本所在 也就是土崩 。所以,天下最大的祸患就在于崩。

何为土崩?何为瓦解?为何天下最大的祸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闻

那么,什么是瓦解?在徐乐看来,汉初的七国之乱就是瓦解。虽然吴、楚、齐、赵等七国都号称万乘之君,带甲数十万,而且都非常富足,可以说要土地有土地,要人口有人口,要军队有军队,要钱粮有钱粮,和泥腿子陈胜相比,那实力简直可以逆天,但为什么不出几个月就失败了。那是因为汉初几代帝王的德政还在,安土乐俗的民众还是绝大多数,所以这些诸侯王就没有外援 ,根本就成不了气候 ,这就是瓦解,虽然噼里啪啦动静很大,但却动摇不了根本。所以,天下的最大祸患就不在瓦解。

何为土崩?何为瓦解?为何天下最大的祸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闻

这两者是关系国家安危的根本,贤明的君主一定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因为决策失误而动摇根本,造成土崩之势。徐乐之所以这样上书,目的是劝汉武帝暂缓对匈奴的战争。

何为土崩?何为瓦解?为何天下最大的祸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闻

但年轻汉武帝显然不会认同他的观点,依然发动了持续数十年的汉匈战争,当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战果,但也造成了国家经济面临崩溃,人民极度贫困的严重后果,土崩之势的苗头已经显现 ,汉初休养生息的成果当然无存。

但是,在汉武帝万年,他现任意识到了这一点,以一篇《轮台罪己诏》做了深深地反省,坚决停止了对匈战争,在土崩之势形成之前,调整了治国方略,避免了重蹈亲王朝覆辙的悲剧。

何为土崩?何为瓦解?为何天下最大的祸患在于土崩,不在瓦解? - 天天要闻

虽然我们不清楚汉武帝在位五十四年的心路历程,但徐乐的这次上书,肯定对他产生过重大影响,不过在几十年后才显出效果来。

我想,班固司马迁司马光等史家都纷纷把徐乐的这次上书详细记录下来,目的也就在此。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 天天要闻

淮南三叛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大权

曹魏后期,司马懿通过高平陵之变掌控曹魏大权,从此时起,司马氏开始夺政专权,此举使得掌握军事重镇寿春的统帅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他们分别是王凌之叛,毌丘俭文钦之叛,诸葛诞之叛。这三次叛乱都是被司马氏平定的,同时也助力司马氏加速夺取曹魏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 天天要闻

当文物普查来到新疆 无人机飞跃无人区

“前段时间,我们在文物普查时遇到了沙尘暴,后来安全撤到了塔中镇。”新疆和田地区文旅局文博科科长、普查队长买提卡斯木·吐米尔说。当时全队的给养只剩下两箱矿泉水,在普查队距离塔中加油站还有50公里时,汽车指示灯亮起,提示燃油即将耗尽。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 天天要闻

冉闵,是民族英雄?还是杀人恶魔?

今天,我们说一个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其行为和决策引发了后世无尽的争论。欣赏他的人尊他为拯救汉族于水火的民族英雄,讨厌他的人斥其为双手沾满鲜血的杀人恶魔,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悼天王冉闵!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出生于公元 3
鲁慕迅同志逝世 - 天天要闻

鲁慕迅同志逝世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 天天要闻

上海话在香港地位高,跟他们密切相关!

文 | 极耳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的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不过侬晓得伐,伊原来还是地地道道上海人。五一假期在上海举办“DIVA演唱会”的阿姐,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而这也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当天的演唱会,阿姐诚意十足,除了换造型,全程没有下场。她唱了《勇敢的...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 天天要闻

成汤:旷古仁君的形象

建立一个延续五百多年的王朝,商的开国君主必定上膺天命,获得了天神授予的合法性。推翻了延续数百年的夏王朝,商的君主必然下顺民心,得到了民众拥护的正当性。而真正赢得民心的,只能是仁慈,而不是武力。在很多后代的文献中,成汤被描绘成一位体恤民众、宽